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U23国足无缘亚运会8强:一帅无能的惨败!

马德兴08-27 11:00

《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雅加达报道  

8月24日,亚运会男足赛1/8决赛,中国95年龄段U23国足在印尼勿加泗爱国者体育场,3比4输给了沙特。这是中国男足自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连续第三次无缘8强。而且,似乎更为外界无法接受的是,沙特队只是一支97年龄段队伍,平均年龄较中国队小两岁。这一结果,似乎再一次佐证中国足球水平之差。面对结果,任何雄辩显得苍白无力,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在一切只追求结果且不问过程的情况下。

以小打大与以大打小 

赛前,几乎没有多少人相信中国队不敌沙特。原因在于沙特亚运队是一支纯97年龄段队伍,年龄比中国队小2岁。正因此,中国队此役似乎是非胜不可。然而,足球比赛从来就没有必然,中国队开局就被对方打懵。从第16分钟丢掉第一球开始,短短15分钟之内,被沙特队连入三球。显然,这不是一场正常情况的比赛。这种非正常情况,便包括所谓的以大打小。  

此前,中国队征战过去几届亚运会一直是以小打大。除了2006年多哈亚运会召入两名超龄球员郑智、孙祥。自2002年亚运会男足赛设立年龄限制以来,中国一直都是派出小两岁的队伍,即奥运年龄段参赛。例如2002年亚运会男足赛,规定197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球员可以参赛,中国队派出的是81年龄段队伍。2014年仁川亚运会男足赛的标准,是199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球员,但中国队派遣93年龄段队伍。每一次,中国队参加亚运会男足赛都是高举练兵目的,从而以小打大。输球后,外界不分青红皂白,反正就是一通自贬,从媒体到舆论到网络再到球迷,几乎成为了一种习惯。  

本届亚运会,是中国足球多年以来第一次以适龄队伍参赛。于是,中国足协提出成绩要求,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因为中国队过去以小打大常以输球告终,此番面对年龄更小、立足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沙特队,中国队似乎就是必须取胜。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中国队赛前做好充分准备,不管对手的年龄大小,比赛结果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况。但遗憾的是,或许恰恰就是因为对方小两岁,客观上令球队产生轻敌。

判若两队非体能问题

对于这一场1/8决赛,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中国队的比赛状态相比小组赛时,完全是判若两队!这固然与中沙之战被安排到下午进行有关,包括贝卡西的天气确实比万隆更为炎热。但不得不说的是,中国队的状态不佳,恐怕与赛前几天的准备工作,存在很大的关系。   

正常情况来说,中国队在8月19日踢完同阿联酋的最后一场小组赛,至24日下午交手沙特,期间共有四天的准备时间。而且,由于在小组赛末轮,中国队共有5名主力得到轮休。无论是体能还是身体状况,应该相比沙特更为有利。毕竟,沙特队是在20日结束最后一轮小组赛,从休整时间上来说,中国队比对手多歇一天。

在这种情况下,主教练马达洛尼赛后所言,“由于连续比赛,队员们体能出现问题,奔跑和拼抢不是特别主动。”这番话,恐怕只是一种借口。而且,如果真是体能问题,根本无法解释中国队在最后10分钟之内连追3球。显然,体能不是输球的根本原因。作为主教练,马达洛尼赛后以“体能”为由,恐怕只是推卸责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为里皮团队抹黑。因为U23国足的体能教练,就是里皮团队的国家队体能教练,这位体能教练都是世界冠军团队成员。如此不负责任的说法,恐怕只是为掩盖自身的失误。   

事实上在对阵沙特前,中国队的训练内容,相比出征亚运会之前的训练并无两样。尤其是战术演练,与三场小组赛所体现出的内容一样。这意味着,球队在中沙战前的训练,可以说是毫无针对性。这也就是马达洛尼宣称的“以不变应万变”。恰恰是这种“不变”,让中国队在比赛中陷入全面被动。

战术毫无针对性

不敌沙特后,不少球员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赛前的战术部署同比赛开始之后的情况完全不同。恰恰就是因为中国队赛前的战术部署出现严重偏差,导致比赛开始之后,球员们显得无所适从。

足球比赛就是这样,当球队处处限制住对方时,就能够在比赛中越踢越顺。可一旦对不上点,就会遇到不少麻烦,而且不断出现失误。中沙之战就是这种状况。简单地指责球员,认为球员技术粗糙、基本功差,恐怕并不是站在足球的角度、以足球思维方式来思考。可以这么说,恰恰是因为中沙之战的赛前调整出现问题,加上赛前准备不够充分、战术部署缺乏针对性,导致球员的状态全无,甚至与小组赛形成强烈的反差。

据悉在赛前,中国队曾经观看沙特与伊朗、沙特与缅甸的比赛录像。队员们完成观看后,似乎信心满满,再加上对手的平均年龄确实小两岁,令球员们多少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但问题在于:当中国队在观看沙特队比赛录像时,沙特队也在研究中国队,而且,同样会有针对性作战方案。对阵中国,沙特队就做出与之前小组赛完全不同的战术部署。赛后,马达洛尼也直言:“沙特队今天改变了喜欢短传、喜欢配合的踢法,更多地采用了长传,且主打身后。”

重新来看中国队的前两粒丢球,可以注意到:沙特队充分利用高准翼与刘奕鸣身前与防守型中场何超之间的巨大空档。不管是沙特队的中场球员还是后场球员,拿球之后,都是看准中国队的空档,朝向这个区域传球和分球。然后,沙特队的进攻者便可以直接面对中国队的中后卫。两名中后卫因为位置比较靠上,面对高速突进的对方拿球队员,只能选择先后撤、后防守。但因为速度快,再加上沙特队两翼边路球员坚持斜线内切,从而吸引中国队的防守球员,帮助中路拉开,于是,沙特队员很容易突破中国队的防线。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不是中国球员个人能力和传接球的基本功问题,而是整个战术体系已被对方彻底瓦解,丢球也就成为必然。    

可以说,中国队赛前在分析对手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判断失误。沙特队主帅谢赫里的整个战术部署方面,完胜马达洛尼。而且,从沙特队的进攻套路来看,该队就是主打何超的身后,然后直接面对中国队两名中后卫!前两个进球都是这一套路,第三球则是吸引何超上前防守之后,直接吊到高准翼和刘奕鸣之间,由9号卡马拉利用速度冲击。   

赛后,沙特队主教练谢赫里表示:“确定与中国队交锋之后,我们不仅研究了中国队三场亚运会小组赛,而且,观看并研究了中国队之前的很多比赛录像。我们注意到中国队的整个特点。这一场,我要求球员们回收更深、目的就是吸引中国队进一步前压,然后实施反击。而且我们注意到,中国队的两翼边路进攻很有特点,所以,我们的两名边后卫很少上前助攻,就是重点注意对中国左右边路的突破。与此同时,我们在争抢过程中,注意到中国队员的身体很好,我们的重点就是争抢第二落点。”  

由此可见,沙特队赛前对中国队的分析研究工作,做得比中国队更细致、更透彻。因为透彻,所以在整体战术部署方面,也就更有针对性,中国队落败也就不足为怪。一场比赛的胜负,往往就是由这些细节所决定,与国家足球水平的整体高低并不成正比。就像95年龄段国青队曾在亚青赛击败日本,并不代表中国足球水平胜过日本。但是,如果赛前做好很多工作,将工作做得更为扎实,结果可能就是另一番情景。

临场指挥完全失败

在针对性战术部署明显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如果是一名优秀指挥官、出色教练员,就会明白需要重新调整与部署。这就好比中国队在0比2落后之际,可以通过调整换人、改变战术打法,率先确保不再丢调第三球。然后再想办法,伺机追回比分甚至反超。  

但遗憾的是,在中国队连丢两球之后,却未见任何动静。而且据了解,对于当时两球落后的状况,在中国队替补席,已经有人向马达洛尼提出,应该加强中后卫身前区域的防守,迅速堵上“漏洞”。但是,马达洛尼并未听取这样的合理意见。直至丢掉第三球之后,马达洛尼才安排替补球员们进行活动。在0比3落后的情况下,他才想起通过换人进而调整战术,这是不是有些晚了?这样的主教练,这样的临场应变能力,显然不符合主教练身份。

下半时开始,中国队率先派遣冯伯元换下张源,将此前的433阵型调整为442,利用张玉宁与冯伯元的“双高”冲击对手。然而,纵观沙特队的两名中后卫球员,身高都是1.90米以上,而且都是黑人球员,如此冲击,意义何在?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队所以连续输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队的中场控制不力,何超很容易被对方调动。于是,在两名中后卫高准翼、刘奕鸣的身前,就是一片空当。面对这样的场景,假设中国队用陈哲超换下张源,将433的阵型改为4231,以加强中后卫身前区域的防守力度与厚度,情况会是如何?很遗憾,教练组始终没有做出这样的调整。输球之后,很多人都在指责中国球员基本功差、传接球技术不行,恐怕完全将战术和技术割裂开来。战术上没有对应,个人技术就是空谈。可以说,中国队输给沙特,首先必须是由主教练承担责任。  

从年初U23亚锦赛最后一轮在场边不断“拱火”,到此番赛前战术毫无准备,且临场又缺乏应变,拥有如此主帅,中国队不被淘汰才是“怪事”。尽管很多人会说:作为球员,缘何不能主动应变?实际上,这恰恰就是中国足球的最大弱点,也是为什么中国队需要一名高水平教练的根本原因。而且,这批95年龄段球员有着很强的战术执行力,但遗憾的是,遇到这样一位昏帅,也就注定很难走远。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