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娃解释自传名字来由 深知无法和小威成真正好友

诺克09-14 10:22 体坛+原创

体坛+特约记者诺克报道

美网之后,莎娃自传《不可阻挡》的签售大幕正式开启,为此莎娃不得不放弃亚洲赛季前两周的参赛计划。莎娃的自传取名为《unstoppable》,中文译名为《不可阻挡》,为何用这个名字?ESPN专门就此采访了莎拉波娃。

《不可阻挡》披露了莎拉波娃“前半生”的心路历程,包括去年她因粗心大意被ITF禁赛时期的事情,以及她与父亲从俄罗斯前往美国,为了打网球的故事。18岁,莎娃就登上了世界第一,在这之前,她战胜小威拿下温网冠军。在回顾了她的前半生之后,她用了《不可阻挡》当成自传的名字。因为莎娃相信,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能用一颗不可阻挡的心态来面对。

去年莎娃的禁药事件,可以说对她的职业生涯有这重大的影响,对于莎娃来说,她认为米屈肼在东欧,就像布洛芬一样,然而她还是坦然的面对了错误:“我认为从一开始这件事我就必须去做,这件事甚至不是我想坦然面对的事情,因为这件事就发生在了我身上,这很不幸。”但其实在12岁时,莎娃就做出了她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抉择,那就是用哪个手打球:“非常困难,因为我很自然的使用了左手,而且许多事情我都在用左手做。但我用左手的时间太迟了,即使我非常想把球打好。尤其是在发球时,我感觉自己根本用不上力。”

莎娃与小威是一对无法与对方分开的对手,无论是在场上,还是在场下。但与小威的争夺,正是始于莎娃的脑海:“我想打败她们,这就是我所想的,这些都是我的竞争对手。我也着迷于她们专注的状态,要知道,她们的训练都是有很多人观看的,她们能够专注所做的事情,从不分心。”“我的身体里没有种族歧视的血液。”因为莎娃在书中对小威的评价,她被人批评了。“我的书一共300多页,但描写我与塞雷娜的那场温网决赛,大概只有10页吧。”莎娃笑着回答。

“我与塞雷娜的竞争,多年来一直都是一个话题。她是一个很自信的女人,她在赛场上所展现的威慑力,足以体现。她有着她自己的决心与坚韧,当然,那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对于那些批评,我并不会觉得困扰,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对她有多尊重,我也知道她是一位多么不可思议的运动员。我和她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我们的人生道路,也是不同的。”

莎娃在自传中实际上提到过,或许她和小威应该成为朋友,不过想要看到她们两个一起喝杯咖啡,看来依然是遥遥无期的一件事:“我们各自的生活都很忙碌,在球场上我们也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而且我们也有着非常多的朋友。有一天我们站在了赛场上,即使到了最后一刻,我们还是会用尽全力战胜对手吧。”

莎拉波娃  /   自传  /   不可阻挡  /   小威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