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娃的复出确实不梦幻 但很大程度改善了负面影响

体坛+特约评论员彭延媛述评
背靠背的两周,莎拉波娃先是在中国赛季最后一站天津公开赛夺取复出后的首个WTA巡回赛冠军,接着就在家乡莫斯科的克里姆林杯首场输给莱巴里科娃!舟车劳顿的转场,大起大落的表现,一切都可以理解。但未能以胜利在家乡父老面前结束这个禁赛后复出的2017赛季,多少有些遗憾就是了。
总结起来,自从4月重返赛场,莎拉波娃打了22场比赛,赢了其中16场,包括美网首轮击败当时的2号种子、现在的世界第一哈勒普,还有一个国际赛的冠军在手……和当年海宁、克里斯特斯的复出之旅相比,实在是有些不能比较了,对吧?
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莎拉波娃的复出和那两位名宿本来就不能相比——她是被迫的,是因为兴奋剂阳性而被禁赛。尽管莎娃战斗民族的高冷个性,不允许她在公众面前示弱,但围绕这件事情从未停止的争论对她不可能毫无影响。要知道,就在她杀进天津决赛之时,《华盛顿邮报》还要写文章说什么“莎娃复出的毫无梦幻可言”,接下去就把穆雷、布沙尔等网坛著名的“反莎派”言论再重复第N遍……
网球是一项很讲究心理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也很讲究分寸。有时候,“太有平常心”或“太想证明自己”都会导致失败。这一点,莎娃本人很清楚。她多次说过,复出后,自己在球场上需要更多思考,不能像以往那样凭直觉行事。当然,不要忘记了,现年31岁的女子网坛著名斗士还有伤在身。
然而,莎娃不是那种“以冠军论英雄”类型的球员。大家都很清楚,她能够连续11年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女运动员,绝不仅仅凭借着5个大满贯冠军和前世界第一的头衔!这个从寒冷的西伯利亚走出来的姑娘,早就被打造为全球最成功的商业品牌!
根据福布斯的统计,被禁赛前,莎娃2015年的年收入接近3000万美元,职业生涯总收入接近3亿美元,其中只有一成来自比赛奖金,绝大部分都来自商业收益。禁赛导致了一定损失,但和伍兹当年的“性瘾”问题不同,莎娃在禁药事件里的形象通过上诉、减刑、自传等等操作,负面因素逐渐降低。
主观上,无论在国际网联,还是在国际体育仲裁庭,莎娃公关团队都努力让舆论聚焦于这些组织对“非故意服用以提高成绩”的认定。客观上,有黑客黑掉了WADA数据库,公布了大量运动员申请TUE(医疗原因服用禁药豁免)的文件,引发极大争议。于是,在公众面前,莎娃在禁药事件里应该承担的责任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减轻,反过来还争取了同情。
如果没有上述因素,我们是不会看到各大赛事争相给莎娃颁发外卡的。再看莎娃复出的阵仗:4月的斯图加特,迎来的是大满贯级别的媒体报道。中国的国庆黄金周,莎娃得到了中网揭幕战、头号巨星以及钻石球场9成上座率的待遇……换句话说,“反莎派”再怎么吵吵也好,她的明星力量依旧俾睨群芳!这样的复出,怎么可能会输呢?
这也是莎娃必须复出的根本原因!一个运动员,最值钱的东西就是形象。而莎娃的形象,无论呈现出何种面貌,都必须通过球场来呈现!成绩暂时不好,不要紧,只要站在球场上的那个人,仍然是身穿镶钻晚礼服球衣的“斗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