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破解齐达内玄学密码②】冲上云霄

文/约翰张
齐达内的第一个赛季是无比成功的。但皇马这样的豪门不能原地踏步,在收获了冠军提升威信,新赛季有充足时间的背景下,齐祖开始把更多自己的思路灌输给球队,进行不少新的尝试。
2016欧洲杯皇马球星大多发挥出色,但这对俱乐部未必都是好事。之前两届欧洲杯都有很多表现好的皇马球员,他们却因消耗过大导致新赛季开局状态极其糟糕。因此齐达内首先请来体能教练平图斯大肆加练体能,保证球队能在赛季后期有更好的体能冲垮对手,同时他也更加着重对替补球员的使用。
伊斯科点亮4312
第二赛季齐达内遇到了不少难题,上赛季所向披靡的433威风不再,前场三叉戟BBC中,本泽马进球能力明显退化,贝尔中段重伤,C罗因为年龄关系状态难以持续整个赛季。此外,对手也进一步吃透了皇马的战术,在限制住BBC前场冲击的空间后,皇马缺乏能后排插上打破僵局的球员,赛季初的连平就多少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为此齐达内开始尝试改变套路,特别是前场的伤病让他不得不多想办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让莫拉塔或伊斯科来轮换本泽马。赛季中段客场对马竞一战颇值一提,齐达内在本泽马、克罗斯、拉莫斯等多名主力缺阵的情况下大胆排出4411阵型,通过中场凶悍的逼抢、两边贝尔和巴斯克斯的上下覆盖以及C罗和伊斯科的出色发挥,在这个近年来的克星身上取得了一场3比0完胜。此前定位不清的伊斯科在9号半的位置如鱼得水,踢出了在皇马最好的比赛之一,及后他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用。
齐达内还尝试过三后卫体系,但并不成功,最终因为过于影响进攻而作罢。同时齐达内进行了极其大胆的轮换,关键战前后往往让8个以上的主力轮休。莫拉塔、阿森西奥、J罗等球员组成的“B队”在面对无欲无求的中下游球队时,往往能带来大胜,为主力争取到宝贵的休息时间。32岁的C罗能在下半程的欧冠淘汰赛打出职业生涯最强表现,也和他接受轮换养精蓄锐有关。
齐达内有自己的理念和战术上的侧重,但他的优点更在于根据手头球员的特点来制定合适战术,开发球员的长处,这样的教练显然更适合皇马这样的球队。赛季末的4312算得上齐达内的杰作,在这个体系下伊斯科成为“1”的首选,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前腰,组织并非他的强项,但他有很强的控球和小范围配合能力,最后一传一射都不错,善于充当进攻自由人的角色。
在4312下伊斯科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度,因为轮换体能充沛的C罗和赛季末状态回勇的本泽马除了进球得分还能大范围扯动配合,三人一同盘活了前场进攻。表现出色的马塞洛和卡瓦哈尔覆盖两个边路,三大中场也是如鱼得水,全队状态上佳的皇马依靠这个体系在赛季末的几场关键比赛中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
当然这个4312也有缺陷,那就是边路非常依赖边卫拉开空间,且边路防守能力一般,往往需要莫德里奇右移协防。欧冠1/4决赛次回合对拜仁,罗贝里集中攻击皇马右侧,同时穆勒和莱万冲击中路,一度让皇马颇为难堪。齐达内这一年欧冠最大的失误就是这场比赛下半场换下了本泽马,导致前场缺少背身拿球的支点,C罗面对球门的机会大大减少,幸而拜仁因为体能下降和红牌,在加时赛崩溃。之后的对手马竞和尤文都不具备太强的边路攻击力,无法对皇马的4312造成根本威胁,皇马的场面也好得多。
巴斯克斯+阿森西奥=最强后手
齐达内对很多球员的使用都可圈可点,除了伊斯科,第一个赛季卡塞米罗更多被作为工兵使用,第二季也有了变化,在双核克罗斯和莫德里奇被重点盯防的情况下,两人回撤组织出球,而由卡塞米罗插上充当奇兵,发挥他的射门和传球能力,4轮欧冠淘汰赛卡塞米罗都有关键助攻和进球,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成功,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真正成长为一名世界级后腰。
赛季中期贝尔重伤后,齐达内开始重用巴斯克斯,虽然巴斯克斯不具备贝尔的冲击力,但体能充沛不惜奔跑,也具备一定的突破能力,作为后手可以依靠他的边路突破打穿对手的防线。
能力出色的J罗尴尬就在于此,作为中场他无法挤掉三位主力的任何一个,而打前场又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速度和冲击力,因此在关键比赛中往往成为最末位的选择,但如果在“B队”阵容时,他这样能在中场穿针引线又能得分的球员却能起到很大作用,皇马那个赛季B队有这么好的表现J罗功劳很大。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莫拉塔和阿森西奥的加入,莫拉塔的脚下技术和把握能力不如赫塞,但头球和冲击力更强,为联赛取分做出了很大贡献。而阿森西奥具有很好的启动速度和远射,有很好的边路防守和传球功能,因此强强对话中,特点更全面的他成为替补上场改变战局的第一选择。
至于莫拉塔和本泽马的争议,本质在于莫拉塔不具备本泽马的串联能力,作为主力中锋对球队的整体运作帮助不够。本泽马虽然进球能力明显退化,但强强对话中对中场的串联作用依然难以替代,而且相比联赛的低迷,欧冠上本泽马的发挥整体还算不错。可以说,齐达内的选择完全是出于战术需要而非私心。
巅峰!最具统治力的欧冠决赛
齐达内的球队除了体能充沛善于后程发力,最叫人叹为观止的就是整体的跑位传接,很多关键进球尽管最后一击平平无奇,但进球前往往经过多脚流畅的传递,破解对手的几层防线,颇有银河一期那支华丽皇马的影子。第一赛季的一些进球就可以看出端倪,第二赛季这个特点更加凸显。欧冠决赛对尤文的第一个进球就是非常精彩的整体套路,从后场到前场纵向推进后,再进行横向转移和小范围配合,最后一举攻破了布冯的球门,几乎整个中前场都参与了这次进攻。
这个赛季皇马拿到了银河二期的第二个联赛冠军,全年只有3场败仗,仅多于穆里尼奥100分夺冠的赛季。进球106比116不如巴萨多却拿到联赛,体现出了齐达内求稳的特性。安切洛蒂带队的两个赛季,皇马进球多于巴萨和马竞,却没有拿到联赛冠军,就是稳定性欠奉,顺境时连连大胜,逆境下却容易连续丢分。欧冠上,皇马还是求稳为先,等待对手松懈和体能下降时再发力。半决赛对马竞依然是先抢攻,取得领先后再慢慢周旋,只不过这次皇马首回合就终结了悬念。
决赛皇马上半场同样是稳守为先,并率先通过反击破门。下半场伊斯科在左路的插上压制了尤文的后卫线,瓦拉内看住曼朱基奇,遏制了尤文的高点优势。在老妇人体能下降的时候,齐达内适时加强了中前场的压迫,最终连入两球锁定胜局。齐达内在全盘战术上成功压制了阿莱格里,这场决赛是皇马5年4场决赛中打得最出色最具统治力的一场。皇马用一场4比1的完胜令人信服地成为欧冠改制以来首支卫冕的球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第二次夺得联赛欧冠双冠。
如果说第一年齐达内在短时间内给球队带来了平衡和团结,为泥潭中的皇马带来了惊喜。那第二年齐达内就是把皇马整体实力提升到了近代的最高峰,并最终成就霸业。这个赛季齐达内不管是体能训练、对全队状态的调整、战术制定、临场针对性布置还是更衣室的掌控都堪称皇马近代主帅的第一人,超过世纪初的博斯克。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尽头,延续辉煌的道路上,有更多的艰难险阻等着齐达内和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