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俄罗斯警惕世界杯上顿巴斯战争阴云

西方流传一个隐晦的笑话:那个世界的风扇,是由人担当的。因为,他在这个世界上所制定的规则,总是被公然践踏,所以,他在棺材里面不停地辗转反侧。
很多人心知肚明,这位在那个世界为别人降温的人,指的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爵士。
一个多世纪之前,顾拜旦爵士理想中的那些高尚、阳光、纯真的奥林匹克思想,现在已绝对是世界上少而又少的珍品了。职业体育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其变成了一项巨大的生意,其次,不仅仅是变成一个强大的政治领域,而且变成了一种宣传战。在思想意识阵营分化的冷战期间,对抗是奥运的主题,而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商业则主宰了奥运。但是,现在,政治又成为了笼罩奥运的一朵巨大的乌云。因此,俄罗斯政治及军事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赫拉姆奇欣就公开指出:俄罗斯世界杯即将举行之际,顿巴斯战争很有可能会爆发。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俄格五日战争爆发;2014年索契冬奥会之后,乌克兰冲突爆发。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韩国平昌冬奥会上的核战阴云尚未完全散去,俄罗斯世界杯莫非又要被战争的阴云笼罩?
关心就是软肋
在俄罗斯,就像在苏联一样,体育上的成功,现在仍然被认为是国家整体上的成就。因此,无论国家宣传机构向来不遗余力地宣传本国运动员的体育成绩。而且,即使是在困难的90年代,都是这个样子。进入二十一世纪,石油价格飞升之后,苏联时代的体育繁荣甚或是霸权形象开始慢慢恢复。除此之外,莫斯科开始尽可能多地为自己努力争取各项国际体育赛事的主办权,其中就包括奥运会和足球世界杯。
看起来,克里姆林宫认为,这种努力,有利于提高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并让自己凭借自身的实力进入“文明的世界”。这种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多个大型赛事相继落户俄罗斯,但效果也是多方面的:俄罗斯通过体育活动确实凝聚了民族向心力,也让更多的人开始了解真正的俄罗斯,但与此同时,莫斯科为此也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俄罗斯本身也因此让自己变成了大体育的人质。
现在还没有结束的希腊经济危机,其导火索就是该国在2004年举办的奥运会:不仅半数奥运会的投入没有收回,而且,雅典半数的奥运比赛设施也被荒废了。俄罗斯看起来,应当不会因为体育赛事陷入经济危机,但影响希腊经济的体育赛事负面因素,也应当是同样存在的。而且,这种影响,在即将举办的足球世界杯赛事上,也是存在的:加里宁格勒、下诺夫哥罗德、萨兰斯克、伏尔加格勒、索契,这些甚至都没举办过俄超赛事的城市,哪里需要什么世界级的足球场?!为什么克拉斯诺达尔这座拥有俄超球队及现代化球场的城市,没有资格承办世界杯?莫非就是因为那里的球场是大商人加里兹基私人资金建立的?6月15日,摩洛哥和伊朗在圣彼得堡的赛事,有多少球迷会入场观战?更别说6月28日萨兰斯克举办的突尼斯及巴拿马之战了。不过,所有这些问题,都只能是修辞性的问题。因为,在莫斯科谈论世界杯的经济回报,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事情。显然,体育已不是简单的体育,也不是商业加体育那样简单的事情了。
大竞技体育加入商业及政治因素,自然而然地让体育强国的运动员、教练员及官员(并非只有体育官员)对成绩产生了不顾一切的崇拜。于是,在很多体育项目上,世界记录不仅基本上已经代表了人类的极限,而且,也和最违反顾拜旦爵士初心的兴奋剂扯上了斩不断的联系。 最近二十年,反兴奋剂的措施越来越严厉,但奥运会或者世锦赛的奖牌可以在多年之后被剥夺,这只能是让比赛变得没有意义。更何况,反兴奋剂行动,也是可以用做政治目的。
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并不符合西方列强的利益。这一概念,在乌克兰事件之后,不仅被俄罗斯政治精英所理解,也被普通俄罗斯民众所接受。因为,无论是乌克兰事件之中,还是乌克兰事件发生之后,西方针对俄罗斯发动的经济战及信息战,都是后苏联时代常见的手法。不过,在俄罗斯军事及政治方面的专家看来,俄罗斯尽管比苏联弱了一些,但却比苏联更稳定了。而且,他们认为,西方列强发现俄罗斯既没有因为制裁而投降,更没有因为制裁而分崩离析之后,借助体育兴风作浪打击俄罗斯声望及其民族自信心及凝聚力,就提到了攻击俄罗斯的日程之上。
可惜,俄罗斯是一个外压越强反弹力越强的民族,而且,现实永远比计划复杂的多。
消灭目标的手段
在俄罗斯人看来,2003年,当美国及其盟友入侵伊拉克的时候,其目标之一毫无疑问就是在这个国家建立民主和自由制度。但美国人并不明白,自由是无法用暴力实现的:手段距离目标越远,就越能消灭目标。伊拉克的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切。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及国际奥委会有关俄罗斯兴奋剂的所有行动,也在证实着上述手段及目标之间的悖论。很多俄罗斯运动员确实使用了兴奋剂,其中有部分教练和官员的引诱,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这里就不谈什么西方的双重标准了,毕竟西方有大量运动员也应用兴奋剂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他们被惩罚是理所当然的。但惩办所有的运动员,甚至对俄罗斯以国家的名义惩罚,这就不是在维护法纪,而是公然的违法了。30年前,苏联解体前夜,西方不停地教导莫斯科:只有在专制的体制之内,才会有集体责任之说,而在法制的民主国家,所有的惩罚都是针对的被证明犯事的具体个人。所以,在这一点上,俄罗斯人认为自己被骗了。就像暴力带不来自由一样,用非法的、不公正的手段,也是不能战胜非法之事的。在这一点上,又是手段最终消灭了目标。
如果有人怀疑:国际奥委会针对俄罗斯人所采取的措施,不是政治性的,兴奋剂也不是借题发挥。那么,曾担任奥巴马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并出任过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的迈克尔·麦克福尔,就可以破除这种怀疑。2017年12月7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冬奥禁赛俄罗斯仅仅两天,麦克福尔就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这一决定出台之后,俄罗斯人有义务开始向普京和政府施压,以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这种自以为是的傲慢,反倒让美国人在此件事情上的初心展露无遗。因此,即使是各个单项的冬季项目体育协会,也并没有禁止那些被国际奥委会禁赛的人员参加自己的比赛,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任何具体的证据。
克里姆林宫允许俄罗斯运动员以中立身份参加2018冬奥会,这一决定有多大的正确程度,是一个复杂且模糊的问题。当然,那些一点兴奋剂也没应用的运动员,是遗憾的,然而,任何的退缩又会让外部的压力变得更强。而且,众所周知,这种压力的目标就是2018足球世界杯。所以,如上所说,举办世界杯,俄罗斯避免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有政治方面的问题。
当然,在兴奋剂问题上,俄罗斯世界杯上的威胁并不是那么严重。首先,足球这项运动,服用兴奋剂的影响力并不是决定性的,意义没有那么大。其次,俄罗斯队近十年惨到“出色”的战绩,让别人都不好意思说他们曾经服用过兴奋剂了。不过,由于世界杯已经是政治问题,因此,实际情况如何,是没有人会关心的。因此,俄罗斯人现在并不能排除下面的这种威胁的可能:俄罗斯队在主场不能升国旗、唱国歌,或者俄罗斯队有数名球员被直接禁赛。而且,俄罗斯世界杯还有可能和真的战争联系起来,比如,在顿巴斯地区发生的战争。
顿巴斯战争的威胁
乌克兰现在西方的关系非常微妙:西方花了大价钱之后,乌克兰现在却不能成为攻击俄罗斯的有效工具,更不能成为俄罗斯民众的榜样。所以,莫斯科很多人认为,西方最终会抛弃现在乌克兰的掌权者——替换他们甚至是惩罚他们。
因此,顿巴斯的战争威胁,在俄国人眼中就变得很现实了:2018世界杯开始之前,乌克兰有可能在顿巴斯方向采取积极的作战行动,就像是1995年克罗地亚的“风暴行动”一样。只要在顿巴斯取得想像中的胜利,乌克兰应当就能摆脱现在的困局。而俄罗斯方面,虽然实际损失不会太大——叙利亚对于俄罗斯而言都比顿巴斯重要的多,但是,近十年来俄罗斯稍微恢复起来的“胜利者声誉”却要大大受损。
如果俄罗斯开始支持顿巴斯,即使是作为军事秘密采取一切必要的掩饰手段,也不可能让世杯杯上的那么多的外国运动员、官员、记者、球迷完全不知情。况且,还有五场世界杯的赛事直接是在接近顿巴斯战场的顿河畔罗斯托夫市举行的:6月17日,瑞士-巴西;6月20日,沙特-乌拉圭;6月23日,墨西哥-韩国;6月26日,克罗地亚-冰岛;7月2日,顿河畔罗斯托夫还要举办一次八分之一决赛,届时,英国或是比利时,将迎战哥伦比亚或是波兰。除此之外,还有六场比赛在下诺夫哥罗德及萨马拉举行,四场在伏尔加格勒举行,这些城市都布防了大量的俄军,而且其调动也注定难逃世界杯客人的法眼。
如果外国人发现,俄罗斯哪怕是因某种形式被拖入了顿巴斯冲突,那么,俄罗斯世界杯首先就要面临大批球迷——尤其是欧洲球迷撤离的困境,那么,无论如何,在经济意义上,俄罗斯世界杯就肯定是失败的。当然,还有更差的情况:一些球队,尤其是欧洲球队,也就是说那些强队,有可能要离开世界杯赛场。这直接就会断送本届世界杯。至于这会不会对国家的声誉造成伤害,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至于俄罗斯直接介入顿巴斯战争,那等待俄罗斯世界杯的就只有最差的结果了。
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世界杯之于克里姆林宫及其主人个人的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世界杯的任何粗暴挑衅行动,自会被视为对俄罗斯及其领导人最大的敌意,挑衅组织者也势必会受到俄罗斯方面最大限度的反击。因此,顿巴斯冲突一旦在世界杯之前爆发,顿巴斯民兵应当会得到“咬牙坚持”的命令,而且,他们会被确保得到帮助。7月7日,四分之一决赛结束之后,世界杯上就余下四支球队了,比赛也只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举行了,所有的外国球迷、官员及记者都会扑向那两大城市。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就可以准备大规模的反击行动了。而7月15日晚上,当冠军队——很可能是德国队——的队长举起世界杯之后,莫斯科的束缚也就完全摆脱了。届时,俄罗斯可能就不仅仅是承认顿涅斯克及卢甘斯克的独立了,基辅领导人的命运很可能就会与俄军的行动联系到一起了。而且,如果克里姆林宫一旦决定直接参战,那么,攻击就肯定会涉及俄乌所有的边境线,而此时,乌克兰能征善战的精锐却都会集中在顿巴斯。到了那个时候,再神奇的标枪,也无法控制基辅不被冲突扩大化了。
希望在奇迹
基辅不可能不知道俄罗斯人敢战的决心。因此,这有可能成为确保上述场面不会发生的重要因素。
不过,乌克兰现在拥有一个不那么小心的人物。是的,他就是萨卡什维利,2008年奥运会,他的主动进攻就曾让俄格“五日战争“爆发。虽然,在世界杯举行之前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萨卡什维利都未必能摆平自己在乌克兰的麻烦,但其毕竟是一个俄乌关系方面值得关注的角色。
当然,如果美国的总统现在是希拉里,那么战事的发生则是注定的——谁领导战事就不重要了。不过,现在白宫的主人是特朗普。他是不是一个偶然出现在白宫里的总统,暂且不说,他是不是有能力领导自己的国家并克制俄罗斯也不讲,但他有更关心的事情去做,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且,他很清楚,欧洲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战争。
这样,世界杯期间顿巴斯出现战事的可能,是绝对不可能排除的,但也不是势必就会发生的。最有可能发生的则是:西方会继续就兴奋剂风波,借题发挥。
现在,可以准确的说,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注定会是一个多事的世界杯。
此外,还应当注意:顿巴斯的战事,不是在世界杯之前爆发,而是在俄罗斯大选之前爆发。不过,这里有一个气候方面的原因限制了战事的爆发:乌军在冰天雪地的2-3月份发动进攻是很困难的,而且在政治方面的利益也不大。对俄罗斯大选的攻击,应当发生在叙利亚。现在绝对有理由怀疑:针对俄军驻叙利亚的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发动新年进攻之一,背景相当复杂。不过,由于俄军已经宣布“完全胜利”且“撤出了大部分军队”,因此,这里的角色分配是非常明显的:在叙利亚打击俄罗斯的总统大选;在顿巴斯,针对俄罗斯世界杯。
7月15日,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俄罗斯人都将不再是世界杯的人质。2019年将在克拉斯诺达尔举行的大运会,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影响力方面,都无法和索契冬奥会及2018世界杯相提并论。在俄罗斯民众看来,近年俄罗斯再遇国际级大赛的情况应当难以预见了,他们有时间做些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