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兴:世界杯“机动记者”的无趣与有趣

文/体坛+记者马德兴
按原来计划,我是6月11日才会从北京出发前往莫斯科,开始自己的第六次世界杯之旅,因为6月10日中国U23国青队还在万州与朝鲜队有一场热身赛。但因临时有一个采访计划,行程不得不提前。6月9日晚上,我便踏上了俄罗斯。由于事先没有打招呼,结果在6月11日出版的体坛周报上,我这个“老记”摇身一变突然变成了一个“机动记者”。看到此称谓,我哑然了……
至今我尚未明白这世界杯期间的“机动记者”为何物?或许按世界杯标准,因为对巴西队谈不上太多兴趣,对德国队也没有什么感觉,西班牙、阿根廷、英格兰等亦如此,于是也就无法列入“跟队记者”之列。这确实有些令人尴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世界杯尚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来到俄罗斯纯粹就是看热闹而已。
伊朗队主教练、葡萄牙人奎罗斯在前年12强赛开始的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一个概念是需要明确的,就是对我们伊朗队还有你们中国队来说,俄罗斯世界杯并不是在2018年,而是从现在(2016年9月)开始,就是12强赛全面展开之时,这才是我们的世界杯!等到了决赛圈阶段,那不是我们伊朗队也不是你们中国的世界杯,是德国、巴西、阿根廷等等他们的世界杯!我们的世界杯是今天,是现在已经开始的世界杯预选赛!”
虽然白岩松前天所说的“俄罗斯世界杯,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有点“损”,可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来到俄罗斯,纯粹就是“看客”,是来看热闹的。即便最终巴西、阿根廷、德国或者西班牙、英格兰哪队夺冠了,又与我们有何相干?当然,这些世界豪强在中国有一大批拥趸,我这么说很可能会得罪这些球迷。但大家最终不还是摆脱不了中国人的身份么?或许,我只能说因为我不是这些强队的球迷,所以也无法理解他们的心情与感受。至于所谓的“中国元素”,也是是需要在看热闹之余翻出点“噱头”而已,刷一刷“存在感”,仅此而已。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愿意走出去参与其中,以前条件不具备,如今则是各方面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成熟了,可以去现场感受世界杯了。这也可以理解人们对更高、更好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但是,我们还是在“凑热闹”。
至于世界杯少了中国队,这也太正常了。就像经历了2002年世界杯之后,记者对世界杯的感觉其实是越来越“淡”,“看客”就是我的标签,而且越看,越感觉中国足球距离世界杯是越来越遥远,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始终没有放弃过追求。
机动”也就机动吧,其实“机动”相对更自由,恰恰是因为机动和自由,我才能更好地刷下“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