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员围堵裁判肆无忌惮 国际足联需彻底根治乱象

韋人匕07-09 15:51 体坛+原创

体坛+记者韋人匕报道

无论俄罗斯土著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届足够经典的世界杯:充满欢乐,却悬念丛生。但这个足球狂欢盛宴,也表现出了较为丑陋的一面。

过去三个礼拜的俄罗斯,一个老生常谈的瑕疵问题已经影响到足球狂欢的光泽——球员对待裁判的方式。或许你对球场上的这一幕并不陌生:球员因不满判罚,在裁判身边围堵、争论、大喊大叫,甚至有时候与裁判发生身体接触。

对于场上的这种景象,退休的澳大利亚籍裁判本·威廉姆斯,早已见怪不怪。拥有25年执法生涯的威廉姆斯,曾吹罚过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比赛,他认为球员对裁判的反应已经成为足球比赛的一部分。

“两支球队都试图通过心理方法动摇你,无论通过肢体威胁还是言语恐吓,他们都努力为自己的球队博得一些优势”,威廉姆斯解释说,“如果他们这次无法改变你的决定,就会利用心理因素影响你的下一个决定”

然而,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普通球员身上,就连C罗、梅西和克罗斯这样的顶级巨星也不例外。前澳大利亚球员保罗·韦德认为,效力于顶级联赛的球员应该对这种现象的出现负有责任。“你不能碰裁判”,韦德说,“看到球员走向裁判,面对面只有毫厘之间,我觉得非常尴尬。”

澳大利亚足协裁判主管本·威尔逊认为,与球员围堵的场面相比,裁判的判罚所遭受的异议,并不是国际足联目前最紧迫的问题。“世界上所有的球迷几乎都认为这是足球应有的样子,”威尔逊说,“这不一定是对的,我希望看到裁判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但这是一项世界级别的大型赛事,电视里看到什么,球员就会做什么,很难改变。”

威廉姆斯注意到,一些疯狂热爱足球的国家的球员,在国际赛场上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得到场上的优势。“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有些人认为足球和宗教是一回事”,威廉姆斯说,“他们努力从你身上获取一些他们不可能或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对错无关紧要,关键是结果。”

足球这项运动,最终还是基于结果,因此也形成了一些不合理的行为。韦德认为,技术和激情之间应该有一道明确的界限。“球员是穿着短裤和球鞋的商人”,韦德说,“墨西哥球迷狂欢引发地震,这是激情;站在裁判面前吼叫,这不是激情。”

在这个方面,英足总和澳大利亚足协已是改革先行者。澳洲足协规定:“如果一支球队出现三名以上(含三名)球员对裁判表达不同意见,裁判有权向其中一人出示黄牌”;英足总出台规定的人数限制则为两名球员。

此前,国际足联也曾有意出台改革方案,效仿橄榄球的规则,只允许双方队长和裁判理论,保证裁判的绝对权威。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