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一代7号秀谋杀案始末 母亲7年为儿千里追凶

记者罗珂报道
“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直到我死去的那一天。”
——面对孟菲斯警局主管托尼·阿姆斯特朗“我们距破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的言论,黛博拉完全不认可。
洛伦岑·莱特,看NBA够久的球迷或许还记得这个名字,他在1996年选秀大会被快艇选中,职业生涯先后在快艇、老鹰、灰熊、国王、骑士等队共征战了13个赛季。2010年7月,已经离开NBA一个赛季的莱特回到位于孟菲斯的家,当年1月和他离婚的前妻茜埃拉住在那里。当时,莱特已开始考虑结束自己的NBA生涯,去海外联赛淘金。但在当地时间7月19日午夜,田纳西州911调度中心接到了莱特家打来的电话,接线员听到的则是一连串令人不安的讯息:枪声,又是枪声,“上帝啊”的呼喊声……然后电话就断线了。
三天后,黛博拉为儿子申报失踪,她警告警察:“即便你们找到他,恐怕也不会是什么好消息了。”母子连心,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果然发生了:当地时间7月28日,寻尸犬引领警察在孟菲斯东南部卡利斯公路旁的树林中,发现了莱特的尸体。在NBA赛场上莱特敢和沙克·奥尼尔生扛,靠的是2.11米的身高和265磅的体重;但如今,由于高温、雨水浸泡和各种生物破坏,警察搜到的只是仅存57磅的残躯,甚至日后无法按照正常程序举办葬礼。如果不是金项链和名表,想认定这便是莱特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也是让警察感到奇怪的一点:尸体身中数枪显然死于他杀,但凶手又不为求财,难道是情杀或仇杀?
莱特为什么会死?医学上的原因很容易查出,但能帮助抓出真凶的原因迟迟未浮出水面。线索就像案发地点的野草一样,杂乱无章。随着挖掘发现的细节越来越多,莱特的死亡之谜成了当时美国一出全民参与的悬疑推理剧。
前妻茜埃拉自然是警方调查的首要人物。她在证词中表示,莱特是在7月18日晚离开的,身上带有具体数量未知的现金以及——毒品!另外茜埃拉还回忆道,几个星期前曾有三个穿着运动服的持枪男子到家中找莱特,她认为这些是毒贩上门恐吓。所以,莱特很可能是被毒贩杀害的。
警方倾向于采纳茜埃拉的证词,猜测凶手出自当地的贩毒人员。美联社经过大量抽丝剥茧的采访工作后,在文章中写道:“莱特曾经把自己名下的两辆车,卖给了一个与当地贩毒黑帮有关的人。”毒品,交易,谋杀,凶案似乎进入了美国黑帮的故事模板。而这不是孟菲斯第一个和黑帮谋杀有关的悲剧,甚至几乎成了人们的固定思路。每次报道出一则未破的残忍命案时,如果死者是非裔美国人,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肯定与贩毒、与黑帮有关。
不过,警方随后再度造访茜埃拉的家,进行了一次详细搜查。跟着警方到达现场的,还有Chan-nel3、CBS等当地和全国性的电视台记者,站在警戒线外进行现场报道。警方将搜查的重点放在了茜埃拉家的后院。那里有多处物品被移动过的痕迹,还有用火烧毁东西的痕迹。见此情景的邻居也没闲着,他们告诉警方和媒体,前段时间看到茜埃拉家中曾经点过一回火。如今看来,可能是有人在院子里烧毁了什么东西,因为现在正是夏天,酷暑炎炎,在院子里生火显然不是为了取暖用的。
于是,这一切细节经过人们的逻辑分析,加工成了又一种解释莱特死亡的可能性——他的前妻茜埃拉可能参与其中,至少她对警方隐瞒了什么事情。于是,茜埃拉也成了被怀疑的对象,受害人家属角色瞬间转变为犯罪嫌疑人。
《孟菲斯商报》专栏作家杰尔夫·考金斯仍然记得当时的情形,在他看来,似乎所有人都在扮演美剧《CSI》中法医的角色,争相体验一次隔空破案的感觉。比如考金斯的一位朋友对他说,几个星期前三个拿着枪的人来到家中威胁莱特,这种说法根本不成立,茜埃拉一定是在说谎。“如果真像她说的那样,他们去找过莱特,莱特就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情。那么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莱特就不可能在发推特时公开自己的位置。”没错,在网络时代人们有时不经意间就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无心发出的一条推特,都会让外人找到你。而莱特此前确实在推特上发言,说自己正带着孩子在当地一家很有名的餐厅吃饭。“所以显而易见,所有这一切都是茜埃拉编出来的。”
另外,《孟菲斯商报》当时还采访了一位名为温迪·威尔逊的女士,她自称曾为莱特工作过。和记者的交谈中,温迪很直白地表示,警方应该“盯紧莱特的前妻。”
不过,警方随后解除了对茜埃拉的嫌疑,并按照她提供的线索追查下去,但一无所获。而作为莱特的母亲,一个年过五旬的祖母,黛博拉却连得到警方的即时讯息都无法保证。“他们是不会找不到我的,我就在密西西比嘛,孩子!”面对孟菲斯警局主管托尼·阿姆斯特朗“我们距破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的言论,黛博拉完全不认可:“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直到我死去的那一天。”
你没有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会明白我的感受。
——黛博拉曾向心理医生透露,想用自己的方式向莱特前妻复仇。
精心抚养成人的儿子死于非命,黛博拉的痛苦心情可想而知。这是个坚强的女人,她勇敢面对了儿子暴毙的现实,但不接受警方查不出真相。
根据警方查出的蛛丝马迹,黛博拉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曾和儿子海誓山盟但如今已分道扬镳的茜埃拉,已知莱特死前最后见到的那个人,是最大的嫌疑犯!两人离婚后共同拥有子女抚养权,但在财产分割方面仍然争执不下。“你们需要留意他的前妻。”黛博拉像祥林嫂那样不停对身边人重复着这句话。
和《三块广告牌》里一心寻找杀女真凶的米尔德雷德一样,黛博拉此后的人生角色,从母亲和祖母变成了侦探和斗士。她为儿子守夜,将自己的分析结论印成传单分发出去,并不停地督促负责该案件的警察——真相尚未查明,你们仍需努力。但是,相信黛博拉的人并不多。甚至,连她的孙子孙女都不相信。黛博拉随身携带的一个盒子里,装着孩子们的照片,她已经很久没看过他们了,因为双方的关系并不融洽。莱特的子女更相信母亲没有杀人。“他们就是我的生命……有人告诉他们,是我在撒谎,妈妈是无辜的。他们接受了茜埃拉的说法,相信自己的爸爸是因为牵扯到毒品而被杀的。”
案件进入僵局,警方人员开始逐步撤出,他们接受了莱特之死与毒品交易有关这个说法,并且可能不是本地黑恶势力,而涉及州外人员,甚至是国际犯罪集团做的——将责任几乎推了个干净。但是,这个结论无法说服黛博拉,她还是一次又一次给警察打电话,以至于对方对她的电话号码都倒背如流。当警察表示这个案件并没有被搁置,黛博拉则嘲讽道:“是没有被搁置,而是冻结了。”
于是这些年,黛博拉成了查案的主力。她搜集了大量物证,写了一本又一本分析笔记,里面记满可以让警察查询的各种线索:时间点、证词中的矛盾之处,证人给出的提示……家中的壁橱、衣柜、书架,被这些东西塞得满满当当;后来,她不得不专门租一个储物柜来装。由于花钱雇私家侦探调查,黛博拉不仅把积蓄花得干干净净,还陷入了财务危机。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在黛博拉的探案笔记里,上文提到的邻居证词被着重画出:“莱特失踪时,茜埃拉在自己的院子里生火。”这个无法解释的现象,让黛博拉坚信是前儿媳精心策划了一切。2014年,茜埃拉写了一本名为《Mr. Tell Me Anything》的书,则彻底点燃了黛博拉心中的怒火。
该书讲述了一个篮球运动员的虚拟故事:生于密西西比,后来搬到孟菲斯,成为被看好的明日之星,和比自己年龄更大的女人结婚——这些情节简直和莱特一模一样。在茜埃拉的笔下,这位球员是个渣男,婚后依然寻花问柳,和妻子吵架,被捉奸在床,最终被忍无可忍的妻子谋杀。接受采访宣传新书时,茜埃拉说这些都取材于真实生活——逝者已矣,她为什么还要损害前夫的形象。“我有自己的正当理由。”茜埃拉说。
黛博拉给出了强烈的回应:“我想这样读这本书:我是如何精心策划谋杀亲夫的。”她甚至向心理医生透露,想用自己的方式向茜埃拉复仇;医生劝她打消这个念头,并告诫她,医生是有权利将这种暴力倾向汇报给警方的。黛博拉并不介意:“你没有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会明白我的感受。”
“她就是想得到钱!钱!”
——黛博拉坚持认为,莱特前妻茜埃拉是杀人骗保。
你为什么坚信茜埃拉是凶手?她为什么要谋杀前夫?
“她就是想得到钱!钱!”黛博拉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因为在茜埃拉父亲执教的AAU球队打球,莱特和茜埃拉相识并相爱。他们结婚13年,于2010年3月正式离婚。不过莱特仍然买了一份价值100万美元的人寿保险,里面写明如果他遭遇不幸,赔偿金将用作子女的抚养费。黛博拉认为,茜埃拉是杀害莱特骗保。
莱特虽然在NBA一共赚了5500万美元,但由于理财不善,2010年他就已经濒临破产,连房产都被银行冻结了,这点已经得到其朋友的证实。茜埃拉也表示,两人当时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而且由于莱特此前开过不少空头支票,个人信用也大受影响。不过在收到100万保险金后,茜埃拉几个月就将其花得只剩5.05美元:一辆价值3.2万美元的凯迪拉克凯雷德汽车,一辆价值2.6万美元的雷克萨斯汽车,一次价值1.175万美元的纽约豪华旅行,一栋33.9万美元的房产,合计6.9万美元的豪华家具,还不算吃大餐看电影等娱乐……反正,茜埃拉并没有将钱花在抚养子女身上。
《谁杀了洛伦岑·莱特?》,2015年福克斯体育和《体育画报》联手制作了这样一个专题。在采访茜埃拉时,后者说出了一番听上去很奇怪的话:“首先,我是一个妻子。然后,我是一个母亲。再次,我是一个作家。执法机构会竭尽全力找到凶手的。”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又过了两年多,警方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2017年11月9日,他们在位于密西西比沃尔纳特市的一个小湖里,发现了一把手枪。经过检验,这把枪正是杀害莱特的凶器。一个月后的12月5日,警方根据枪械资料将犯罪嫌疑人比利·特纳抓获,以“一级谋杀罪”对他提起指控。作为庭院设计师,茜埃拉在2010年居住的房子,绿化就是由特纳打理的。另外,特纳和茜埃拉还在同一家教会工作。于是在12月15日,警方也将茜埃拉逮捕,同样指控一级谋杀。
黛博拉的坚持得到了回报。当她第一次看到特纳,压抑多年的情绪终于爆发了:“你怎么可以谋杀我的儿子?”法官李·考非制止了她的行为:“我知道您等待长达七年,但还是请你在法庭上尊重法律,保持仪态。”不过,法官并没有将其逐出法庭。黛博拉也为自己的失态道歉:“但任何一个儿子被谋杀的人,都会理解我的。”
在起诉书中,黛博拉看到了警方调查出来的,更触目惊心的内幕:茜埃拉和特纳谋划谋杀莱特,在莱特夫妻离婚后一个月就开始准备了。他们最开始想在亚特兰大动手,当时莱特和好友迈克尔·吉普森住在那里。“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是震惊了,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自己曾这么危险。那个夏天我一直和莱特住在一起,茜埃拉曾经来拜访过他,我想当时他们想过动手。”警方还向黛博拉透露,当时还有茜埃拉和特纳招募的另一个凶犯去了亚特兰大,而没有动手的原因是,不想被住在房子里的莱特子女看到。2012年,茜埃拉花了5000美元购买修整草坪的工具设备,1个月后特纳的园林公司正式成立,则被认定是双方一次隐蔽的分赃行为。
在记者发布会上,孟菲斯警方复述了黛博拉7年来无数次表达的观点:出于骗取保险金的考虑,茜埃拉伙同特纳杀死了自己前夫,这是一起谋财害命案。对此,莱特的高中队友雷维斯·威廉姆斯感慨道:“玛丽昂女士是对的。每个人都得到了一直期待着的真相。”
“母爱不容侵犯。事情还没有完,我就不会觉得累。”
——黛博拉雇佣了一位律师,希望拿回孙子孙女的抚养权,这也是她多年前对儿子做出的承诺。
由于案件还处于审理阶段,很多细节并未公开,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警方的调查报告超过两万页,人证物证录音等一应俱全,摆明是要盯死被告,洗刷此前的耻辱。
不过茜埃拉和特纳都否认了指控,前者还聘请了著名律师组成团队为自己辩护。由于莱特出自孟菲斯大学,又在灰熊效力5个赛季,他在孟菲斯的人气非常高。所以茜埃拉的律师巴林表示,这个案件如果在孟菲斯审理,很难挑选出能够保持公平公正的陪审员,“我们要确保12名陪审员是根据证据做出判断,而不是在庭审开始前就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们可能会要求法官考虑实际情况,改变该案件的审判地。”
可以预见,这次审判将持续很长时间。黛博拉说,她会参与到每一天的审判中,她做好了充足准备,打赢这场马拉松战役。不过,黛博拉已经忍不住畅想判决出炉的那个时刻了:“我不希望她被判死刑,我希望她能够感受下我曾经感受的离开儿女的那种痛苦。”
比起逝去的七年时光,让黛博拉更难以承受的,是捉襟见肘的经济困境。近来,她不得不发起众筹,募集了3万美元。“过去七年是一场无休止的战争,但我还是竭尽全力坚持住了。只不过从前几个月开始,情况变得愈发艰难了,所以我不得不寻求你们的帮助,我想为儿子讨个公道……这很不容易,但我非常开心,我等这一天已经整整七年了。”除了紧盯儿子的案件审理,黛博拉还雇佣了一位律师,希望能够拿回孙子孙女的抚养权,这也是她多年前对儿子做出的承诺,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到。
这一切一切,都不是黛博拉擅长的,也不是她想要的,但她必须这么做,别无选择。当被问到是什么坚持着她走到现在,黛博拉的回答是:
“母爱不容侵犯。事情还没有完,我就不会觉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