从吴易昺看浙江体育 “面子”“里子”都有可叫板山东

体坛+特约记者丹宁述评
在刚刚结束的美网青少年比赛中,18岁的浙江小伙子吴易昺创造了中国网球乃至中国体育的历史:连续拿下美网青少年组男双和男单赛事,成为了美网青少年赛会历史上第三位双冠王,也为天津全运会上众人热议的“浙江体育”话题又添了一把柴。
先说全运会的竞争,都知道浙江代表团实力强劲,但是最终能够拿到53金多少出乎人的意料,这个成绩已经让浙江从一直以来所处的第二集团中脱颖而出,对山东构成了严重的实质性威胁。
谁都知道游泳是浙江夺金的大杀器,游泳大项28个个人项目,浙江拿下14冠,浙江代表团最终拿下53金,游泳队居功至伟。浙江队现在是中国游泳一面大旗,除了训练水准高之外,90代人才井喷让浙江游泳尝到甜头。现在浙江队每次参加全国大赛的选手都是最多,在里约征战的中国游泳队中,浙江籍选手有14人,是所有省、直辖市中最多的。
上届全运会仅列田径奖牌榜第11位的浙江队,这次成为最大赢家,谢震业贡献九成功劳。他不仅帮助浙江队赢得田径的奖牌,更是全国媒体的关注度——谢震业100米、200米的成绩都非常有国际竞争力。再看羽毛球的郑思维陈雨菲,注定也将是未来中国羽毛球征战世界大赛的中坚力量……
吴易昺连续夺得美网青少年组男双和男单的冠军,很明显,吴易昺在同年龄组的竞争力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吴易昺不一定要达到锦织圭的成就,未来能够能够进入ATP前50甚至前100就是个巨大成就。
在全运会的大舞台上,大家都知道并且认可山东体育的底气和实力。然而,如今的浙江体育,可谓“面子”和“里子”都有。如果要比金牌?以小得多的人口基数(山东9800万,浙江5500万),规模小得多的专业队伍,相对较小的财政投入,获得如此可观的收益(53金比58金),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浙江都是成功的。
和一直以来的不温不火相比,浙江体育突然火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从身体条件的角度来解释肯定是行不通,浙江人不可能在短短十几年中实现基因突变,那么一定是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变革让浙江体育产生了这样的变化。
先说游泳,除了名声遐迩的陈经纶体校,杭州还有两大业余游泳训练基地:杭州游泳健身中心和大关游泳健身中心。每年,3000多个有潜质的孩子通过“海选”的方式进入专业培训的视野,经过筛选最终能进入体校游泳队的,只有600多个。名师指点、“以赛促练”让浙江游泳的人才基础越来越厚,加上浙江游泳队三分之二的队员都有过海外特训的经历。
人才基数多,出顶级运动员的概率自然而然会增加,不敢说下一个孙杨还会来自浙江,但可以说,浙江游泳整体之强悍,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估计会一直延续下去了。
再说吴易昺来说,看上他并且愿意出重金招徕他的省队不在少数,但浙江队对他充分重视、理解。“孙杨一个人就可以拿8枚金牌,浙江不需要吴易昺拿金牌,所以,给他的环境相当宽松。”浙江省体育局与阿昺的团队经过协商、磨合达成共识,体制内的平台资源最大限度地向吴易昺开放——除了浙江自己的教练,他还拥有西班牙技术教练和体能康复师,常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展开集训……吴易昺还将就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打球、读书两不误,这样的前景是单纯掏钱买不来的。
看到这样的背景,就会发现浙江体育如今的“坐二望一”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体制机制改革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浙江体育依然会保持强劲的后劲,至于能不能真正“望一”,或许并不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