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球爹要办联赛 这是造福or祸害年轻一代?

体坛+记者孔德昕报道
拉瓦尔·鲍尔看上去是对自己的大儿子隆佐·鲍尔放心了,但他又在其他领域开始了自己的“幺蛾子”表演。
北京时间12月21日,“球爹”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正在计划成立属于自己的篮球联赛,目的是为了给那些高中毕业不愿意上大学的球员提供打球的机会。简单来说这个联赛有以下3点是你必须知道的:
1.全联盟8支球队,每队10人,共80名球员。
2.这些球员是有薪水的,月薪3000-10000万美元不等,这个钱都由“球爹”的品牌“Big Baller Brand”来出,但是所有球员必须身着自己品牌的产品(即整个联赛的服装赞助都是鲍尔家族的品牌)。
3.比赛规则参照NBA,场地设在洛杉矶、达拉斯、布鲁克林和亚特兰大四座城市。
那么老鲍尔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到底靠不靠谱呢?我们不妨对他所说的一些设想进行分析,看看这到底是一个名垂青史的创举,还是遗臭万年的笑料。
“找到这些球员很容易”
球爹首先认为,组建这样一个联盟是绝对不缺参赛者的。在这一点上他是正确的。全美在征战高中篮球联赛的学生超过50万人,其中有49.9万都想要进入NCAA一级联赛,但最终只有1%的人可以如愿以偿,只有4%的人可以在各个级别的大学联赛中获得一席之地,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没办法再靠篮球这项技能走在求学之路上。
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好的学业成绩单比好的垂直弹跳更容易敲开高校的大门,也更容易获得奖学金。但依然有很多状况一般的黑人家庭将培养孩子的重心放在体育上,篮球就是其中之一。当这些孩子最终没办法挤进大学的门槛时,老鲍尔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继续打球并且可以拥有收入的机会。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球员是“球爹”需要寻找的吗?或者说,如果他只是需要一些扩大自己品牌影响力的傻小子,那么这些孩子明白自己的处境吗?
鲍尔没有说这个联赛可以给这些学生提供多少年的打球机会,是只有高中毕业一年的孩子可以打,还是进了联盟就能一直打下去?如果是前者的话,那些赚了一年快钱的孩子怎么办?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联盟的进出机制又如何?而且无论哪种,这些进了联盟的孩子都是比那些升入大学的球员距离NBA更远的存在,他们放弃了为学业努力的机会,来这里搏取微乎其微的进入职业联赛的可能,这种风险对于高中生们来说是不是太大了。
“我们会付给他们薪水”
按照“球爹”所说月薪3000-10000万美元的标准,80个人平均年薪如果是50000美元的话,一年的开销就是400万,这还没有算教练、场地、其他工作人员等等的费用。对比之下,今年夏天著名说唱歌手艾斯·库伯曾举办过BIG3三对三职业联赛,那是一个云集了艾弗森、刘易斯、杰克逊、毕比等一众大牌退役球星的比赛,而且联盟规模更小(8队算上教练总共也只有64人),比赛需要的场地也更小(半场)。可以说那是创造收入更多,花销更低的比赛,联盟球员基础年薪10万,剩余按联盟收入52%进行分成。
而“球爹”这个比赛很有可能没有大牌球员(门票收入堪忧),支出不菲(场地费和各项保障费用),他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为自己的品牌扩大影响力。但这样的花销一旦开始,你能保证“球爹”这样的人会按时给球员们开工资吗?
站在球员角度来说,这更是一个非常短视的选择。为了这5-10万的年薪,很多孩子放弃的是继续受教育的机会,这会给他们的未来带去怎样的后果?参照那些在联盟赚足了上亿钞票却在退役后破产的球员,这些还未成年的孩子有几个能考虑到自己2-3年后的状况?
“大学不支持读一年就去NBA,我们给孩子们提供机会”
“One-and-done”(读一年大学就参选)是目前NCAA很发愁的一个问题,太多球员只是把大学当做跳板,他们只想尽早加入职业联赛——像鲍尔、西蒙斯、塔图姆都是如此。这样的情况对于很多天赋出众的球员来说是好事,他们可以早早在NBA联盟展示拳脚,但对于NCAA联盟的发展却很不利。
所以大学不支持球员们读一年就参选是很正常的,这或许也正是“球爹”看准机会要创办联赛的初衷——既然你们只是需要一个跳板,那不如来我这算了。
但这里还存在着很多细节问题。第一,绝大多数顶级球员还是会去打NCAA,那里有名校学历,有良好的球队文化和传统,还有很多名师和更多球探,很少会真的有下一个西蒙斯愿意在“球爹”的联赛征战。第二,这会鼓励很多有希望考进大学的球员放弃学业,转而来到这个联赛挣钱和准备职业生涯,一旦他们没办法在未来的NBA或海外联赛立足,他们就连通过学业自立的机会都没有了。第三,这会影响社区文化,很多球星都曾表达过接受大学教育有多重要,但“球爹”这个联赛会对不少年轻人产生误导,让他们觉得大学一无是处。
结语
我们暂且相信“球爹”是真的为了改变“One-and-done”的现象,而不是单纯为了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捞钱,但站在高中球员的角度看,这个联赛的出现绝对是弊大于利。当然了,老鲍尔可能只是嘴上说说,并不会真的将联赛办起来,我们也只能祈祷他高抬贵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