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雷吉使坏赢球?詹皇偷笑 巴特勒贼喊捉贼

体坛+记者董倡硕报道
在昨天活塞客场挑战森林狼的比赛中,当时均位列分区第三名的双方在一开场便陷入鏖战,比分也一直没有被拉开。在第四节的最后阶段,凭借着雷吉·杰克逊的两次个人关键得分,活塞在比赛还有20秒的时候领先对手3分。眼看胜利到手,活塞的防守尖兵布拉德利却在这时候犯了一个致命失误,他在“防三分、放两分、避犯规”的情况下,送给了巴特勒三次罚球的机会,森林狼也轻松获得了将比赛拖入加时的机会。
本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6.1%的巴特勒势在必得地走向罚球线,他稳稳命中前两次罚球。可就在这时,戏剧性地一幕发生了,在巴特勒将将要执行罚球时,身后的雷吉·杰克逊却兵行诡道,他先是大声呼喊中断裁判罚球节奏,随后进线试图与队友交流。身旁的巴特勒显然已经被干扰,露出无奈的表情。可就是这一次关键的中断比赛进程,成为了巴特勒罚丢最后一球,葬送加时机会的推手。
赛后,巴特勒表示自己并没有受到雷吉的干扰,主要责任都是在自己身上。与此同时,杰克逊在接受采访时称并没有抱着干扰的心态去和队友交流,他完全希望巴特勒能够罚进...如果说第一句的辩解还令人信服,但是第二句的洗白也太做作了。
回顾一下巴特勒的生涯,他也曾经做出过这种小动作。当他还在公牛队效力时,在与活塞队的比赛中,莫里斯从三分线外走进执行第二次罚球,巴特勒杵在一旁伸手渴望与莫里斯来一个击掌,却并没有获得对手的理睬。这种违反规则,却让裁判不忍心响哨的行为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而作为联盟的大都督,勒布朗·詹姆斯自然要对在自己眼皮底下发生的大事点评一番,不过姆斯的回答却十分出人意料。“我曾经就干过这事,”詹姆斯笑着说道:“我曾经凭借着干扰罚球在季后赛中赢下了一个系列赛,所以我支持这种行为。”
詹姆斯在所说的这次干扰发生在2007年,克利夫兰骑士队和华盛顿奇才队的比赛中。当时,拿下天王山之战的骑士队带着3比2的领先来到华盛顿,当比赛还有15.1秒就要结束时,奇才领先1分,阿里纳斯获得3罚的机会,如果大将军稳稳收下三分,他们就将获得抢七的机会。就在他罚丢了第一次罚球之后,身边的詹姆斯走过去拍了拍阿里纳斯的肩膀,并对他说了些什么。这看似“鼓励”的行为却影响了阿里纳斯的节奏,导致后者3罚无一命中,骑士顺利拿下比赛。
三罚全丢的阿里纳斯在回到替补席之后,表情十分懊悔,可以说,詹姆斯这一举动成为了压死奇才的最后一根稻草。怪不得詹姆斯在十年后回忆起这件事时,都是满脸的坏笑。
实际上,根据NBA的规定,如果进攻方在执行罚球时,防守方队员是绝对不能够对罚球队员进行干扰的,其具体规则如下:
1.不可以扬其胳膊让罚球线上的球员无法执行罚球。
2.当执行多次罚球时,不可以在其罚球视野中做出干纷动作。
3.不能与罚球队员交谈或大声喧哗干扰其节奏。
4.不能在罚球过程中进入罚球区域。
在下面这个范例中,由于钱宁·弗莱提前进线干扰了法玛尔罚球,裁判给予了后者重新罚球的机会。实际上,这种提前进行导致罚球队友重新执行罚球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进线与对手交流的例子却个个经典。
在穆托姆博的新秀赛季中,面对乔丹领衔的公牛队,青涩的穆大叔憋足了劲。在快攻被犯规后,乔丹走上罚球线,穆托姆博上前对乔丹说道:“你还挺能,你闭眼罚一个我看看?”乔丹笑了笑,随即用一次闭眼罚球命中给穆大叔上了一课。
除了这种娱乐性质的调戏,“大人”的世界里也充满了言语的算计。在1997年总决赛第一场中,公牛队与爵士打成82平,在比赛还有9.2秒就要结束时,马龙获得了两次罚球的机会。这时,皮蓬便走到马龙的身边低语:“邮差周日不上班。”而就这句话,让马龙没能顶住压力,两罚全失,导致爵士被公牛无情绝杀。
在球员执行罚球时,特别是在关键的回合中,一丝一毫的心理波动都有可能对其手感造成影响,但是NBA的规则并没有对球员的言语行为进行限制,在上一场勇士对阵76人的比赛中,格林就在恩比德进行罚球时疯狂嘴炮。
除了以上这些带有目的性的干扰,NBA赛场上也发生过许多罚球干扰的趣事。隆多曾经用一次罚球假动作,把所有球员都秀晕了。
既然明目张胆的干扰会吃到技术犯规,许多NBA球员就开始玩起了暗招,JR·史密斯经常在对方执行罚球时,弯腰解开对方球员的鞋带。
诺盖拉曾在对方罚球时脱下自己的裤子。
科比为了不提前进线,控制重心,做出了一个游泳般的动作。
除此之外,裁判为了中断亨弗里斯的罚球,完成换人,做出了飞跃封盖的动作。
在充满灰色地带的NBA中,裁判们对于干扰罚球的判罚也并没有那么严苛。如果不是特别过分的侵犯与言语攻击,执法者们基本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不论是马龙、阿里纳斯还是昨天的巴特勒,可以说都是这种“灰色判罚”的受害者。按照联盟的文书规定,这种对罚球队员的言语交流也的确算得上是“违例”的范畴。联盟日后的确应该明晰对这种行为的判罚尺度,适当限制这种耍小聪明,却能获得大收益的“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