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进攻还是阻挡?关键判罚为何双方各执一词

骑勇连续四年闯入总决赛,但这是双方差距最为悬殊的一季。比赛开始之前,ESPN与CBS体育的32位专家一致看好卫冕冠军,博彩公司更是为总决赛首战开出勇士让骑士12分的盘口,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勇士将毫无悬念捧起总冠军奖杯。
可当总决赛真正打响后,詹姆斯和骑士作为没有压力的挑战者,差一点儿将勇士这个老对手拉下马。克利夫兰顶住了勇士的第三节狂潮,最后一节实现反超,但骑士最后时刻错过两次取胜的机会,当比赛进入加时赛,势头已经完全不在骑士这一边。
或许你会责怪乔治·希尔没能命中关键第二罚,或许你会诧异J.R.史密斯抢下篮板后的迷离举动,但其实最打击骑士全队士气的,是常规时间最后36.7秒,勒布朗·詹姆斯领到的阻挡犯规。
当时骑士领先2分,杜兰特突破杰夫·格林的防守杀向骑士内线,前来补防的詹姆斯站在合理冲撞区以外倒地,站在底角的主裁判肯·毛尔稍微犹豫后,吹罚杜兰特进攻犯规。但现场裁判经过与录像回放中心的沟通,更改这次判罚结果为詹姆斯阻挡犯规,随后杜兰特两罚全中,双方再次回到同一起跑线。
比赛结束之后,双方主教练各执一词,当值裁判也做出了详细解释,这次关键判罚究竟为何充满如此大的争议?首先我们得先介绍联盟的一项已经实行7年的规定。
2012-13赛季起,裁判可以通过观看录像回放做出维持原判或修改判罚的决定,但录像回放的触发有两个前提条件:
1.每场比赛第四节最后两分钟或加时赛;
2.裁判不确定防守球员是否处于合理冲撞区以内。
而出现以下四种情况,裁判将判定防守球员为阻挡犯规:
1、不合理的防守位置;
2、合理的防守位置,但是在合理冲撞区以内;
3、如果防守者占据合理的防守位置并在合理冲撞区以外,将被吹进攻犯规。
4、裁判同时考虑非篮球动作或者其他不合理身体接触。
卢:詹姆斯在合理冲撞区外,不应该回看
据ESPN记者戴夫· 麦克梅纳明透露,赛后骑士更衣室中一直有球员不断在说:“是肯·毛尔毁了我们。”而坐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主帅泰伦·卢,同样对裁判的那次改判很不满,卢指导认为詹姆斯的位置明显在合理冲撞区之外,裁判应该看得很清楚,不能观看录像回放。
“我记得这种情况的规则是,如果在合理冲撞区以内或者边缘,裁判是可以回看的”,泰伦·卢说,“他们吹罚了进攻犯规,但勒布朗离合理冲撞区还有很远的距离,他根本没有在那个区域里,这种球为什么要回看?要么就是进攻犯规,要不就是阻挡犯规。”
泰伦·卢表示,裁判这样的吹罚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尤其是在今天总决赛这样一个最大的舞台上,球员竭尽全力在场上打球,这样的吹罚是不合适。
科尔:不常见 但确实有先例
勇士主帅同样承认,今天这种改判的情况确实不常见,但联盟的确有这样的回放规则,而且此前确实有过先例。“我曾经见过这种改判的例子,尽管这种情况不常见,但我确实见过几次,”科尔说,“我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时候,但联盟确实把这种情况加入到回放规则。可能是两个赛季之前,确实有过先例。”
有意思的是,这次争议判罚的另一位当事人杜兰特,去年常规赛就遭遇过同样的经历。“当时裁判先吹了防守犯规,然后又在回放之后改判了我进攻犯规”,杜兰特说,“所以我知道当比赛还剩30秒的时候他们是可以回放改判的。”
裁判:不合理的防守位置
比赛结束之后,第13次执法总决赛的裁判肯·毛尔谈到那次争议吹罚,他表示当时观看录像回放的原因,是为了判断詹姆斯是否处于合理冲撞区以内,这一点与触发观看回放的第一个前提相吻合,而当时判罚出现在第四节最后36.7秒,同样符合第二个前提。
“我们来到技术台之后,我们就可以看清詹姆斯是否处于合理冲撞区以内”,肯·毛尔解释说,“他确实处于合理冲撞区之外。”
肯·毛尔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通过四种情况判断防守球员是否存在阻挡犯规的动作,“当杜兰特完成投篮的时候,詹姆斯并不处于合理的防守位置上,所以我们必须修改判罚为阻挡犯规”,肯·毛尔说道。
通过慢镜头回放,可以看到詹姆斯在防守杜兰特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占住位置,符合判定阻挡犯规的四条规则中的第1条:不合理的防守位置。因此,裁判改判詹姆斯阻挡犯规,并没有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