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兵器谱】阿根廷妖刀留名——一位无法复制的奇才

罗珂08-31 11:44

2016年8月17日,里约奥运会男篮1/4决赛,阿根廷队78比105不敌美国队黯然出局,39岁的吉诺比利也正式宣布退出国家队;整整两年又10天后,吉诺比利宣布彻底退役,结束了自己长达16年的NBA生涯。

从2002-03赛季开始,到2017-18赛季终结,这期间吉诺比利一共出战1057场,首发349次,投进了4584球。如果算上218场季后赛,阿根廷人的总进球数是5540球。这还没有算上他代表国家队17年间,在印第安纳波利斯、雅典、北京、伦敦、里约等地投进的那些球;代表俱乐部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雷焦卡拉布里亚、博洛尼亚等地投进的那些球⋯⋯

这位职业生涯长达23年的球员,几乎打过所有高水平、世界级的篮球比赛,体验过各种现代化大球馆,投进过许多不可思议的进球。而其中令见证者叹为观止的一球,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市一座几乎不为人知的球馆里。

2007年12月13日,马刺奔赴洛杉矶准备挑战湖人,他们选择了入住酒店附近的一座高中学校球馆作为训练馆。上午的投篮训练之后,吉诺比利无意中发现,工作人员正在将训练用的篮筐升高并收起,眼见篮板已经倾斜到与地面平行。吉诺比利的眼睛瞪得更大了,而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阿根廷人接下来想要做些什么。

游戏开始了。

把球投进已经不在固有位置的篮筐?对于吉诺比利而言这显然还不够有挑战性,他给自己设定的规则是:坐在地上,单手将球投进篮筐,动作就像棒球比赛里的游击手。接下来,阿根廷人的言行充分证明了,他究竟是多么特别的一名NBA球员——

虽然吉诺比利是世界上技术最好的球员之一,但仍然没能立刻完成这个难度系数已达顶级的H-O-R-S-E投篮。在他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丝沮丧的神情。不过,阿根廷人并没有就此收手,他继续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过了没多久,吉诺比利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这就是阿根廷妖刀独一无二的魅力。

美国时间星期一,上个月已年满41岁的吉诺比利正式宣布退役,带走了他的欧洲步、背后绕球过人、诡异传球⋯⋯无论在阿根廷还是在美国,恐怕再也找不到一个和他风格相同的篮球运动员了。

谁是马刺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这个问题毫无悬念,是两年前已经退役的“石佛”蒂姆·邓肯。但如果问题变成,谁是马刺历史上最受球迷喜爱的球员?答案恐怕就不是邓肯,而是马努·吉诺比利。地处美国南部的圣安东尼奥市,拉美裔文化非常流行,而来自阿根廷能说西班牙语的吉诺比利,无疑更能激起当地球迷的共鸣。当然,是喜欢拥有一头乌黑长发的吉诺比利,还是喜欢发际线“退步程度”令人担忧的吉诺比利,可能会导致球迷从内部开始分化。

NBA生涯只有30%出头场次打首发,场均25.4分钟贡献13.3分3.5篮板3.8助攻1.3抢断,这样的技术统计在NBA历史上绝对称不上耀眼。如果不是马刺主教练格雷格·波波维奇大胆变阵,而吉诺比利又绝对服从调遣,从而使得其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出任球队第六人,吉诺比利的数据肯定会比现在好看。但作为最优秀的国际球员之一,阿根廷人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

波波维奇很清楚自己这种安排有多么“过分”,也知道吉诺比利为马刺拿下一个又一个总冠军做出了多少牺牲——否则他绝不仅仅只入选过两次全明星,入选过两次赛季最佳阵容第三队。所以当联盟将2007-08赛季最佳第六人的奖杯颁到吉诺比利手上时,波波维奇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马努可能很想把那个奖杯举起来,然后狠狠砸在我的脸上。”

能够得到波波维奇这种高级吹捧的人着实不多,但吉诺比利完全配得上。这些年里,马刺主帅总是把阿根廷人的名字和那些在NBA历史上排名前二十甚至前十的超级巨星相提并论,比如乔丹、魔术师、伯德、科比⋯⋯波波维奇不止一次称,能够执教吉诺比利是他的莫大荣幸。“他可不是个普通角色。”上赛季波波维奇就说过,“他身上有一种我们都不曾拥有的特质。”

别人学不来,吉诺比利也留不下,这是他退役给整个篮球世界带来的无法弥补的损失。

而在场下,也没有任何一名NBA球员和吉诺比利想像,这不单单指他可以空手捉蝙蝠。出生在阿根廷,曾在意大利联赛效力,后又来到NBA打球,吉诺比利的西班牙语、英语和意大利语的水平都非常高,不仅能够和别人轻松沟通,甚至比将该语言作为母语的球员说得都好。

所以,马刺更衣室里的一部分冷笑话,就是吉诺比利用生僻词制造出来的。比如2008-09赛季期间,比赛开始前,马刺的新秀后卫乔治·希尔正在对自己刚刚搞到的一种手环大加赞赏,说戴着它打球感觉精神焕发,不知疲倦。听到这番话后,正在系鞋带的吉诺比利突然开口说话了:“嘿,乔治,你听说过‘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治疗,但却相信或感觉治疗有效果,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这个词吗?”

希尔当时就有些蒙了:“没听过。”

听到对方的回答,吉诺比利笑了,然后离开座位站起来,蹦蹦跳跳地走出更衣室去热身了,留下了仍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希尔。

面对媒体记者,吉诺比利仍然不时展示下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于邓肯、卡瓦伊·莱昂纳德两代当家球星都不善和媒体打交道的马刺,吉诺比利俨然成了球员发言人代表。无论碰到怎样刁钻刻薄的问题,他都能够给出得体的答复,将矛盾削减到最低。

从2000-01赛季开始,由200多名报道NBA的写手和编辑组成的职业篮球作家协会创立了“魔术师约翰逊奖”,通过投票选出将球场技术与场下和媒体沟通完美结合的球员。吉诺比利从来没有得过这个奖,某种程度上说,这和邓肯从来没有得过“最佳防守球员”这个奖同样荒谬。

2013年总决赛,马刺与热火大战七场,结果在大好形势下被对手翻盘3比4惜败。可以想见,马刺球员的心里有多苦。赛后,吉诺比利是第一个接受采访的球员。虽然他的表情看上去要多郁闷有多郁闷,但嘴上仍然保持着应有的风度。“我们差一点就可以拥有一个完美的暑假了,现在我真的很难受。”

一年后,马刺在同样的对手身上完成了救赎。他们打出了史诗级的进攻水平,4比1轻取卫冕冠军热火,拿到了队史第五个总冠军。不过那轮系列赛的最佳进攻,出自已经37岁的吉诺比利,他面对热火内线克里斯·波什防守完成突破扣篮,绝对是最精彩的瞬间。时至今日,马刺主场AT&T中心的媒体餐厅墙上,仍然贴着那一球的大海报。直到几个月后媒体才爆料,扣篮后吉诺比利的一只脚伤情加重已出现骨折迹象,但他仍然坚持打完比赛,也因此缺席了那年举行的首届男篮世界杯。

这种不顾一切的好胜心,波波维奇早就看在眼里,这也是他看重这个57号新秀的原因。2002年在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的男篮世锦赛,在步行者主场康赛科球馆,有大片空位的观众席上,波波维奇认真地看着25岁的吉诺比利带领阿根廷队过关斩将。

早在1999年,马刺就选中了吉诺比利,但阿根廷人当时还在意大利联赛淘金,直到2002年世锦赛开打前几个月才来到美国。波波维奇直到世锦赛开打才亲眼看到吉诺比利打球,看过三节比赛后,当时为福克斯体育工作的记者迈克·门罗坐到了波波维奇身边,想从他嘴里套点话。

眼见吉诺比利在场上一次次突破、得分、传球,波波维奇满脸笑意。门罗至今仍然记得,马刺主帅感慨道:“看起来我们得到了一个很伟大的球员。”

虽然吉诺比利富贵险中求的打法,让注重纪律的波波维奇一度很挠头,不知道如何能够让他发挥出最大作用。但很快,他就成了波波维奇最喜欢也最信赖的球员之一。

波波维奇曾经在一次赛前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己永远不会批准吉诺比利退役,听到这句话的人都笑了。“我会像用肥皂那样用他,用到一点儿都不剩为止。”

现在,吉诺比利牌肥皂一点儿都不剩了,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像阳光下的彩色肥皂泡,只能欣赏,无法保存。你只能希望自己尽可能看得多些,再多些,记得牢些,再牢些——

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吉诺比利  /   马努  /   阿根廷  /   妖刀  /   马刺  /   退役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