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斯盖特改造三狮魔咒基因 点球大战不再只靠运气

体坛+记者霍尔顿报道
三狮军团没有再次倒在点球大战一关上,功劳应当全都记在索斯盖特头上。英格兰队历任主帅中,再没有谁比他更特别:他曾经在欧洲杯成为唯一罚丢点球的“罪人”,又在22年后实现自我救赎,带领三狮军团摆脱12码线上的阿喀琉斯之踵。英格兰在俄罗斯的经历给了所有球队启示:点球大战并非刮彩票,这是事关重压之下球队技术的考验,点球完全可以经过提前训练,将所谓运气成分降至最低。
魔咒?创伤?索帅让前任汗颜
虽说英格兰同哥伦比亚一役过程中仍不乏惊险元素,但能通过点球考验绝非侥幸。要问点球之殇谁最懂,恐怕非三狮军团莫属,历任主帅皆承认这是球队弱点,却从未想法加以改进,最终形成恶性循环。1998年三狮时任主帅格伦·霍德尔曾说,“你不能指望在训练场上重现点球大战的气氛。”到了2006年,埃里克森为球队的辩护则是,“当处在重压之下时,我们的表现就不好。”最近一次,2012年英格兰又倒在了12码线上,霍奇森的说辞集前辈之大成,“你无法在训练时复制疲劳的双腿,你也不可能在场下重现当时的压力。”
索斯盖特把他在1996年留下的遗憾与悔恨化为动力,提前5个月便带领球队开始进行点球特训。特里皮尔曾经透露球队不断练习点球,索斯盖特分析了球员的个人技术,甚至重现了疲惫的双腿,他让球员在结束长时间疲惫训练后开始罚点。长时间的练习加准备让幼狮们站在点球点时有了自信,他们不再惧怕重压,这点远胜不少前辈。戴尔主罚最后一球时,转播间的赖特甚至低下了头不敢观看过程,热刺中场一气呵成让球稳稳入网,整个英格兰霎时陷入狂喜。
点球不是刮彩票,罚点不是比谁快
在加时赛结束时,很显然,英格兰每个球员都清楚各自的职责所在。在索斯盖特对球员进行分组时,他并非如很多教练那样,让球员自愿挺身而出要求罚点。索帅承担起了主教练的指责,没人比教练更熟知球员的能力,他们比球员本身能更好的应对比赛焦虑。
在主裁格雷戈对两名守门员讲话时,皮克福德在进行最大限度的拉伸。每个点球前,他都会跳起来触摸横梁,好像在提醒对手,他的扑救范围并不受身高限制。而在点球大战过程中,皮克福德负责将皮球传给罚点队友,确保奥斯皮纳不会中断传球过程,让队员步行到门前拿球。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英格兰球员在罚点前都至少停顿了至少1秒,有些间隔时间甚至更长。过去,英格兰队会在裁判哨响之后用最快的反应速度将球踢出,用时不过0.28秒。这必然会导致球员感到紧张万分,踢飞点球也在所难免。索斯盖特曾在自传中如此描述他们的罚点过程:“我脑子里想的只有球:把他放到点球点上,踢出去,然后完事。”
有趣的是,淘汰赛上西班牙和丹麦都倒在点球大战上,双方主帅都把失利归因于运气不佳。耶罗说“点球大战就是刮彩票,显然我们不走运。”哈雷德的回应如出一辙,“不幸的是这种胜负皆取决于幸运女神会垂青哪家。”看到向来点球稀烂的三狮军团挺过了曾经的致命魔咒,不知彩票论的二位主帅会否有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