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观赛手记】西班牙掏空阿迷的心 还有我的胃

体坛+记者武一帆西班牙报道
旅居西班牙十载有余,在马德里一住4天却是头一遭。以往造访伟大首都,我这个久居山坳的乡下汉都会偷空去逛普拉多艺术馆,与中心大道擦肩而过,小心打量着灯红酒绿的繁华世界。这次出差正赶上搬家最忙乱的时节,心里不踏实不痛快——直到遇见他们。
人物剪影篇
“肚导”
“肚导”姓杜,江西人,面带喜容,声若洪钟,手里盘串。一同去La Liga(西班牙职业足球联盟)新总部参观时,他面无难色地爬上“蒲团”,作得道状,供大家参拜。欢乐气氛中,反倒是我一句“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让众人略感尴尬,不由感叹代沟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肚导”成佛
La Liga新总部
La Liga办公区格言“尊重即是胜利”
为了接待“肚导”,我作废了去程机票,改乘火车提前南下。军令如山,“肚导”也是身不由己。直到了马德里次日,专访西 阿两国国脚的事依然悬在半空。当晚9点,我们终于在临近国家队训练基地的一处酒店订下会客室,而后顶着大风返回市中心,在“四川饭店”吃了一顿温暖人心的晚饭。
我整晚宣扬“体育记者不过是个屁”的歪理邪说。“肚导”隔一会便从座位上起身,搞得我一直以为他有意见要提。诚告:“吃得太撑,眼皮太沉,要站着消化,缓一缓劲。”隔天在他建立的“争取不只是个屁”群商量好,到万达球场外街访各国媒体。“肚导”找好角度,低声倒数“1、2、3”——我突然觉得,有他这样遇事不乱、认真肯干的年轻媒体人在,或许慢慢就能改善“屁”的现状。“肚导,拍得好吗?”“赞!”
库尔德人
“我来自库尔德斯坦,就在伊拉克那边。”舒库尔带着骄傲的神情高声道。他是在场记者里穿的最笔挺的一个。因为在这样一个全球媒体聚集的场合,要为一个打着问号的国家找到平等的立足点,他自己就要体体面面,站得笔直。
“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都是在误导人。X国说帮助我们,X国也说帮助我们,结果谁也没来,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舒库尔情绪高昂。“库尔德斯坦能不能看欧洲联赛?当然!我们有很多梅西、C罗的粉丝。我支持阿根廷。”问完这个问题,突然自惭形秽。我也曾被人认真地问起“中国人踢不踢足球”或是“中国居然也知道莱万特”之类的问题。自诩自居主流世界,天下大同。
西甲气质姐
公开吐槽同行违背道德,所以咱们“此处删去若干字”,稍微减轻罪恶感。“气质姐”是电视出镜记者,直播中常甩弄头发,毛烘烘的脑袋挡在镜头和受访者之间,提的问题着五不着六,让人哭笑不得。西蒙尼几乎整个赛季都要在赛后接受她采访,听到对方喊自己“迭戈·巴勃罗”,脸上需挂着不失尴尬的微笑。
赛前两场新闻发布会之间,会场人声嘈杂。只听见“气质姐”高门大嗓向摄像师交代工作,旁人皆收声侧目。一个“德赫亚批评世界杯比赛用球”的问题甩给洛佩特吉,就坐在一旁的曼联门神低头托腮。西班牙主帅嗫嚅道:“我能怎么办?我也不想的啊。”
加纳利浪子
西班牙曾全面停用“优步”,前年解禁。相比本地人开的白色正牌出租车,外国打工仔在开的黑色优步车,除了免费饮料和廉价糖果之外没太大优势:价格不算便宜,路不熟,统一配发的黑西装也皱巴巴。我在马德里住了4天,光在“优步”就遇到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和哥伦比亚的司机——比我在加利西亚一年间说过话的外国人都多。
哥伦比亚司机名叫劳尔·阿尔韦托。头像照片大概是10年前的样子,而现在留着金色的络腮胡子。我说你这名字取得好,没胡子像“路易斯·阿尔韦托(拉齐奥)”,留胡子像“劳尔·阿尔文托萨(拉科鲁尼亚)”。他问:“那是谁?”他几乎不看足球,说起哥伦比亚国脚还是前马竞后卫佩雷亚。不关心足球,生活多无趣?
“我以前的生活太疯狂了,足球反而无聊。那时候夜夜都是酒精、比基尼女郎和fiesta blanca(可卡因派对)。”劳尔·阿尔韦托回忆十几年前在大加纳利的兰萨罗特岛的日子。现在呢?“要认真干活。为了我女朋友,为了她的儿子。”儿子?“继子。但我爱他。”
比赛篇
西班牙对阿根廷名义上是友谊赛,实际受关注程度不亚于世界杯正赛。我原本也只是抱着“热身”的目的来到马德里,借媒体汇聚之际找一找同去俄罗斯的可靠伙伴。不曾想亲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大比分。媒体间内的阿根廷记者都如泄气皮球,西班牙记者也面色尴尬:“好一场大胜,底全泄光了。”
前一日的踩场训练,身旁西服笔挺的小个子记者对着架好的摄像机高声问候:“你好乌拉圭!”录了好几遍才满意收工。我低声告知希门尼斯在“中国杯”受伤。他翻了一下手机,看到内部消息说伤情无大碍,但颇带埋怨的口气问:“组织方怎么连医疗担架都不准备?”我赶忙将目光转回训练场,假装研究战术。
半场分组对抗前,西班牙只合练了一个项目:传中抢点。前锋拉边传中,中后场球员抢点。阿根廷媒体中若有马德兴在,一早就能识破洛佩特吉“假传控、真快攻”的计谋。可惜就算足协技术人员不干预,桑保利大概也不会读《体坛周报》的战术栏目来激发灵感。花钱买教训,不花钱买报纸可能更惨。
桑保利的新闻发布会大概是我记者生涯所经历的第二长,仅次于塞尔塔对潘纳辛奈科斯那场四国语言大会串。按惯例,各队需主帅携两名球员到场,然而桑保利单刀赴会,低着头接受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盘问,连篮球相关的话题都认真回复了。兼之阿根廷人普遍语速缓慢、音调平和,我身后的日本记者不禁打了一个大大的有声哈欠。
结果证明,有的没的问那么一大堆对提高球队表现没丁点好处。我瞥见《号角报》名记马拉德斯基面带愠色,还是在球员评分栏给这场历史性的溃败打出了至少4分的评价。西班牙记者应该兴高采烈?他们中可是鲜有人为洛佩特吉、迭戈·科斯塔或阿斯帕斯摇旗呐喊,赛前更传出“伊斯科夏天多半走人”。突如其来的大胜和精彩的个人秀打破了准备好的模板和提纲。凌晨两点,新闻官苏珊娜像监考官那样勒令媒体收工,各位专栏作家照样充耳不闻,端坐疾书。
“回见,回见。有事电话。”《国家报》名记迭戈·托雷斯盯着屏幕朝我招招手。赛前准备阶段,他惊讶地握住我的手问:“我为什么会在中国出名?”拜您那一副尖牙利齿所赐,现在中国球迷里不管是“挺穆派”还是“倒穆派”,都知道西班牙媒体里有一个敢和“鸟叔”对着来的喷子。“迭戈·科斯塔和罗德里戈都是门德斯的人,洛佩特吉深受其影响,不得不重用这两人。”
辣笔名记迭戈·托雷斯
阴谋论之外,迭戈·洛佩斯也有些闲话要说:“我喜欢中国啊。我喜欢那种往那里一坐,看着眼前人来人往,车流不息,却一句话也听不懂,啥事也看不明白的置身事外的悠闲感觉。”他2003年随皇马到过因“非典”锁城大半年的北京,也见识过北京奥运的厉害。“中国女人不喜欢留胡子的男人,对不对?”迭戈,你这样的假文化人没准很有市场。
不得不吐槽一句万达球场。全新的现代化球场,媒体席像婴儿餐椅那样窄小,还没有直播电视。媒体工作室的卫生间像火车一样是单人间,还好比赛期间没人拉肚子。西班牙足协也是小气,明明是晚场比赛,没准备足够量的媒体快餐和饮料。散场时再找,连渣渣都不剩一点。某可怜的中国记者只得饿着肚子回到酒店,睡了2个小时之后就直奔机场去赶回程航班。阿根廷球迷的心被掏空了,我的胃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