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法比之战印证 欧洲足球只剩下一个躯体

马德兴07-13 04:23

  记者马德兴圣彼得堡报道  

  想到过“世界杯”变“欧洲杯”之后会无趣很多,但真没有想到过会如此之无趣!北京时间11日凌晨在圣彼得堡进行的2018世界杯第一场半决赛中,法国队以极其难堪的方式1比0击败了比利时队,率先闯入决赛。但较比赛更为平淡的是,虽然涌现现场的球迷超过6万,可让你完全感受现场有如此多的球迷在观战,也没有体会到置身于世界杯半决赛这种级别的赛事之中所应有的氛围。没有了球迷的喧哗与吼声、没有了球迷的吵闹与尖叫、没有了各种鼓声与喇叭声,安静得有些令人窒息。甚至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我这是在采访世界杯吗?”


  安静得让人怀疑

  我是赛前一天从喀山直接来到的圣彼得堡。随着世界杯赛的临近尾声,对于本届世界杯赛的各项组织安排情况也越发清晰,尤其是考虑到此番各个世界杯场地都要封路,为了尽可能更为方便,要么选择在国际足联指定的媒体酒店,要么选择在媒体酒店附近,以便搭乘媒体班车。或者是直接选择地铁,因为像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都有地铁直达球场。当然,走出地铁站之后,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而,抵达圣彼得堡之后,在寻找住宿等方面相对也有了些经验,因为国际足联指定的媒体酒店相对较贵,所以还是另外找了酒店。但是,没有想到,在圣彼得堡是如此之方便,甚至较莫斯科还方便。

  事先通过网络预订好了酒店之后,比赛当天通过向酒店前台问清楚了去体育场的地铁乘坐情况之后,我便在下午早早地出发了,想着在莫斯科从地铁站出来之后走到体育场内至少还需要20到30分钟,猜想着圣彼得堡的情况也应该差不多。但是,真没想到圣彼得堡是如此之方便。

  踏上地铁之后,发现地铁里人不算很多。尤其是在莫斯科习惯了球迷前往体育场看球时一路欢声笑语、甚至吵吵闹闹的场景,坐在圣彼得堡的地铁里,反而感觉有些不适应了,因为地铁里实在是太安静了,以致于记者都怀疑是不是乘错了方向。在向身边的乘客确认没错之后,记者依然还是不敢相信。因为此前每一场比赛之前,不管是哪国的球迷,都显得极为亢奋,要不就是各种唱歌,甚至是跳舞,或者是三三两两一起说笑,时不时地传出大笑之声。而这次记者从下榻的酒店到乘上车、直至抵达球场的那一站,前后差不多20到25分钟的样子,居然全程很安静。“我这是去看世界杯的半决赛?”这样的问题一直在自己的脑海里反复。

  不过,走出地铁站之后,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体育场距离地铁站是如此之近,尤其是新闻媒体入口,居然也就只有不到250米的路程。在莫斯科走惯了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之后,来到圣彼得堡体育场的新闻中心居然有些不适应了!人或许就是这样奇怪,远了吧,感觉走的路太长;近了吧,似乎又希望能够多走几步。很快,记者领完了记者门票之后,便开始重新工作。从出酒店大门,到步入新闻中心,前后加起来就不到30分钟。这可以说是世界杯赛迄今为止在路上耗时最少的一次,甚至比在喀山还方便。喀山因为乘坐的是国际足联安排的媒体班车,但因为班车是有时间限制的,一个小时也就一趟,错过了就只能再等一个小时,如果自己前往,则需要步行差不多3公里才能抵达记者入口。所以,整个世界杯赛采访至今,发现还是圣彼得堡最便捷,即便是晚上返回酒店,因为是比赛日,地铁一直持续到凌晨很晚才暂停。


   抢门票不顾身份

  前面已经提到,坐在开往体育场的地铁上,就感觉很是安静,完全体会不到世界杯赛的气氛,更不用说马上就要产生新的冠军了。实际上,不仅仅是在前往体育场的路上,赛前一天从喀山飞往圣彼得堡的飞机上,记者就已经有类似的感觉。

  在飞机上,记者已经注意到了,尽管有不少巴西球迷一同前往,但是,这些球迷或许是因为巴西队提前遭到淘汰的缘故,已经完全不像巴西队依然留在俄罗斯那样有热情了。尽管,这些球迷依然身穿巴西队球衣,说话声明显小了很多,完全不像先前那样毫无顾忌,声音大得恨不得要让周围所有人都听见。但是,他们完全不会像某些中国球迷那样,明明自己是中国人,非要穿上德国队、阿根廷队或巴西队、英格兰队的队服,似乎就是想要表明自己的立场,段然不顾中国人的身份。所以,整个飞机上也都显得很是平静,不像此前坐飞机时,因为众多球迷自己的球队都依然还在参赛,所以说话声音大得也没有顾忌。

  实际上,在新闻中心里,一个共同的情况是:尽管依然还有不少来自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等国的南美记者,因为此前先后在各个不同的赛场见过,但是,他们来到新闻中心之后也显得“老实”多了,说话等各方面收敛了许多,毕竟他们各自的主队都已经淘汰了。相反,法语声音不小,毕竟这场比赛是法国队和比利时队,法语也是比利时的官方语言之一。

  不过,等到发放那些事先没有通过的记者门票时,那个场景又开始热闹起来。由于比赛场次所剩不多,而大部分留下来的记者估计都是准备看完最后的冠亚军决赛的,所以肯定是僧多粥少,各国记者为争取到一张进入球场的门票,完全不顾身份与小节,各种尖叫、吼声倒也不失为一景。尽管小组赛期间,不少事先没有获得批准的记者也需要排队等候,但完全不像此时这么疯狂。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能感受到:世界杯赛已经快要结束了!因为每一届世界杯赛临近尾声时,这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幕,连续采访了多届赛事之后,记者也算是深有体会。


  南美带走了足球魂

  差不多距离开赛前一个半小时的时候,记者走出了新闻中心,重新来到了地铁站出口,想看看赛前球迷们的情况。但是,围绕着体育场走了不到1/4圈之后,我便扭头往回走了,那种平静与氛围,完全看不出将进行的是世界杯半决赛,甚至让人难以相信:人们居然会如此之安静!

  从地铁站出来之后,通过新闻中心的有专门的一条道,如果不去新闻中心,跟着那些球迷,则是通往观众入口安检处。一路走着,你只是偶尔听到身边的人在小声地交流着,从语言上去判断他们来自哪国。而且,这些球迷根本就不会停下脚步,像先前的小组赛或淘汰赛阶段那样,闹一闹、停一停,渲染一下气氛。因而,走了没有多久,记者便转身返回了新闻中心……

  也许,这就是“世界杯”变身“欧洲杯”的后遗症吧。当众多美洲球队陆续被淘汰出局之后,这些美洲球迷已经陆续离开了俄罗斯,那些依然还留在俄罗斯的球迷们显然需要收敛自己,尽管因为事先购买好了球票,不看是一种浪费,依然还是正常到场看球,但是,因为参赛队与他们无关,也就是看个比赛而已,于是,自己的那种固有的激情与狂野也就不可能显现出来。

  足球是什么?足球需要激情、需要野性,它能够将人体内固有的那些原始的东西淋漓尽致地激发出来。在这方面,美洲尤其是南美是最具代表性的,所以南美的足球有的时候更加好看一些,就是因为它更能够体现自然的一面,球员在其中就是主角。这当然与南美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现状有关。相比之下,欧洲人显得更为矜持,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尽管欧洲社会一直在强调人的各项基本权利,但是,所有人其实都已经转化为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份子”,反而显现不出个性的价值。就像世界杯赛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从结果来说,欧洲球队完全占据了上风,但那是“团队作业”的结果。

  法国队与比利时队的比赛从战术角度来说,无疑有很高的价值,不管是法国队的防守反击还是效率,抑或是比利时队有针对性的变阵。但是,从观赏性的角度来说,这又是一场无趣的比赛,仅仅一个角球就确定了比赛的胜负。欧洲人或许在世界足坛是处于领先地位,不管是技战术还是商业化开发程度,但是,欧洲球员始终没有南美球员身上所固有的那些东西,那就是足球的“魂”!

  南美球队已经走了,也许,他们走时已经把足球这项运动的“魂”带走了。欧洲球队尽管还在,但留下的仅仅只是一个躯体而已,所以实用主义、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欧洲足球的另类“标签”吧。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