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羽开年“背靠背”参赛 林丹等老将遇新体系考验
体坛+记者李婷报道
1月14日,中国羽毛球队一行从北京出发,前往吉隆坡参加总奖金为35万美元的马来西亚大师赛,作为2018年国羽首个征战的国际比赛,马来西亚大师赛也开启了国羽今年注定不会轻松的征程。
上周的泰国大师赛中国队没有派出选手参赛,本周的马来西亚大师赛便成为了中国羽毛球队2018年的首秀,包括林丹、谌龙、石宇奇、张楠、郑思维等在内的国家队主力全都出现在本站比赛的名单当中,而在这一站比赛打完之后,国羽也将转战印尼,参加1月23至28日的印尼大师赛,在新年伊始就需要完成“背靠背”的争夺。
其实不过是接连的两站大师赛,按照以往来说,国羽并不一定会尽遣主力,但是今年世界羽联更改了全年的赛事体系等级,此前的十二站超级系列赛作古,在新的体系下,世界羽联将全年的各级别公开赛命名为“世界巡回赛”,并具体划分为六个等级的赛事。对于国羽来说,在新的体系之下,是需要参加足够多的比赛来获得足够的排名、积分以及参加总决赛的资格。
在六个级别当中,第一级别的比赛便是世界巡回赛总决赛,今年落户了广州,将在年底上演终极对决;第二级别的比赛为全英、印尼和中国三站公开赛;第三级别是马来西亚、日本、丹麦、法国四站公开赛和中国大师赛;第四级别则包括了马来西亚、印尼两站大师赛和印度、泰国、新加坡、韩国、香港公开赛;之后还有级别更低的第五和第六级别巡回赛。
而世界羽联在对球员的规定中,世界排名单打前15和双打前10的选手是必须参加第二、第三级别的八站比赛,以及第四级别七站比赛中的四站,否则就将面临“巨额”的罚款,因此,国羽在年初的羽超联赛间歇,尽遣主力参加第四级别中的两站比赛也不难理解了,毕竟这个时候参赛状态和数量可控,等到了汤尤杯、世锦赛、亚运会这样的大赛到来之际,再去参加巡回赛“补足”数量,就会显得较为被动了。
显然,在世界羽联新的赛事体系和要求之下,中国羽毛球队诸位选手特别是林丹这样的老队员,在2018年必定会有些疲劳,而这样一个赛程和安排早先也就遭到了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的抗议,但抗议归抗议,执行还是得执行,国羽在经历了2017年的低潮之后,2018年将从两站大师赛重新出发,我们也期待看到国羽在这两站,以及在2018年重新找回昔日羽坛霸主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