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丁克上任前已精准把脉国奥队命门

记者肖良志北京报道
6月底,“我要上奥运会”决赛期间,希丁克的两名助手已经提前跟踪球队和球员的状况,为希丁克带回了录像已经相关资料。这位神奇的荷兰老人看了录像之后,就已经把准了国奥队的命门:只有75%的体能;阵型太散;个人技术能力还需要提高。
毫无疑问,上述三个问题,是国奥队成长和进步的障碍。对于这些制约国奥队发展的问题,希丁克早已制定好了解决办法。在他正式上任之后的集训里,将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到2019年3月份奥运会预选赛小组赛开始的时候,期待看到一支全新的国奥队。
不仅如此,希丁克还对国奥队的训练以及集训方式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建议,他认为欧洲球员的个人能力以及战术素养都较高,比赛之前利用三四天的时间进行磨合就行了,中国球员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准备。这一点,与他当初执教韩国队时的观点一样。为了备战2002年韩日世界杯,韩国足协和职业联盟暂停了K联赛,让希丁克拥有了6个月的备战时间,最终成就了一支完全不同的韩国国家队。
从希丁克的传奇经历看,他能够让自己执教的每一支国家队都能够有梦幻般的表现,都得益于那套“魔鬼训练法宝”,无论是执教荷兰队、韩国队、澳大利亚队还是俄罗斯队,无不如此。在他的词典里,没有任何球星能够游离于魔鬼训练之外,即使你是像古利特这那样能力的大牌也不能幸免。否则,就不配待在他的球队之中。接下来,这种铁的纪律将灌输到国奥队中。
中国球员的实力摆在那里,聘请神奇的希丁克,也不可能有100%的绝对出线把握。但是,以希丁克的能力和他的训练方式,让他带队,即使不出线,也一定会距离出线最近。退一万步说,假设国奥队最终没有出线,希丁克也会让国奥队的球员都有很大的提高,为国家队储备更高质量的人才。
客观地说,国奥队最需要希丁克这样的教练员,因为希丁克不是用人型的教练员,而是改造型的教练员。也就是说,他带队的方式,不仅仅是进行技战术演练,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够让那些年轻的球员,经过他的训练之后,成长为能征善战的斗士,最终在国际大赛中取得良好成绩。
国奥队的球员大多在20岁至21岁,正好处于上升期,只要他们按照希丁克的要求去做,就一定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9月8日晚上,沈祥福率领国奥队迎战乌兹别克斯坦,客队的各级国字号队伍实力都比较强,U23和U21属于强队,不过,在中国队的逼抢下,乌兹别克斯坦并没有体现出强队的实力,中国队的表现更好。如果不是球员自己在发界外球的时候出现了失误,中国队就不会被1比1扳平。这样的表现,更让人看到了希丁克率队晋级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