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体育再次反攻Nike 主动防御为上市保驾护航?

曰辰03-13 15:40 体坛+原创

体坛+记者曰辰报道

北京时间3月13日,根据北京商报的报道,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将耐克体育告上了法庭。

报道称:

双方围绕“被告擅自将原告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并具有很高市场知名度和识别度的‘乔丹’相关标识(包括乔丹官网、乔丹篮球鞋、乔丹服装等)作为关键词用于推广、销售其‘运动鞋商品’的百度竞价排名广告是否侵犯原告的‘乔丹”注册商标专用权”、“被告的前述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等争议进行激烈辩论,但此案并未当场进行宣判。

屡屡时间线我们不难发现,,自从1984年迈克尔·乔丹首次于中国媒体首次亮相时,就被称为“乔丹”,而就在1984年,目前乔丹体育一把手丁国雄之父就出资创建了这个品牌。并且在2000年正式注册商标,乔丹体育对此商标的合法使用,收到我国法律的保护。

实际上,在中国体育市场与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壮大实际,Nike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开始被广大中国人群接受,Nike也越来越重视国产品牌乔丹体育与Jordan Brand名称冲突的问题,乔丹本人也曾直接表示,称自己一定要维护在中国的合法利益与权益,宣告了“战争”的全面开启。

自从2002年起,Nike方面就曾共计十次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及商标评审委员对“乔丹”和“qiaodan”提出异议,甚至在2013年提出800万美元的赔偿请求。不过,在这数十年中,Nike的诉讼无一成功。

虽然如此,但是却对乔丹体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乔丹体育在2011年底寻求上市的机会,在2011年11月底,证监会便通过了乔丹体育递交的首发申请,乔丹体育很有可能击败安踏李宁,成为中国第一家登陆国内A股市场的体育用品企业,但是Nike方面的进攻却让乔丹吃瘪(根据我国《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上市有一个要求,是“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不存在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以及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项”),直接导致IPO流产,乔丹体育损失惨重。

获得胜利的Nike乘胜追击,在2016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乔丹”商标违反规定,应予撤销,但是被告依然可以使用“Qiaodan”的拼音标识。可是如今当我们登陆其官网发现,乔丹两个大字依然在用。

如今,在2017年底,乔丹体育再次渴望挂牌上市,目前仍在未过会正常待审企业的队列中。

这一次反告耐克索赔30万并不是乔丹第一次反攻耐克,但是可谓是乔丹体育为了防止5年前上市失败的主动防御,他们率先献上官司,让Nike不可脱身,为这次上市保驾护航。

主观来说,虽然乔丹体育抢注别人姓名和商标的确与道义不符,但是从客观的层面来说,当一家企业走过四十年的风雨之路,获得几十亿元的体量之后,也就很难因为这种外来品牌的入侵,而更名改姓了,乔丹体育合法却不合情。

如今越来越了解中国市场的Nike心里也明白,与乔丹体育的战争,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难辨输赢的拉锯战。事后,我们纵览网络上的网友评论,“一个中国人都不支持的 中国品牌”成为了被提及最多的议题。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