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各队猛踹油门打跑轰 失误或成提速终结者

体坛+记者赵伟仑报道
2003-04赛季,从助理教练麦克·丹特尼成为太阳队主帅的那一刻起,这名曾经意大利联赛的最佳控卫,用一种极为疯狂的进攻理念,就此开始影响着NBA比赛风格的改变。
在丹特尼的实验中,太阳队内有身体天赋出众的肖恩·马里昂和斯塔德迈尔,外有史蒂夫·纳什这样顶级控卫的串联,当一支球队中拥有这样的配置,提速跑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丹特尼甚至将这种进攻方式发挥到了最大化,在他所倡导的七秒进攻理念下,太阳队在2004-05赛季每48分钟的回合数达到95.9次,他们拥有当时NBA近五年以来最快的比赛节奏。
独门秘籍如今已开诚布公
上个赛季,哈登出任火箭队控球后卫,丹特尼将跑轰战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赛季丹特尼带领的火箭队,每回合的得分还是傲视联盟,但每48分钟的回合数只能排在联盟第十位,这与克里斯·保罗的到来不无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当丹特尼将快速进攻发挥到极致之后,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学习这种进攻理念,如今这已经不是丹特尼的独门秘籍,成为了联盟甚至是世界篮球发展的大方向。“我不希望他们这样做”,丹特尼说道,“当我们是先驱者的时候,这个打法很有效,之后几乎每个球队都学会了这种方法,我们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上图反映了NBA联盟近27年来的攻防速度,各支球队在2000年以后都纷纷提速,就连联盟里节奏最慢的球队孟菲斯灰熊,他们本赛季每48分钟的回合数也达到96.6次,如果把2004-05赛季的那支太阳队放在今天,他们的速度只能排在联盟倒数第一。
如此的风潮也影响了一些老派教练,斯坦·范甘迪所执教的球队,向来都不崇尚跑轰战术,回合数经常处于联盟中下游。本赛季他带领的活塞队,每48分钟的回合数只能排在联盟的第21位,但是这远远比他首个赛季执教迈阿密热火时要高得多。
“我觉得这些年每支球队都在尽可能地提速”,大范甘迪说道,“没人想用以前那种慢节奏的比赛方式来打球。”
盲目提速乃最大忌!
不过,大范甘迪的话说得有些绝对,提速的跑轰战术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其中就包括刚刚下课的前雄鹿队主教练贾森·基德。这位曾经的球场上的大脑认为,当下很多球员都在进攻时间还剩19秒或20秒的时候选择投篮,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糟糕的出手机会。
“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如此沉迷于提速,”基德说道,“那些真的是合理的出手机会吗?他们一直在乱投篮,难怪比赛节奏会提升。”
其实,基德道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与许多高阶技术统计不同,更快的比赛节奏实际不一定会更好,因为快速打法不应是靠仓促的出手积累出来的,而是应该倡导更为流畅的进攻方式。跑轰战术利用的正是,攻防转换过程中稍纵即逝的得分机会。我们暂且不谈一支球队在进攻端布置的战术,倘若对手在半场采取高强度的压迫防守,这一定会增加进攻球员出手投篮的难度,进攻时间也会随之延长。
于是,出现了基德所说的许多不合理的出手,趁着对手还没有形成防守时迅速完成进攻,这样无疑会加快比赛的节奏,但这也消耗了自身在防守中的专注度。许多球队追求快打旋风的时候,他们往往很难在攻守中寻找到平衡。
盲目的提速,也给很多球队上了一课。上个赛季的东部半决赛,猛龙队为了跟上骑士队的节奏,让身材更小、速度更快的诺曼·鲍威尔和帕特里克·帕特森,分别顶替卡罗尔和瓦兰丘纳斯进入首发,已经摆明做好了对攻的准备,然而猛龙在提速之后进攻效率急剧下降。闯入总决赛的骑士队哀之不鉴,面对速度更快的勇士队,骑士盲目提速重蹈猛龙覆辙。
跑轰浪潮或被失误终结?
尽管不同的人对于提速持有不同的看法,但跑轰已经被联盟里大多数球队接受。随着这种更加快速的进攻方式迅速发展,数据显示球员的失误数也随之减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失误率曾出现过短暂的下降,那段时间场上的比赛节奏大幅度提升。
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球员很难在快速的攻防转换中寻找到一个动态平衡,因此给予运球者、投篮者和持球者的防守压力也会有所下降。我们不知道当下这种快打旋风会在什么时候迎来转折,丹特尼同样承认这种进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前进的阶梯,无论它是否会被未来的发展所冲淡,我们现在都翘首以盼”,丹特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