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转基因观察】无冠军,谁想要鸟叔的红色大巴?
文/体坛+记者林良锋
足球是大型队际运动中,最追求观赏性,同时又是最难赢的项目。如果不好看,足球绝无可能普及到全球;如果总是那么几支队夺冠,发展不成世界第一运动。其它项目只要实力有高低,胜负基本和实力挂钩。只有足球,冷门多,进球少。
为什么进球少的赛事会吸引最多的观众?因为过程。11个人通过协作,用脚将球送进一个宽24英尺、高8英尺的大门,这个过程不仅讲究个人的球性和身体素质,还要求队友之间在想法,也就是意识上同步。想法越接近,配合越流畅;配合越流畅,观赏性越高。教练的职责,是将球员的个人素质进行有机搭配,优劣互补,塑造一个有竞技能力的集体。如果失去了上述因素,你还会看球吗?
我们追问下去,为什么豪门的球迷占多数,甚至超越了国界、信仰、肤色和种族?因为绝大部分豪门拥有水平高的球员,豪门者,顾名思义,既是花钱豪爽,更是气质豪迈。在多年的争冠中,因民族属性、个人气质和对特定打法的追求,某些俱乐部形成较为独特的风格,行走江湖,令人敬畏。在博斯曼法案祸害足坛之前,足球具备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观众一看便知这是哪个国家的哪个队。
职业足球两大属性:夺冠和场面。曼联成长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英格兰俱乐部,不仅因为成绩,还有令追随者痴迷的风格。人们爱看曼联的比赛,不仅是坚信曼联有夺冠的能力,更有风格带来的视觉享受。豪门也不总是两全其美,往往面临两者间的取舍,既然有了地位,成绩总是第一位的。为了成绩,有所牺牲,也可以理解。这就是大多数曼联球迷容忍穆里尼奥的原因。看穆里尼奥的履历,很多人都会为了短期的利益,放下长远的追求。这个做法的风险在于,他在交出成绩的同时,用俱乐部的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基因改造”。一旦成绩不达标,俱乐部便要承受因为“转基因”而失去自身风格的代价。
曼联已成鸟叔的大巴
曼联失意本季足总杯,穆里尼奥第一次在英格兰的杯赛决赛空手而回。这是他执教生涯第三次输了杯赛决赛,前两次分别是带波尔图负于本菲卡、带皇马负于马竞,但都在法定时间不分胜负。切尔西第一次在决赛法定时间内击败了穆里尼奥的曼联。穆里尼奥的个人履历上,第三次出现了一个完整的赛季之后颗粒无收的尴尬局面。之前在皇马的最后一季,重返切尔西的第一季,加上现在曼联的第二季,穆里尼奥在顶级职业教练的平均带队周期上,每一季都染上了不赢的污点。赛后,他鄙视赢家孔蒂的打法浅薄无趣,只会长传高吊,听上去就像是乌鸦嫌猪黑,媒体叹息:这世上也就穆里尼奥会在执教哈林篮球队时让全队别耍花招。
先放下切尔西用穆里尼奥爱玩的套路赢了穆里尼奥不表,就说曼联是不是该走“摆大巴”这条路,已能引起广泛的争议。“摆大巴”是穆里尼奥带到英格兰足球语汇中的新词条,第一次见报时是他批评热刺主教练桑蒂尼的防反打法。从此,“摆大巴”就成了铁桶阵的代名词,成了不思进取、想赢怕输的心态标签。恰恰是穆里尼奥本人将“摆大巴”的玩法推到最高境界,国际米兰夺得三冠,便是“摆大巴”的收获。曼联绝不是巴萨,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尝试防反,但有一条:思路清晰,有条不紊。球迷仍能从过程中欣赏到球员的能力,感受到反击的张力。而在弗格森任内的极盛时期,曼联是以更具气势、套路更成熟的打法,逐一征服夺冠路上的对手。
穆里尼奥的曼联能给你什么感官刺激?他赛前强调:球迷看球爽是因为全程情绪高涨。对照曼联的发挥也许要略加修饰:(对方)球迷看得爽是因为(曼联无能而)情绪高涨。曼联球迷最强烈的感官刺激,不是因为曼联的进攻气势磅礴、配合行云流水而兴奋,而是半天没有一脚射门,射门难得一脚射正,球员浑浑噩噩呆若木鸡带来的郁闷和烦躁。那感觉就像吹牛得逞像约了姑娘幽会,却在宽衣解带时藉口灯光不足,对方捂得严实半途而废。
转基因的精神鸦片也没了
曼联已非人们印象中的曼联。
穆里尼奥通过两年敲打,将早被范加尔僵化的球队,改造成他个人烙印深刻的机器。我们只看到曼联长人如林却没有空中优势,只看到曼联力量十足却没有霸气,只看到球员满场跑动却没有头绪。桑切斯和博格巴是两个典型,谁都不质疑他们的创造力,但谁也看不到他们真正的发挥。穆里尼奥指责切尔西浅薄,根据是曼联下半时的射门比切尔西多;他不屑切尔西只会给吉鲁争顶,却又为卢卡库和费莱尼缺阵懊恼。没有阿扎尔的点球,这场决赛必然以互射点球告终,曼联“主动进攻”,是必须走出大巴才能挽回败局。谓予不信,参见他带切尔西和利物浦争夺欧冠决赛权的4次交锋。
忍受窝囊的前提,是有冠军,可以给沉迷个人崇拜的群氓提供更多的精神鸦片。但没有冠军,换了基因的曼联还能带给你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