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球员遭逐变多是错觉 和裁判经历十年之痒?

体坛+记者孔德昕报道
近日,勇士前锋德雷蒙德·格林公开炮轰整个NBA的裁判团队,他表示:“NBA可以换一些裁判了,换一些新的人,因为现在的这些人有太多的私人恩怨了,很多人都想着来对付我,事情不该是这样的。”
这样一番言论给他带来的当然不会是官方回应,而是一张25000美元的罚单。
这样的重罚并没能平息事态,球员和裁判之间的矛盾还在不断被放大。事后,库里公开力挺队友,他觉得“格林已经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但裁判有时候还是会莫名奇妙地吹罚他技术犯规。”
与此同时,卡梅洛·安东尼也在今日接受采访时提到了裁判球员关系紧张的问题,他觉得眼下的执法者根本容不得球员们有一丝抱怨。
在篮球场上,裁判和球员之间的关系总是相当微妙,两方之间发生矛盾也是三天两头的常见现象。但是本赛季,NBA球员和裁判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更加紧张了,这到底是错觉还是事实?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驱逐“变多”源自于巨星效应
很多关注NBA的球迷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今年球员被驱逐的频率好像提高了。然而实际数据证明,这样的感觉其实是错觉。
截至目前,本赛季共有27次球员被驱逐的情况发生,凯文·杜兰特以三次被驱逐独占鳌头,考辛斯、格林和约基奇同以两次被逐排名第二。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上赛季,常规赛球员被驱逐的总数字是69次,换算到半个赛季的话要达到将近35次。考虑到今年的赛程已经接近一半,本赛季的球员遭逐次数恐怕很难超过去年了。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有球员被驱逐次数变多的感觉呢?答案是很多大牌球星的加入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11月29日,詹姆斯在和热火的比赛中被驱逐,那是他职业生涯首次遭受这种待遇。在那之前,单单在11月内,库里和杜兰特(2次)都被驱逐过,这二位上赛季也没有过这种经历,另外安东尼·戴维斯、考辛斯也在这份名单中,上述这些无疑都是联盟前15级别的巨星。
比起马基夫·莫里斯这种咖位的球员(上赛季被逐次数第一),这些大牌球星和裁判之间的火药味更容易弥漫开来,人们自然就会觉得“今年的裁判怎么一言不合就要将球员驱逐呢?”
矛盾根源是“不沟通”
球员和裁判之间一直都有小摩擦,那为什么这种情况在今年呈现出爆发态势呢?事情还要追溯到十二年之前...
2006-07赛季,NBA出台了一项新的执法政策,官方名称叫“尊重比赛(Respect for the Game)”规则,但中国球迷更熟悉的名字是“零容忍”。这项规则实则是执法策略,那就是允许裁判对过于激烈地抱怨判罚的球员吹罚技术犯规。这才是“一言不合就吹T”的起源。
十一个赛季过去了,球员们早已经适应了新规则,但他们慢慢开始发牢骚了。安东尼回忆起自己刚进联盟的情况时说:“15年前我刚进联盟,那时候的状况完全不同,球员和裁判之间是可以沟通的。不论你的争论是否正确,裁判总会给你一段时间表达态度,然后告诉你‘好了,我们该继续比赛了。’但现在,只要你一抱怨,裁判立刻会让你闭嘴,不然就是一次技术犯规。”
“甜瓜”在2003年进入联盟,那时候还没有“零容忍”规则,球员和裁判发牢骚还是常见现象。等到2006年新政出台后,这位前锋在揭幕战便吃到两次技犯被罚下,临下场还愤怒地将发带甩在了一旁。
12年过后,球员愈发接受不了这样的比赛环境了,大家不满的根源就在于自己的解释更本没有人倾听。“我们的球员抱怨说被裁判忽视,裁判告诉他们闭嘴,告诉他们走开,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他们直接判罚你技术犯规。”NBA球员工会主席罗伯茨说,“裁判们告诉我他们接受的训练就是这样的,那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零容忍”规则的初衷是减少球员和裁判的抱怨,提升比赛流畅性,但这种规则在12年之后显然被执行得有些极端了,于是才有了当下裁判球员之间的互相不满。
解决方法何时出炉?
NBA联盟对于问题的解决效率非常高,这次裁判球员矛盾也是如此。早在12月初,利文斯顿和当值裁判柯克兰头顶头吵作一团,事后二人被各打五十大板,利文斯顿被罚款,柯克兰则被停止执法一周。
这次冲突也让联盟开始重视球员、裁判之间的问题,他们在12月22日召开了一次电话会议,参与双方是裁判协会顾问和球员工会主席米切尔·罗伯茨。
根据ESPN的报道,双方各执一词,并没有达成一致。裁判一方认为,球员在场上的侮辱性攻击应该得到严惩,联盟对此还是太过仁慈;米切尔则觉得太多判罚过于草率了,球员只是去询问自己哪里出现了犯规,但却直接得到了技术犯规。
最终,双方决定在全明星周末期间举办一次非正式的会谈,会谈将邀请一些顶尖球员和裁判,直接讨论关于球员裁判紧张对立情绪的话题。
“我们会让球员们坐下来,好好讨论他们和裁判之间的矛盾,大家可能会喝上一杯咖啡或啤酒,然后进行一番畅谈。”罗伯茨说。
北京时间2月18日,NBA全明星将在洛杉矶拉开大幕,那时候裁判和球员可以通过一次深度交流找到解决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