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缺陷的超级英雄 科比是奥斯卡完美男主角

王子星03-05 15:23 体坛+原创

体坛+特约评论员王子星述评

科比凭借动画短片《亲爱的篮球》获得了2018年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这部短片的灵感来源于科比当初的那首退役诗,而在科比球衣退役仪式上,我和全世界其他所有的科比球迷一起第一次看到了这部短片。

对于每年的奥斯卡,我一般就关注四个奖——最佳男主角、最女主角、最影片和最佳导演。好像这个习惯是从大学开始才有的,因为大学时候也有更多的时间看电影,同时也方便上网看直播。

在我看来这个电影界最受关注的奖项,其重要程度就好像是奥布莱恩杯之于NBA、隆巴迪杯之于NFL,而拿下最佳男女主角或者男女配角的明星们无疑就好像是问鼎了MVP一般。当迪卡普里奥从风华绝代的“杰克”变成了中年大叔“小李子”才终于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的时候,是不是也有点作为联盟顶级球星历经“出道惊艳——扬名立万——折戟沉沙——终获冠军”的味道。

就像任何的体育比赛一样,每年最终能在台上激动开心地讲获奖感言的还是少数,而且还有可能出现某一部电影太过优秀从而揽下多项大奖的情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奥斯卡的残酷程度还要高于很多竞技项目——说实话有点像最佳新秀的评选,因为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获得最佳影片的机会就一次,当然演员们可以多次冲击,但是也得是拿出不同的作品啊。

在这个层面上,《亲爱的篮球》无疑是成功而幸运的。

虽然没有看过本届最终提名的其他动画短片,但是当我在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这绝对是一部应该获得奥斯卡的短片。

在奥斯卡的世界里,有时候并非“最好”的会获奖,他需要能讲故事,讲正能量的故事,讲正能量而且打动人心的故事。体育故事非常符合这样的套路,《亲爱的篮球》则绝对在立意上占领了先机。

作为一部短片,五分钟的时间要去回顾科比光辉的20年职业生涯有点困难,我相信让任何一个科比球迷来精选科比的职业生涯高光镜头5分钟都放不下。但是以科比那封真情满满的“分手信”为主题,褪去五个冠军、MVP、超级巨星、奥运金牌等等光环,从一个获得了篮球的小男孩入手——成长似乎永远是好莱坞最喜欢的主题,想想哪一部成功的英雄电影不是这么叙事的呢?

那个用衣服团成一个球在自己卧室里投篮的小男孩,是否意识到未来他会成为NBA最闪耀的巨星之一,成为紫金军团的领袖呢?但是当他真的获得了一颗篮球的时候,仿佛就是那只变异的蜘蛛咬了皮特·帕克,让一个某某无闻的人具有了成为超级英雄的能力。

好莱坞的本事,就是明明知道剧情发展的套路,你还会为此疯狂和陶醉,他们管这叫做类型片。如同所有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第一部的剧情都是获得能力,成为英雄。科比在进入联盟之后从获得扣篮大赛冠军到成为总冠军就如同是沿着这样的剧情,顺利而辉煌。

而像所有的续集一样,科比也经历了更多的问题,伤病、失利、猜忌一度让他感觉能力在离他而去——好像是在讲蜘蛛侠的第二部的剧情一样。好在“主角光环”不仅仅只会在电影中出现,男主角经历了涅槃重生,重新获得了力量并且变得更为强大,最终再次站到了世界之巅。

体育比赛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预测性,最好的编剧也写不出这样的剧本,再好的导演也拍不出这样的画面。”这是我在解说中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体育并不同于“第七艺术”,电影可以一次次为了一个镜头而反复几十上百条,而篮球比赛就48分钟的时间,过时不候不能重来。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心灵冲击很大程度上是共同的。不知道多少球迷在看这部短片的时候会将这些铅笔描绘的线条和现实中科比的一幕幕在脑中自动重叠加工,最终也分不清哪个是动画哪个是记忆了。

在很大程度上,我觉得这部片子能够获奖,也要感谢科比这个“男主角”的形象太深入人心。短片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幅画面都能让了解科比的人感受到背后他来自“凌晨四点”的力量。在2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偏执、“孤傲”、“冷酷”、成功,这不就是好莱坞最喜欢的性格嘛。动画短片有了一个有着巨大符号的主角,这本身就是一种先入为主了。

如果“科比”是某一部电影中的男主,那肯定是冲奥的极好素材,首先他成功,而且特别成功;同时他也有缺点,有很矛盾的一面,很容易制造戏剧冲突;同时他还有过低谷形成鲜明的反差;而最终他的大结局又是标准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式的英雄主题类的完美句号。

每年关于体育的电影有不少,体育和电影虽然不能都被划入“艺术”的范畴,但是他们都需要被欣赏,也都能够震撼人心。电影史上体育类电影也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从《洛奇》到《愤怒的公牛》再到《阿里》,有《点球成金》也有《一球成名》,热闹的有《空中大灌篮》,深沉的可以看看《弱点》和《脑震荡》,他们都将瞬间完成的体育比赛与更为浓缩同时也更容易流传的电影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科比在2017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若20年后篮球仍是一生最大成就,那我很失败!

谁能想到,科比才过了不到一年,就已经拿到了奥斯卡了呢?

前几日,针对《亲爱的篮球》冲奥,ESPN对科比进行了专访,科比说当他是运动员的时候,他就想着打好球,但是现在退役了,篮球已经成了过去,他现在找到了新的动力——创作。准确的说是写作,我确实没想到科比会在退役后准备当一个作家,但是随后在采访中,科比说写作给了他极大的动力和灵感,就像对待比赛时候一样。他现在每天起床来到办公室就觉得非常有干劲,就像开始自己的创作,把篮球场上那种激烈、刺激、起承转合表达出来。

关于运动员的传记有很多,只要成名,肯定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自传”,但是这种自传往往是球员口述加采访实录,配合上图片和比赛的还原,虽然都是出自名家之手,不过终究并非全部都是球星自己的表达。

目前尚不知道科比最终会出书还是拍电影拍短片,但是以科比对工作的执着,相信如果真的他愿意全情投入,肯定会达到非常高的水准。而且科比也说了,你们原来看我打球,我必须在场上是冷酷的,我不能总是嘻嘻哈哈的,我需要胜利,我要战胜我的对手,摧毁我的对手,但是现在我不打球了,我可以更多的展现我的很多面,让所有人看到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科比。而通过作品去展现真实的自己,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方法。

或许真的如科比所说,在几十年后,我们再次谈论科比,不仅仅会说他是MVP、五枚冠军戒指两块奥运金牌的拥有者、湖人退役两个号码的第一人,还会说他是一个出色的故事讲述者,一个成功的作家和电影人。

当然,这些我们无法预测,就像如果一部电影总被观众猜中剧情,那么肯定不会好看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期待,科比这部大戏只是刚刚演完了“球员”这一部,后面的续集肯定一样精彩。

再次恭喜科比·布莱恩特。

NBA话题  /   科比  /   奥斯卡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