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C罗(7) 马德拉国民20个足球换C罗

文/体坛+记者小中
1995年,10岁的C罗第一次转会。他告别了安多里尼亚,进入马德拉国民少年队踢球。马德拉国民是葡超球队,和马里迪莫并称马德拉双雄,两支球队的总部和主场都在丰沙尔。据说,C罗父亲迪尼斯喜欢马里迪莫,而C罗母亲是马德拉国民的粉丝。从历史成绩来看,马里迪莫远强于马德拉国民,它拿过一次葡超冠军,地区联赛冠军数与马德拉国民相比是60次比14次。当年马里迪莫主席卡洛斯·佩雷拉看到C罗拿一个可口可乐易拉罐当足球踢,甚至发了一番感慨:“如果他不迷途,他将成为一位伟大的天才。”C罗年少成名,马里迪莫和马德拉国民都看上了他。可为什么C罗最终转会马德拉国民,而没去马里迪莫呢?
实际上,马里迪莫动手更早,而C罗也更倾向于马里迪莫。C罗当时在巴雷罗斯学校上学,学校离马里迪莫主场巴雷罗斯球场很近,那使他对马德拉岛上史上战绩最佳的球队更有感情。可母亲喜欢马德拉国民,而教父费尔南·索萨退役后成了马德拉国民的梯队教练兼球探。在马里迪莫和马德拉国民之间到底该如何取舍?阿韦罗一家陷入了困境。费尔南·索萨出了个主意,把安多里尼亚、马里迪莫和马德拉国民的人都约来,四方面对面会谈,哪家俱乐部开出的条件好,C罗就去哪家俱乐部。经过商议,会谈的地点定在丰沙尔的一家餐馆。
安多里尼亚主席鲁伊·桑托斯、C罗父母和C罗本人早早到了,过了一会儿,马德拉国民俱乐部主席鲁伊·阿尔维斯跟费尔南·索萨也来了,鲁伊·阿尔维斯坐到了C罗身边。可马里迪莫方面的人却迟迟不露面,鲁伊·桑托斯和C罗父母都是一头雾水。鲁伊·桑托斯问:“马里迪莫的人怎么还不来?”鲁伊·阿尔维斯拿起了菜单:“他们刚刚说不来了,我问他们原因,他们说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马里迪莫退出竞争,C罗成了马德拉国民的球员。
据说,马里迪莫当年曾为C罗开出270欧元的转会费,但那似乎是无稽之谈。事实上,马里迪莫很抠门儿,根本不想为C罗掏腰包,它之所以放弃,是因为有些托大,认为像C罗那样的小球员,虽然展露出一定的天赋,但未来如何尚未可知,如果不要钱的话,他们欢迎C罗来,可安多里尼亚不肯免费放人,他们就不要C罗了。
相反,除了答应给安多里尼亚20个足球和两套足球装备,马德拉国民还答应负责他的交通费,每月还给他开5000埃斯库多的工资。埃斯库多是当时葡萄牙的货币名称,2002年欧元诞生后,埃斯库多和欧盟其他国家的货币一样成为了历史。埃斯库多币值很低,1个欧元能兑换200个埃斯库多。5000埃斯库多,其实只相当于25欧元。但对于家境贫寒的阿韦罗一家来说,25欧元也是钱,而且是不小的一笔钱。
转会马德拉国民,少年C罗雄心万丈。他想在球技上进一步提高,不再只是把踢球当作娱乐消遣,他想让踢球成为他的职业。C罗有天赋,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在之后的两个赛季,马德拉国民少年队教练们所要做的,是对这块价值连城的璞玉进行进一步的打磨和雕琢,为他未来熠熠闪光创造条件。
对于当年的C罗,他在马德拉国民U13少年队的第一位主教练安东尼奥·门东萨如此评价:“不管是谁,只要看到C罗,就马上会意识到他是特殊的,他与众不同。他控球非常好,他可以轻而易举地过掉对手,直面对方的球门。”安东尼奥·门东萨教练还发现了C罗的另外一些特点。他说:“对于队友们来说,他是个领袖。可他讨厌失利,就算是训练赛他也不愿意输。我们一旦输球,他肯定会哭。如果比赛中我们输着,他会一边哭一边踢球。我从来没见过谁对胜利像他那样渴求。”当年,安东尼奥·门东萨主教练就注意到C罗有一点“独”。他说:“有时候很难向克里斯蒂亚诺解释清楚,让他明白在场上他其实有很多队友,他们也可以踢球,而不是只有他一个人。”
1995/1996赛季,C罗的主教练是安东尼奥·门东萨。1996/1997赛季,也就是C罗在马德拉国民的最后一个赛季,U13少年队主教练换成了佩德罗·塔利尼亚斯。在塔利尼亚斯的记忆中,少年C罗最大的两个特点是“个人主义”和“对胜利的渴望”,而在C罗整个职业生涯,那两个特点都一直伴随着他。塔利尼亚斯说:“他跟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踢球之余,在场外,他也总是喜欢玩耍。可在场内,他只想要取胜,他非常个人主义。他能进球,不疲倦地进球。与同龄球员相比,他非常突出,在场上,他知道怎么让对手尊重自己。(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具备一切条件成为一名伟大的球员。”塔利尼亚斯所说的“个人主义”,是个褒义词。
在马德拉国民少年队,C罗不仅显示出他过人的足球天赋和领袖气质,他还变得更为自信。尽管C罗已经转会马德拉国民,不在安多里尼亚踢球,若泽·巴塞拉尔还一直关注着他。回忆起当年在马德拉国民U13踢球的C罗,若泽·巴塞拉尔说:“他个子很小,很瘦,虽然他从没挨过饿。可那时的他已经形成了他今天具备的性格。代表马德拉国民打比赛,一个队友年龄比他大、身体比他强壮。在比赛中间,C罗带着一丝傲慢看了看他,然后说:‘喂,小家伙,把球传给我。’那个时候,C罗就已经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他知道凭借一己之力可以解决场上的问题。’”
加盟马德拉国民少年队时,C罗已经10岁,而哥哥姐姐们都已成年,大姐和哥哥已经开始打工挣钱。一家六口人,也只有二姐卡蒂娅和C罗还吃闲饭。按理说,那时的阿韦罗一家不会再吃不饱饭了,作为家人的宠爱,C罗也不会吃不饱饭。可或许是由于还处在身体成长期的缘故,或许是由于活动量大大、能量消耗太大,C罗依旧又瘦又小。担心C罗的健康,马德拉国民少年队的教练们甚至还找C罗父母专门谈过。他们觉得C罗那么瘦小,肯定是吃得不好,营养不够,否则一个11岁的少年不应该像街头流浪儿那样瘦小。于是,每次训练结束后,马德拉国民教练们会给C罗一个三明治或者一盘粥,让他吃完了再回家。
虽然没在一队踢过球,在少年队也只呆了两年时间,但跟在安多里尼亚发生的一样,C罗也成为马德拉国民俱乐部历史上最有名的球员。马德拉国民俱乐部创建于1910年12月8日,主场叫马德拉球场。2007年,马德拉国民第二块球场启用,当时效力曼联的C罗也到场剪彩。为了纪念C罗在马德拉国民踢球的时光,那块球场被以C罗的名字命名,叫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校园足球场。那块球场主要供马德拉国民青年梯队使用,只能容纳750名观众。其实马德拉球场也不大,只能容纳5132名观众。
虽贵为马德拉群岛双雄之一,但放眼葡萄牙、欧洲乃至世界足坛,马德拉国民还只能算是一家小俱乐部。好钢要用烈火烧,响鼓要用重槌敲。天赋超群,是块钻石,可若没有更专业化的打磨雕琢,没有国际一流青训教练的调教和引导,C罗未来成不了世界级巨星。C罗这块好材料,需要有一个一流的加工车间,也需要有一个更大的舞台。
阅读相关报道,请搜索热词“少年C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