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易昺成为“中国锦织圭”?还看未来3年+团队规划

体坛+特约记者弈桑报道
北京时间9月17日,ATP上海挑战赛男单决赛中,因为对手卢彦勋因伤退赛,吴易昺收获首个挑战赛冠军。
在上海打入决赛后,吴易昺已经成为2007年锦织圭之后,打入挑战赛决赛最年轻的亚洲男选手。一直以来,日本、尤其是锦织圭都是中国男选手努力追赶的目标,今年法网第三轮惊现锦织圭和郑泫的日韩大战之后,更是让我们心生妒忌,什么时候我们的男选手才能加入他们的行列?而随着吴易昺的横空出世,突然之间就让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那么,吴易昺能成为中国的锦织圭吗?或者说他想要成为中国的锦织圭还需要做些什么?
事实上,吴易昺美网冠军和世界第一的青少年成绩已经超越了锦织圭,这让他有了更高的起点。在上海打入决赛后,他的世界排名将狂飙100多位,突破前400,达到320位。那么刚好比吴易昺大10岁的锦织圭,在距离18岁还有1个月时的排名呢?是在280左右,还是要比吴易昺高40位。而在进入职业网坛一年之后的2008年底就已经来到了63位,经历了两年的起伏波动之后,2011赛季锦织圭开始加速前进,年底排名就进入前25。
此后的2013年,锦织圭请来了张德培做主教练,顺应了时下名宿教练的潮流,国际化的团队也成为他最终能从一流进入顶尖集团,并维持在其中的关键原因。对吴易昺而言,这将来也是他的必要选项,不过现在这个节点请名宿或者明星教练还是有些“杀鸡用牛刀”,他首先要让自己进入一个快速上升通道,早一点来到前100位。
虽然他表示自己并不急于求成,还要一点一点的打,但是对于一个男球员来说,进入职业网坛的前三年实际是相当关键的,如果在这个期间没能打到前150到200位,接下来的路走起来会愈发艰难。
原则上吴易昺现在就可以效仿锦织圭,甚至是李娜当初的单飞模式,组建一个国际化团队,但是作为一个才刚踏入职业网坛的青年选手来说,这样的开销恐怕个人难以承受。而锦织圭乃至日本网球的集团式爆发,离不开背后大财团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的赞助和支持,索尼前CEO设立的网球基金会,更连续负担了这些“顶尖潜力股”们长达20年的培养费用。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非体制下的赞助模式,如今也开始出现在中国网坛,最近一年就先后有国内公司对张帅和王蔷进行签约赞助,相信以吴易昺目前的上升势头和人气热度,他迎来争相恐后的签约赞助就在眼前,或许让他有机会更早组建一支成熟的团队,在接下来三年关键的黄金上升期得到事半功倍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