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人有理可循并非输球主因 上海女排还是输在心态

陶渊04-02 15:32 体坛+原创

体坛+特约记者陶渊报道

总决赛第六场,上海女排坐镇主场占尽天时地利,且一路领先的情况,遭到年轻的天津女排逆转,硬生生将比赛拖进第七场。从大比分2比1领先,第四局局末还以22比19领先3分,第五局领先至10比6,上海女排发生了什么?赛后舆论将矛头直指主教练王之腾的换人战术,事实上换人并非完美,但有理可循,且并非输球主因。

半决赛前曾春蕾火线驰援,经过一场的磨合,上海女排找到了将两位国手级别接应最大化发挥的方法。曾春蕾搭配米杨出任首发,张磊配合卞雨倩作为“两点换三点”战术的执行者出场。

诚然曾春蕾从联赛第二阶段开始状态回升,利用经验与手法,打出了超过巅峰期的效率,是上海女排能够突破江苏这一关的关键人物之一。但老国手张磊的光芒也并未被掩盖。本赛季,张磊作为小将秦思宇的替补,一步一步打到了主力位置,是上海女排拿到常规赛第一的功臣。而且即使在淘汰赛作为曾春蕾的替补,张磊也贡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半决赛第二场,上海女排客战江苏,在大比分0比2落后的情况下,张磊替补出场后,利用跑动进攻,改变了己方的进攻节奏,打破了江苏队的拦防,是逆转的重要因素。

总决赛进行到第六场,张磊作为战术性替补上场的发挥表现不俗,即使是在被逆转的第六场,张磊也保持了很高的命中率。但是第五局球队10比7领先时,上海队再次祭出“两点换三点”战术,就是这个过程天津队将比分追成了11平。也正是因为比分原因,教练的换人广受诟病。

事实上,这次换人的失败不应该归结于战术本身。这5分球,张磊在一传到位的情况下利用双背飞战术干脆得分,是上海队在此过程中拿到的唯一一分,也是张磊获得的唯一一次机会。因为一传出现了波动,球队难以给她提供战术机会。于是王之腾进行了第二个被诟病的换人,用杨婕换下张轶婵。

毋庸赘述,杨婕换张轶婵保障一传也是有理可循。一个是杨婕的一传较张轶婵更为稳健,在之前的比赛中有过验证;第二则是张轶婵本场比赛关键分一传并未少失误,这个换人问题不大。而且,及时刚上场时杨婕直接失误了一分,但是之后两个一传都是完全到位,但上海队一攻未打死,连金软景都出现了被拦死的情况。

所以换人均是有理可循,换上场的攻手也均发挥了应有作用,但球队整体心态,尤其是在场的主力球员心态也都发生了变化,才是球队需要解决的问题。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