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布朗:是克利夫兰的皇帝 也是NBA的普罗米修斯

罗珂 胡振铎11-03 07:16

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最聪明的神之一,最早的泰坦巨神后代,名字有“先见之明”的意思。作为泰坦十二神中伊阿佩托斯与名望女神克吕墨涅的儿子。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为人类盗来火,还教会了他们许多知识和技能,使得人成为万物之灵。

普罗米修斯,《异形》前传电影,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劳米·拉佩斯,迈克尔·法斯宾德,盖·皮尔斯,查理兹·塞隆等影星主演。在片中,人类发现自己原来是被一种更高级的外星物种制造出来的。为了和造人者联系,人类造出了“普罗米修斯”号飞船,飞往这个被人类称为“天堂”的星球。

无论是神还是飞船,“普罗米修斯”都成了开启民智的象征。而在如今的NBA世界里,勒布朗·詹姆斯就是那个普罗米修斯。作为多年来公认的当世最强者,勒布朗个人能力超强,能胜任多个位置,他改变了NBA球星的基本模板,除了场上还有场下。

在神话里,宙斯对普罗米修斯的盗火行为大发雷霆,令山神把普罗米修斯用锁链缚在高加索山脉的一块岩石上。一只饥饿的恶鹰天天来啄食他的肝脏,而他的肝脏又总是重新长出来。这份痛苦要持续三万年。但普罗米修斯坚定地面对苦难,从来不在宙斯面前丧失勇气。而如今勒布朗也在承受这样的痛苦:虽然连续7年打进总决赛,但先后被小牛、马刺和勇士(2次)击败。而本赛季迄今3胜5负,近来4战全败,更是勒布朗过去10多年来从未遭遇的开门黑。他能挺过这道难关吗?


就像普罗米修斯盗火让人类眼界自此打开,勒布朗也为后辈开辟了一条通往篮球另一片世界的道路。

能者多劳,尤其是一名球员如此全能,自然免不了要承担更多责任。

主场119比112击败公牛,是骑士取得的最近一场胜利。小托马斯臀伤尚未痊愈,罗斯因脚踝休战,形势所迫,皇帝时隔12年再次重返一号位,他交出了34分13助攻2篮板3抢断的华丽数据。虽然险胜已然跌入谷底的公牛并不算什么露脸的事,而且还是末节才完成逆转,但勒布朗的发挥无可挑剔。至少,这一次他和骑士赢了球。而2005年2月3日以控卫身份出战时,虽然勒布朗同样打出漂亮数据,但骑士被拥有沙克·奥尼尔和韦德的热火击败。

虽然没有官方记录,但在2008-10这两个赛季,勒布朗一直是球队的球权掌控者——虽然莫·威廉姆斯标注着控卫,但他的风格更像是二号位,而且在2009-10赛季因伤缺席了14场比赛。“控球后卫一直都不是我喜欢的位置,因为这种打球方式看上去像极了橄榄球的四分卫。”勒布朗说,“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决定不打四分卫了,我宁愿做一名外接手。”

对公牛34分13助攻,打篮网29分10篮板13助攻,毋庸置疑,骑士这位代打一号位的“替身球员”,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球员。但不到万不得已,皇帝不应该站在控卫的位置上,因为这意味着球队出了大问题,要么伤病严重,要么状态低迷。这就是勒布朗面对的局面:你改变了篮球的方式,改变了球迷的口味,但你又不得不应对这个新局面,甚至颇受困扰。

各个时代的超级球星,都难免会遭遇这种情况:

乔治·麦肯,NBA成立后出现的第一个巨人,因为他在篮下太有统治力,以至于联盟不得不为了麦肯专门更改规则,“干扰球”由此而生,同时加长了罚球线和禁区的距离……这样,NBA才不会成为麦肯的独角戏。

威尔特·张伯伦,身高、臂展、体重、运动能力、爆发力的完美结合,被认为严重破坏了联盟竞争平衡性。高出手、空中接力扣篮、三分线开始迈三步上篮……张伯伦像地狱看门犬一样统治着禁区。于是联盟继续做出变革:三秒区从12英尺扩大为16英尺;发底线球不能将球扔到篮板以上,防止张伯伦直接接球就扣篮;为了限制张伯伦的二次进攻,还设立了进攻干扰球的规定。

查尔斯·巴克利,拥有联盟历史上最壮硕的屁股,当他持球背身强打时,没有球员能够阻挡他持续发力攻击。于是,“背身单打5秒规则”应运而生,即球员持球背身单打的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但是,超级球星能做的远不止让联盟改变规则。“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黑白双雄对决,将联盟带出了一蹶不振的泥潭,电视转播时代的NBA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为了减轻球员舟车劳顿的痛苦,也体恤那些随着球队奔波的媒体工作者,在凯尔特人主席“红衣主教”奥尔巴赫的建议下,NBA斯特恩主席将总决赛赛制变为2-3-2;当凯尔特人因为工资帽规则而眼见要失去成为自由球员的伯德,联盟适时退出了“拉里·伯德”特例,自此各队就能够在工资帽之上签约那些拥有鸟权的球员了。

迈克尔·乔丹则告诉了所有球员,如何将自身价值诠释到极致,无论场上还是场下。他重新书写了篮球世界对伟大这个词的定义:执着、霸气、好胜。

勒布朗再度改变了篮球世界,但是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他不只是如今这个时代的超级巨星,更是这代篮球运动员中的普罗米修斯。就像普罗米修斯盗火让人类眼界自此打开,勒布朗也为后辈开辟了一条通往篮球另一片世界的道路。虽然勒布朗不必像普罗米修斯那样,遭受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但他不得不在总决赛上面对历史级强队勇士。

而如今,剧情变得更为复杂了:这些年臣服于勒布朗的对手们,都萌生了挑战皇权的心思。跳得更高、跑得更快的年轻人,都把击败骑士当做目标。


勒布朗让超级球星模式发生了改变:一方面,通过合同长度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利用各种社交软件等途径拉近与球迷的距离。某种程度上说,最终达到的目标只有一个:制造话题,保持热度。

2006年夏天,美国男篮国家队再次遭遇重创: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第三名的他们,在日本进行的男篮世锦赛又一次与决赛无缘。对于这支球队的核心,勒布朗、韦德、安东尼、波什的03黄金一代,连续在世界大赛铩羽而归让他们感觉到很没面子。不过,这就像一次不在计划内的临时会议,他们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当时,03一代已经是联盟最耀眼的球星,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未来不可限量;而且,那时也是三人面临职业生涯第一次重要抉择:是否要和母队提前续约。最终他们的决定是——据传是勒布朗给出的建议——勒布朗、韦德和波什都和母队签了一份为期四年的短约(第四年是球员选项),而不是为期五年的提前续约合同。这种选择的结果是,三个人都可以选择在2010年跳出合同,成为完全自由球员。

一年后,2007年的夏天,雷·阿伦和加内特加盟凯尔特人,和皮尔斯组成三巨头。随着2008年绿衫军击败宿敌湖人赢得队史第18个总冠军,球星抱团成了联盟的热潮。多支球队都计划着腾出薪金空间,比如尼克斯、热火、老鹰,希望能够复制凯尔特人的成功。而总部设在洛杉矶的CAA经纪公司,成了NBA世界最炙手可热的经纪公司,他们同时将勒布朗、韦德、安东尼和波什招致麾下。2010年夏天,勒布朗们将做出职业生涯又一次重要抉择:是留下,还是离开?

最终,那个令世人震惊的“决定”出现了。勒布朗通过电视直播宣布:自己将天赋带到南海岸,离开家乡球队骑士加盟热火。而在此之前,韦德已经做出留队决定,波什也宣布将加盟热火。超级巨星离队不是新闻,但大众介意的是宣布这一决定的方式:感觉就像有人在电视上宣布自己离婚再娶,而此前并不知情的妻子和娘家人只能在屏幕前默默流泪。

但从商业角度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运作。电视转播方ESPN,慈善机构男孩女孩俱乐部,经纪公司CAA,勒布朗本人,完全控制了消息源;而勒布朗之所以要选择用电视直播公布决定,是因为ESPN乐意为此向男孩女孩俱乐部捐款。如果没有这次运作,由职业运动员直接发送的《球员论坛》很可能不会出现;而勒布朗的言语,日后也成了生财之道:华纳兄弟公司和詹姆斯联合创办的视频共享网站,名字就叫Uninterrupted,取自勒布朗著名的自白文《我要回家了》里那句:I’m doing this essay because I want an opportunity to explain myself uninterrupted。另外,勒布朗还将自己接受采访时说的金句“Nothing is given. Everything is earned”(一切靠争取而非给予),以及“Just A Kid From Akron”(阿克伦之子)都注册成了商标……

比起迈克尔·乔丹,勒布朗在场外,包括与篮球无关领域的影响力更大。他力挺勇士新秀乔丹·贝尔在对阵小牛垃圾时间里玩自抛自扣,并称赞公牛新秀卡尔马宁“是个非常自信的年轻人,投篮不错,未来会变得更优秀”。他为被害的黑人发声,并公开抗议现任总裁特朗普,甚至称之为“废物”。

这是勒布朗的创举,他让超级球星模式发生了改变:一方面,通过合同长度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利用各种社交软件等途径拉近与球迷的距离。某种程度上说,最终达到的目标只有一个:制造话题,保持热度。这方面,勒布朗无疑已经做到了极致,从他每年增长的收入就看得出来。


勒布朗的“决定”最大限度避免了巴克利悲剧再次发生,同时也让日后效法的球员,不用承担过多的舆论压力。

过去20多年,查尔斯·巴克利因为从未得到过总冠军,而不断遭受全美球迷的冷嘲热讽。要知道,总冠军一直是体育界评价球员是否足够伟大的硬性标准。无论你的球龄是2年还是20年,无论你是在球场上看过“飞猪”横行无忌,还是只在TNT电视节目里见过他吹牛,对巴克利你应该都有两点人士:1,他是一名非常不错的球员;2,他从来没有得到过总冠军。而如今球星们最信奉的真理就是:别做下一个巴克利,否则一辈子翻不过身。

“我知道,如果我身边都有些足够优秀的球员,我是可以帮助球队赢得总冠军。当我还在费城打球的时候,他们总是给我灌输些错误思想,当时我也相信了他们的规划。”1993年巴克利接受采访时说。不过直到1996年,33岁的巴克利才决定加盟火箭,和奥拉朱旺、德雷克斯勒(后来还有皮蓬)联手,但已不复巅峰状态又遭受重伤的他,最终也没能拿到梦寐以求的总冠军。

勒布朗没有重蹈覆辙。当他意识到骑士队并不具备冠军相,就决定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就此开启“巨头抱团”的超级球队时代。他在热火取得两连冠,并帮助骑士拿到队史首个总冠军,都是得益于此。但是,这也让他遭到“反噬”:杜兰特加盟勇士,铸造了一支超级强队,在2017年总决赛打得骑士几无还手之力。当欧文主动要求被交易,最终加盟上赛季常规赛东部冠军凯尔特人后,东部又出现了一支有望挑战霸权的球队。

放眼整个联盟,球星签短合同、球星强强联合,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情。在勒布朗带起这个潮流前,球星只会在职业生涯末期,才会为了拿到总冠军考虑更换东家。巴克利33岁离开太阳加盟火箭,马龙更是直到40岁、搭档斯托克顿退役才加盟湖人,和OK组合联手。但是,勒布朗26岁就做出了离队决定,又在30岁回到克利夫兰。德怀特·霍华德在27岁时和魔术恩断义绝加盟湖人,杜兰特在28岁时也离开了雷霆。这个夏天,包括保罗、乔治、安东尼在内的23名入选过全明星的球员更换门庭——没有人想成为下一个巴克利。这都要归功于勒布朗,他的决定最大限度避免了巴克利悲剧再次发生,同时也让日后效法的球员,不用承担过多的舆论压力。

2016年7月,勒布朗加盟了2015-16赛季创造历史常规赛最佳战绩73胜的勇士。虽然也有情绪激动的雷霆球迷烧了他的球衣,回到俄克拉荷马时又听到了震耳的嘘声,包括前队友们的冷嘲热讽。但随着勇士上赛季夺得总冠军,尤其是5场就解决了卫冕冠军骑士,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

所以,他们都应该感谢勒布朗,感谢这个领路人。

后乔丹时代,伟大的定义是什么?让对手感受到那种被支配的恐惧,以各种各样的方式。

科比支配对手,是用那一次次跳到最高点的跳投,对手眼睁睁看着球从自己指尖上方掠过进入篮筐;邓肯支配对手,是用低位一次次强打硬吃,不苟言笑但杀气十足。奥尼尔支配对手,是用令人绝望的暴力美学杀死比赛,然后又在场下笑嘻嘻地和你打招呼。勒布朗支配对手,则是场上场下都让人尊敬。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交网络,勒布朗记录了自己成功道路上的每一步,从个人特训到招募队友,你可能会不喜欢他,但必须尊敬他。

NBA  /   勒布朗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