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吹过,报纸翻飞

读者 Nocchiere08-15 11:24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三十周年,想来体坛应该属龙,我也属龙,大概是某种缘分。

比体坛小一轮。开始关注足球已经是初二,这时微博微信各种微已经兴起,人们说,纸媒的冬天就要来了,而我与足球的结缘,恰恰却是在初中食堂门口的报栏,在城市建设、国际要闻的边缘,寻觅得一方体育国度。那时的班主任是体育老师,每周周记闲扯体育话题,他总是淡淡地笑。

真正买到《体坛周报》则已是初中毕业后,2015年,适逢当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登陆华东,我却不巧在这时离开读书的成都。在陌生的魔都街头,鲁迅公园附近的一个报刊亭,“体坛周报”四个红色方块字格外诱人,头版球队照片穿着蓝色球衣,颇觉亲切,于是花三块买下。即使读报多年,其中依然充满震撼我的专业的文字以及深入的说理;英、意、德、西,转会分析,当时几无了解的F1和围棋,都在这并不厚的几叠报纸中汇集。看完报纸甚至还没有坐公交车到达目的地,但我好像经历了酣畅淋漓的旅程一场。

《体坛周报》在同学群体中是个新鲜货,很难解释为什么看足球的学生占比居然越来越少。军训时,正是靠着随身携带的《体坛周报》的精神加成,我居然成了排头兵,还率先认识了同样关注足球的女生。在操场上,扯上一张报纸,坐在人工草上抬头看着并不蓝的天空,也许这是属于二十一世纪的美好吧。

本人同样身为女生,身体条件并不占优势,技术也不咋地,但我还是凭着端正的比赛态度得以在足球社打上几场令人难忘的比赛。《体坛周报》仍然是有点神秘的那个朋友,说实话成都并不好买体坛,高中学业也并不轻松,能买到体坛犹如节日。记得德约科维奇亲吻火枪手杯,红土格外鲜艳,只可惜政治老师是纳达尔球迷,拿着平板在食堂门口看直播恰好被我撞见;记得莱斯特的童话,去找英语老师问题时她忽然问起,“你看没看莱斯特城夺冠的消息?”高一下期读到克韩的文章,《为什么人人都爱莱斯特?》我却深表不服,撕下三页纸写文作为表示,同学回复说,看球不就图个开心么。美术老师是英语老师的丈夫,犹记深秋11月一个早晨,美术课上课时屏幕亮起,举着“Arsenal”围巾的小孩赫然在目,后来几个同学一商议,找到一条切尔西的围巾,由我举起加以回应,四十来岁的他在讲台上“嫣然”一笑,忽然庆幸自己拿的不是热刺围巾。教室里有点闷,顺手围上围巾,暖而舒适。

一直苦于买不到实体周报,即使买到,也总不那么及时。校门口卖《足球周刊》的大叔倒是和我熟络,周刊我是每期必买,也就那么稀里糊涂地知道还有个应用叫作“体坛加”,可以下载周报,读到相关新闻。关注意甲,支持的却偏偏是不那么“豪门”的拉齐奥。洛蒂托抠抠索索,球迷自己也会难受。但当读到应用推送乃至王勤伯记者翻译的《晚邮报》评论文章对小因扎吉的进攻风格加以赞赏时,也有悄悄的小开心。也许,在这个“工业化”时代,罗马的那只蓝鹰,算是有点清新的存在?和球迷群里的老球迷“西格诺里”聊起,体坛居然是我们的共同记忆,一张张明信片,一份份周报,他说那是他的青春。和同校那个带我关注拉素的鹰迷也渐渐越发熟悉,有时晚场比赛来不及看球,于是赶在升旗仪式开始前找到他,等着从他口中吐出的那个答案。这个答案,和足球软件上的比分相同,却带着一分不一样的温热。时间一长居然有了点默契,欧联杯,主场1-4被萨尔茨堡红牛翻盘,次日碰巧在楼梯口遇见,两人居然都不说话,只是长达10秒的苦笑。

也因此喜欢意大利文化,却不能算是意大利队铁粉,男模队的时代早已远去,内斯塔、因扎吉,也只成为群聊中好友的名字。然而当梁熙明记者撰稿,两大版黑白色的《意大利之死》摆到我面前时,我却深感苍凉。黑色花圈点缀在左上角,格外刺眼,八二年的神奇波澜,零六年最后的黄金盛世,终是与我无关,我却无奈见证意大利足球六十年来的最大笑话。

总有些羞愧于承认自己是双料球迷,但是门兴格拉德巴赫和拉齐奥的双料似乎并不算多,也无甚矛盾。先关注门兴格拉德巴赫,犹记得门兴格拉德巴赫贴吧当年的“黄思隽语录”——门兴格拉德巴赫的简称不是门兴,而是格拉德巴赫,下面有人跟帖——凯泽斯劳滕的简称不是凯泽,而是劳滕,可惜凯泽斯劳滕却一步步坠入深渊。门兴格拉德巴赫连败连胜,浮浮沉沉,连续获得第九名,倒也稳定,也算有点无奈。

高三一年,也正是有王勤伯、黄思隽以及武一帆的文字陪伴着,在堆叠的书本中,能挖出一点灰色或别的什么颜色的幽默,为我的十二年中小学生涯画下句号。说来或许显得我孤陋寡闻,第一次读到海子的诗歌《日记》是在体坛,第一次知道智利不止有聂鲁达还有尼卡诺尔·帕拉是在体坛,第一次听说巴西作家内尔松·罗德里格斯的名字,也是在体坛。是谁说,体育人就是头脑简单的代名词?

这,不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世界杯期间,我有幸见证信息爆炸时代的足球报道。来源多了,人口也杂了,一张图加一个“震惊”标题,就能抢占资讯阵地,假球论兴起,每个人都能买两注彩票,似乎以此就能证明自己搭上了世界杯的快车,成为了崭新的资深球迷。缺乏思考的报道泛滥,资讯被反复咀嚼然后再度加工,直至撞到以讹传讹的南墙。我也有幸,在十八岁,在青春的黄金年代,我能同体坛周报站在一起,度过这届对我具有纪念意义的世界杯。及时的现场资讯,深刻的战术及人员分析,以及时不时来一点冷冷的唱反调,似乎是这个喧闹时代过滤后留下的,不那么纯粹的安静。

由此,我也相信,纸媒的冬天不会冷,对于多方位发展而不局限于纸媒的《体坛周报》尤其如此,至少对于我,它给我留下,一个温暖的怀抱。体坛三十年,感谢一路风雨;一路风雨我的陪伴短暂,但未来毕竟好长。在夏日的暖风中,我写下这一点文字,作为纪念,也提醒自己。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