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CBA改革并不彻底 需要更多好故事

邵化谦11-13 10:42

在中国,看一项运动是不是受追捧,看哪个娱乐明星是不是真大牌,最有发言权的不是记者,而是黄牛。

CBA也一样,北控男篮搬到北京两年半了,往年去他们主场奥体中心门口,黄牛问你的都是“要球票么?”跟你推销,11月12号北京德比战前去,黄牛都开始挥舞着钞票问你,“有票么?高价收。”

停下来一问,380的票已经被炒到700,480的票卖800,虽然还不如北京首钢打总决赛时候的票贵,但在北控主场,加价的事情却是头一次发生。要知道上赛季北控主场上座率不佳时,门口黄牛票最便宜的只要10块一张。

一样“识货”的还有央视,说起来上周日晚上CBA的好比赛不少,有榜首大战浙江广厦对广东,有丁彦雨航带山东队大战冠军热门辽宁,还有弗雷戴特的上海对卫冕冠军新疆,但最终央视选择了对北京德比全国直播。无他,只因这是最有故事的一场比赛。

从今年夏天北京首钢放弃马布里开始,舆论就一直在争论此举正确与否,及至老马和北控联手,又是新一轮的争论,等赛季前老马在采访中一再表示,“新赛季我最想击败的对手就是北京首钢。”话题关注度一再走高,等到11月12日比赛来临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了。

这样全国球迷关注两支“弱队”的情形,在CBA并不常见。过去很多个赛季,大家常关注的就是强强对话,冠军争夺者的比赛,那比赛明星多,对抗强,关注度也高,一些实力一般的球队,除了当地球迷,比赛时候的关注度就要低很多,因为这些球队身上,缺少“故事”。

现在看北控,就是因为老马改换了门庭,一下就万众瞩目,即使他们的实力在CBA顶多能说是中上水准,远称不上精英球队,但因为他们身上有故事,关注度这就上来了。

自成立至今,CBA在很多地方都在学习NBA,譬如赛制、奖惩、现场表演、赛后采访等等,但NBA之于CBA最大的不同,并非上述表象,而是故事性,在NBA除了比赛,你还能在场下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球队乐意身处新闻中心,甚至NBA官方也在刻意强化这种故事性。

一句话,在NBA,所有人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但在CBA,有的球队在这一方面还需要学习,在有些球队看来,球队最大的任务就是打好比赛、争取好成绩,别的场外吸引眼球的事情,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甚至有球队觉得,我的媒体关注度高了,对球队的训练、备战反而是一种伤害。

事实真的如此么?当然不!老马在首钢那几年,北京队的关注度一直不低,也总有故事,但这并不耽误翟晓川、朱彦西、方硕这些年轻球员的成长,尤其方硕,北京德比战中他的表现,已经超过小外援杰克逊了;老马去了北控,北控关注度上来了,小将许梦君同样打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

但更多像北控一样实力不是顶尖的CBA球队们,球迷们多想看你们制造一些故事出来啊。

话说回来,故事是人来演的,没有“演员”哪儿有好戏?CBA缺少好故事,最大的症结,仍然是缺少流动。今年NBA揭幕战,骑士打凯尔特人,雷霆打尼克斯,大家都说“谁都不服就服NBA排赛程的”,这就是人员流动带来的故事和魅力。所以,CBA的故事性不足,还是因为市场化并不充分、改革并不彻底,这是姚明和篮协暂时很难解决但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CBA  /   马布里  /   北京德比  /   北控  /   首钢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