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兆才上任一年来的九大亮点政策(上)

肖良志06-05 22:13 体坛+原创

  记者肖良志北京报道

  6月20日,是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党组成员杜兆才到中国足协担任党委书记满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杜兆才经过国内外的调研之后,出台了9项亮点政策,让中国足球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中国足球的改革,不是中国足协一家的事情,而是整个中国足球人的大事,谁也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015年之前,中国足球的很多改革经历过三个阶段:一是王俊生时代,那时候的足球人一声不吱,尽最大努力痛改前非;第二个阶段是阎世铎时代以及反赌扫黑前后,足球人鼻涕眼泪横流,最终却毛病照旧;第三个阶段是蔡振华时代,中国足球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杜兆才引领的是中国足球改革的第四个时代,在前人无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再次打开了中国足球改革的潘多拉魔瓶:中国足球人转变观念,拧成一股绳,甩开膀子加油干,这个魔瓶里飘出的就是天使。

  历史横亘在身后,现实并摆在眼前,对待足球改革积极的人,就像是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对待改革消极的人,就像是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关于中国足球的改革,中国足协这个机构的改革必定是首当其冲,然后才是国字号、职业联赛、青少年等各个具体领域的改革。杜兆才大刀阔斧改革的,必定也是如此。

  1、足协机构设置变为“27+3”,扁平化管理的同时,激发更多人的潜能和工作欲望。

  在机构设置上,众说纷纭,各有道理。

  相对于改革之前的机构设置,“27+3”给了更多人担负重要工作的机会。这些“机会”,提高了更多人的责任心,比以往的工作也更有积极性。另外,“27+3”的机构设置,也给了很多年轻人机会,让中国足协的中层人员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工作起来也更有活力。

  中国足协的这次机构改革,主要是从专业化、扁平化、科学化等几个方面去考虑的,不过,笔者对于涉及到人员的改革有另外的认识。中国足协机构改革的“核心”还是人的改革,体现出领导班子的“用人艺术”。

  中国足协的人员已经从过去的不足60人变成了现在的110人左右,要知道,在任何单位,最大的浪费都是人力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员工潜在能力和工作欲望的浪费。中国足协将机构设置变成现在的“27+3”,较好地解决了员工潜在能力和工作欲望的问题,更有利于发挥全员的积极性。

  当然,更多的人走到重要岗位,担负起重要责任,必定会有“青涩”走向成熟的代价。这是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是打造高水平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必走的路径。

  2、推出职业俱乐部与梯队建制、训练基地等捆绑的准入政策。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中国足球的人才还是主要来自于各个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包括职业俱乐部的足球学校),只有让俱乐部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梯队,才能涌现出更多的人才。在现有的环境下,让各俱乐部自觉建立更多级别的梯队不现实,硬性规定职业俱乐部与梯队建制捆绑准入的政策,符合当下的现实。

  过去,中国足协有过这样的设计,也曾经与俱乐部进行过协商,非常遗憾的是,各职业俱乐部考虑的都是一线队的成绩,对于梯队不感冒。2004年推出中超的时候,曾经要求各俱乐部拥有相关年龄段的设置,因为没有和准入挂钩,很多俱乐部都与省市体育局或者社会足校合作,将别人的队伍挂在自己名下,结果很多俱乐部的梯队一直不健全,直接影响到了人才的培养。

  不是很重的鞭子抽在职业俱乐部的身上,他们是不愿意去改变的。中国足协推出的准入捆绑规定,包含了中超和中甲的5级梯队,中乙的4级梯队,只要坚持5至8年,一定会见到成效。

  看看国外职业俱乐部健全的梯队设置,我们就没有理由推三阻四。各俱乐部要改变思路,不能一谈到青训和梯队,就说给自己增加成本,在一队身上却挥洒着漫天飞舞的支票。

  如果一家职业俱乐部连自己的训练基地或者可供自己使用的训练基地都没有,长期处于游击战的状态,用什么去打造百年俱乐部?通过硬性的准入规定,推动或者逼迫各职业俱乐部加快软硬件建设,对当事俱乐部以及整个中国足球都是好事。

  3、中超全面引进视频助理技术,最大限度做到了公平、公正。

  裁判问题一直是中国职业联赛的焦点,对于赛场纠纷、球迷秩序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杜兆才的力挺下,中国足协为中超全面引进了视频助理技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培训,惊呆了国际足球理事会,并称中国足协的进步“不可思议”。

  在中国裁判员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引进视频助理技术既是无奈之举,也是短期内解决赛场秩序的最佳办法。视频助理技术解决的是场上公平与公正的问题,同时也会解决过去难以解决的是否越位进球、点球错漏判、红牌错漏判等问题,可谓一举数得。

引进视频助理技术之后,中超赛场上围攻、围堵裁判的乱象直线下降,赛场秩序变好,客观上对净比赛时间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在VAR介入的事件中,准确率几乎达到了100%。为什么不能说就是100%?因为个别事件出现了争议,即便是个别争议,持有怀疑态度的一方也没有拿出VAR错误的确凿证据。按照国际足球理事会的要求,VAR的正确率应该达到99%,中超的判罚准确率完全符合国际足球理事会的要求,也得到了国际足球理事会的全面肯定。

  VAR的介入,会对球员、教练员、官员、球迷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久之形成良好的赛场习惯。不出意外,2019赛季,中甲联赛也将全面引入VAR。

  4、深化多项职业联赛治理措施,改变并提升职业联赛形象。

  在18条治理措施的前提下,中国足协还从U23政策、外援政策、转会调节费、赛风赛纪、足球文化等多个方面深化改革,全面改变并提升职业联赛的形象。

  关于U23政策,所站的角度不同,给出的评判就会不同。如果你站在“中国足球”的角度,会有一个答案;假设你站在“俱乐部和职业联赛本身”的角度,会是另外一个答案。站在各级国家队以及国足未来的角度和高度去考虑,U23政策已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涌现出了一批青年才俊,比如黄紫昌、陈彬彬、高准翼、黄政宇、胡靖航、何超、韦世豪、姚均晟等等。

  中国足球人,要学会站在“中国足球”这个高度上去考虑问题。

  因为引进了视频助理技术、推出了俱乐部“第一责任人制度(超过了规定建议俱乐部更换总经理)”、加强了竞赛规则和纪律准则的宣讲、继续保持处罚的高压态势等等,职业联赛的秩序明显好转,联赛的形象有了很大提升。

  至于转会调节费制度,应该是权宜之计,逼迫各俱乐部让过热的资金冷下来,让各俱乐部的财务变得相对健康,同时引导俱乐部向梯队建设等方面多投入。

  中国足协出台多项措施治理联赛,不是为了限制俱乐部和职业联赛的发展,而是通过这些措施,让俱乐部进入一种更为良性的投资和发展轨道,让球员和教练员形成更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久之,即使这些政策都撤销了,职业联赛依然秩序井然。


足协  /   杜兆才  /   改革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