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博彩与假赛(下):谁能不为五斗米折腰?

刚刚结束的DAC,中国DOTA2迎来几场酣畅淋漓的大翻盘,最终LGD夺得亚军。但这并不是近日中国DOTA2的焦点,抢戏的是博彩与假赛这两个焦孟不离的话题。
先有海涛实名举报两支DOTA2二线战队假赛,后有因为DAC单车爆料前TI冠军买外围年入百万。4月10日,因DSPL联赛KDB对阵Bheart的比赛被大量观众举报假赛,主办方marsTV官方宣布紧急调查比赛问题,具体结果晚些时候公布。
假赛与博彩对电竞来说并非新鲜事,去年10月《体坛周报》曾专文报道。当时我们曾说:“部分影响力非顶尖的项目,部分第三方赛事,因为职业选手本身收入有限,很容易成为赌博和假赛的温床。”目前来看,重灾区已经逐渐凸显。随着电竞产业成长为影响世界的体育产业,所有电竞赛事和项目恐怕都有必要提升未雨绸缪的警觉度了。
《体坛周报》原文链接如下:
https://resource.ttplus.cn/publish/app/data/2017/09/01/93957/share1.html
半年后再看此文,情况似乎并没有好转,反而有恶化迹象。对DOTA2这款曾经令中国玩家骄傲的游戏,最坏的时代可能还在后面。
为什么DOTA2会成为重灾区?
对行业内部人员一样,假赛如同皇帝的新衣,大家心照不宣。身在其中,陷入各种利益纠葛,不好说,不能说。
成龙号称大哥,混迹香港影视圈四十多年,对香港影坛涉黑涉赌等负面新闻仍然讳莫如深:“娱乐圈很黑,黑到让大家害怕。但是我现在不能讲出来,不想伤害其他人。我会把这些黑幕写成一本书,交给律师,等我死后100年再曝出来。”
皇帝的新衣,只有诚实的小孩会说出来。
所以不管海涛DOTA2水平如何退化,如何只会切假腿,但这件事必须挺他。曝出来,说明还有人希望DOTA2这个行业变得更好,这是令人感动的。对这种事,最可怕的不是自曝其短,而是万马齐喑、习以为常,就像另一款同样是V社旗下的项目。
然而海涛改变不了现状,正如他改变不了V社。
从某种意义上说,steam的游戏经营模式决定了假赛者今日的命运。以DOTA2为例,V社的运营有两大关键点:一是以超高奖金的TI作为全球最优秀选手的回报,配合major和minor组成类似网球的全球赛事积分制体系;二是直接打通TI等赛事与队员的通道,极度弱化战队层次。
光鲜的TI背后,DOTA2底层职业圈隐患重重
下面就从这两个角度,分析为什么假赛难以禁绝。
2018年DOTA2仿照网球,将全球赛事分级并赋予不同分数。值得注意的一点,分数统计是按照选手而非战队来的。
在这种体制下,冠军分数属于选手,他留下则积分留下,离开则积分离开。
从目前来看,顶尖选手更加如鱼得水了。成绩好,他们的分数就越高,就越能直接获得各个大型赛事的直接邀请,进而打出更好的成绩,巩固积分位置。高积分选手还会趋向于抱团,从而得到更多大型赛事直邀参赛机会。TI、Major和Minor奖金又高,足以让他们抵抗来自博彩的诱惑。
但新人呢?那些想要从普通选手成长为职业选手的人呢?
新人们有天赋有热情,但在一步步成长并通往TI的道路上,需要生活费、参赛费、装备费……但是抱歉,——你们并不在V社的考虑范围内。
当然,在其他电竞项目里,游戏厂商也不会直接关爱新人。如果是类似足球篮球的职业联赛体系,支持新人的角色由底层俱乐部担任。它们花钱组建战队,承担训练和参赛成本。而有可能得到的回报,则是打进更高级别的赛事,增加战队商业价值。
这是一笔有可能赚钱的买卖。
但在DOTA2里,这样的故事没法讲下去。因为底层俱乐部就算打上去,积分也是属于选手而不是俱乐部。出了成绩,俱乐部在留下优秀选手方面没有任何主动权。一旦选手拍拍屁股跑路,俱乐部老板等于一夜回到解放前。在WINGS的故事里,悲剧属于被拆散的冠军选手们。但在更多被迫解散的俱乐部里,悲剧属于血本无归的战队老板们。
这是一笔很可能注定亏损的买卖。
一线队伍和一线选手代表了DOTA2的表面光鲜。而在地底下,谁来拯救挣扎的二线选手们?当没有人愿意投资新生战队时,博彩的诱惑不是每个人都能抵挡的。
Mineski赞助商就是东南亚博彩公司
可能的假赛后果,远低于职业生涯的份量
抵抗假赛与博彩,不能把希望寄托于人性的善良,而是要靠奖惩制度。
2013年,俄罗斯战队RoX对阵弱旅Zrage时,表现失常,仅27分钟就被对手击败。比赛中甚至出现RoX队员假装买错东西,然后卖掉来减少自己一半金钱的行为。赛后RoX战队队员Solo被曝出在博彩网站下注100美元买自己输,并成功赢得322美元。
Solo得到的惩罚是什么?
被禁赛一年,而且只局限于StarLadder的比赛,仅此而已!
现在Solo已经摇身一变,成了VP战队一员,在过去一年比赛中大杀四方,赚的不菲奖金,还在ESL one汉堡站获得了一辆奔弛轿车。最新的TI选手积分榜上,他与同队队友高居前五位。
后来V社也认识到需要铁拳,马来西亚Arrow Gaming在TS2上假赛。V社后来宣布对这五个队员永久禁赛。
然而从目前来看,V社的惩罚并不够严厉,也不够快速。
假赛原本就很难取证,如果大张旗鼓进行处理,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成本。
传统体育里,当年斯诺克球手斯蒂芬·李被传假赛,调查从2008年到2013年花了六年时间才结束。被确认打假赛的斯蒂芬·李,遭到禁赛12年的处罚。得知到2025年自己才能复出,他曾说“等我复出时,连我爸都打不过了!”
事关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放跑坏人可恨,冤枉好人可惜。
V社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决心。
就中国而言,还需要指出的是V社仍然掌控一切,完美世界虽然办了DPL联赛和其他一系列比赛,但他们实际上对DOTA2选手没有什么控制力。尽管很多DOTA2玩家讨厌完美世界,但我认为在这件事上,如果V社赋予完美世界有更大的权力,事情应该不会到如今的地步。
最可怕的是,就算严惩,也挡不住部分人以身犯险。
有些人不怕禁赛,是因为他本来就不是奔着参赛而来。俱乐部穷,招不到好队友,训练环境不稳定,没有出头之日……这样的环境,多少人会忘却自己当年追梦的初衷?也许这些人已经明白,自己与major或minor的距离,远远大于从假赛获得收入的机会成本。既然如此就破罐子破摔,坑一笔钱跑路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如果新人都这样,中国DOTA2就算完了。对DOTA2来说,当务之急是赶紧铲除这种思想出现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