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C罗时代欧冠亮剑 3比0罗马全场最佳是皇马整体

体坛+记者李森报道
效力皇马9年,5次成为欧冠金靴、4次率队夺冠,C罗被很多人视为皇马不可或缺的一员,他离队后只要球队成绩一有风吹草动,舆论便是一片哀鸿。上轮西甲皇马客场被毕尔巴鄂1比1逼平,就有媒体哀叹:“这不过是新皇马危机的开端,本赛季不仅会缺少进球,还少了一位难以取代的首领。”
确实,本泽马和贝尔都不能像C罗那样每赛季进球过半百,贝尔也尚不具备领袖风范。但新皇马有了新领袖洛佩特吉,他为球队量身打造了整体战术的理论,“我对前任齐达内充满崇敬,也清楚面前卫冕的道路是多么漫长和艰难,但我们已经做好迎接任何挑战的心理准备。我信任所有愿奉献、有理想的球员,他们会团结一心,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我是否感觉到球队在过渡期遇到压力?皇马是家大俱乐部,受到压力再正常不过。”
罗马上赛季欧冠小组赛淘汰马竞,1/4决赛神奇逆转巴萨,洛佩特吉自然不敢掉以轻心。9月19日新赛季欧冠首战为做到万无一失,他对首发阵容做出一处调整,伊斯科代替阿森西奥成为433阵型中的左边锋。结果伊斯科任意球首开纪录,为皇马铺平3比0大胜之路。
伊斯科出彩最该谢自由
同样是打左边锋,伊斯科代表西班牙出战英格兰和克罗地亚时感觉很憋屈,为给萨乌尔腾出插上的空间,他被锁定在左路,很难在前场自由发挥技能,结果萨乌尔两场都有进球,伊斯科的出镜率则大大降低。本场伊斯科则无需担心出镜率,而是要担心忙不过来,因为洛佩特吉对左边锋提出了更多要求。无球时,他必须在左路实行紧逼,切断对方右后卫弗洛伦齐与右边锋云代尔的联系;一旦罗马突破紧逼线,伊斯科要主动回撤,帮助同伴在中场形成4比3的人数优势,尽快完成断球;进攻时,他可以在左路和中路自由跑位,因为皇马不需要他为身后任何人让道。
与两年前相比,伊斯科已不再为打不上绝对主力而怨声载道,他很清楚,后C罗时代皇马球员水平趋于平均,洛佩特吉的选人标准更主要是战术需要和球员状态。哪怕对莱加内斯和毕尔巴鄂都是替补,伊斯科依然表现得很大气:“我现在应该是皇马不争的主力?这不过是你们媒体的说辞而已。我相信自己连续两场未能首发,是因为其他同伴状态更好。”本场首发的他又表现如何呢?用洛佩特吉赛后的话说:“在我们的整体攻势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伊斯科和中场球员起到了重要作用。让我于心不忍的是,直上直下的跑动耗尽了他的体能,下半场最后阶段能明显感觉到他节奏的下降。”
双方都排出433阵型,皇马要想有更多的断球和控球,就必须有一名前锋必要时加入中场战团,通常是离对方持球者最近的一位。本场伊斯科始终游离于左路和中路之间,要回防的次数也就更多。如果想尽可能保持一贯的节奏,他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合理分配体能,这就要确定可以带球的区域。
看到伊斯科首发,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需要他拿球来调节整体进攻节奏。然而,罗马中场德罗西、恩宗齐都是拿过世界杯冠军的名将,伊斯科若在中场盘带过多,分分钟可能丢球被打反击。洛佩特吉为本场定下快攻打法,也不需要伊斯科来调节速度,于是即便他想过人,也应该在靠近禁区的位置,一旦对手犯规便要送出危险地带任意球。
一切都像洛佩特吉期待的那样,伊斯科上半场结束前的盘带不仅让德罗西吃到黄牌,还让皇马获得了禁区弧内的任意球。对于伊斯科的弧线球破门,有人归功于C罗已走,有人归功于拉莫斯让贤,但别忘了伊斯科大放异彩的真正前提,是他进入了最适合的前腰位置,如此才能发挥出最高水平。皇马433中不设专职前腰,洛佩特吉给伊斯科放权并提出多项要求,才成全了一个完美的他。从整体战术角度看,伊斯科成功的背后,还少不了三中场的帮助。
对毕尔巴鄂一战,卡塞米罗替补登场后对球队完成改造,当时便确定了本场欧冠的首发席位,因为他打后腰的断球效率远高于克罗斯。更重要的是,卡塞米罗出场能将克罗斯和莫德里奇都解放到前场,和伊斯科一起在禁区前织起一道极具威胁的传球网,提高打正面渗透时的效率。
皇马中场压上不仅能助攻,还能射门。莫德里奇下半场两次杀入禁区射门被扑,人们感叹皇马已经占据压倒性优势,欧洲足球先生想趁机刷个进球。最终莫德里奇没有刷到进球,而是刷出一次助攻,他在右路中线后斜塞远端空当,才有了贝尔突入禁区左侧打进死角。莫德里奇赛后坦承:“刚过去的世界杯耗费了我大量体能和精神,导致我在赛季初期难以进入最佳状态。让我满意的是,我已逐渐找回原先的感觉,这让我今天能给球队更大帮助。”
贝尔是尖兵亦是尖刀
说到对整体的帮助,就不得不提不仅有进球,在战术上也起到关键作用的贝尔。按常理,贝尔打右路能方便左脚射门;打左路预示着皇马要强攻禁区,因为他的左脚传中质量很高;打中锋意味着皇马随时可能发动空战,因为他的头球比本泽马厉害得多,此时贝尔不再承担回防中场的任务。然而,本场贝尔的角色又有所不同,承担了尖兵和尖刀的双重任务。
何谓尖兵?那就是洛佩特吉要利用贝尔的快速切入把罗马的重心调到后场,让克罗斯和莫德里奇不用带球便轻装进入前场。根据洛佩特吉的要求,卡瓦哈尔和克罗斯比赛伊始便长传找贝尔,体现了要用贝尔来开辟前方战场的战略思想。虽然长传的结果是一次越位、一次贝尔射偏,却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罗马要时刻提防贝尔的快速反击,防线不敢大胆压上,三条线间的距离无意中便被拉松,为皇马中场断球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贝尔也因受重视而信心百倍,同伴每次长传,他都会伸出大拇指表达赞许。
贝尔利用速度成功在前方开辟出战场,队友纷纷收益,本泽马、伊斯科、克罗斯、马塞洛上半场都有射门,就连右后卫卡瓦哈尔也有两次极具威胁的射门。而作为快攻的主导者,贝尔上半场只有3次远射,这似乎有些不公平,但也确实无奈。当皇马完成整体压上后,贝尔便失去了活动空间,他在该阶段起到的尖兵作用,只是为同伴做嫁而已。
中场休息时,人们担心起贝尔的体能,因为他上半场做了太多次冲刺。不过,尽管阿森西奥和马里亚诺下半场伊始便在场边热身,人们并不相信贝尔回很快被换下,不仅因为他如今是球队重要得分手,还在于洛佩特吉布置的尖刀任务尚未完成。属于贝尔的那一刻,终于在第58分钟时出现。罗马开出角球被破坏,皇马立即发动反击,莫德里奇右侧妙传,埋伏在左侧的贝尔长途奔袭中甩掉马诺拉斯,左脚劲射入右下死角。
贝尔在4轮联赛中也有3球入账,人们不禁感叹,他发挥如此出色,是托了C罗离队后得到解放的福。“C罗用进球为皇马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是一位超级球星。他离队后,皇马更趋向于整体攻势。”贝尔日前表示。完成进球后,他朝着本场第三项尝试进发,在阿森西奥换下本泽马后出任单中锋,要在禁区内进行扯动,与阿森西奥完成横向配合。最终,贝尔在第73分钟被马里亚诺换下,赢得了伯纳乌的热烈掌声。
本场最佳是皇马整体
少了C罗的皇马能在欧冠小组首战中控制比赛并拥有强大攻势,除了罗马过于斯文,整场只有4次犯规之外,还在于皇马进攻点很多,力量使用得十分平均。上半场,贝尔、本泽马、克罗斯、莫德里奇、伊斯科、马塞洛和卡瓦哈尔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很难说清谁是最佳。到了下半场,纳瓦斯数次救险,阿森西奥、马里亚诺和塞瓦略斯出场后都有所贡献,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结论,本场表现最佳的是皇马整体。
阿森西奥没首发确实让人意外,因为BBA组合几乎已经成了新皇马的招牌。但也要理解,洛佩特吉本场决定让贝尔承担更多戏份,何况战争中的预备队往往也是指挥官手中的王牌,阿森西奥替补出场半小时完成3次射门便是证明。只不过,他引发了另一场争论。第79分钟,阿森西奥禁区内接伊斯科横传,先做了一个漂亮的转身过人动作,然后往左看、往右射。有人批评他这个动作过于轻浮,如果出脚跟着眼睛走,或许球就进了。也有人赞同他迷惑对手的想法,只叹奥尔森发挥出色,否则皇马第3球便将由阿森西奥而非马里亚诺打进。
早在上轮西甲1比1战平毕尔巴鄂时,人们就期待马里亚诺能站出来拯救皇马了,但洛佩特吉决定把第3个换人名额留给卢卡斯·巴斯克斯,因为对手收缩防守,皇马更需要一名边锋来扯松防线,而且他也不希望马里亚诺回归首秀就背负巨大压力。本场由于皇马已两球领先,马里亚诺替补出场可以发挥得更加自如。补时阶段,马里亚诺接马塞洛传球晃过对手后右脚弧线球命中右上死角。
马里亚诺赛后表示:“对于自己何时能在比赛中亮相,我在乎的不是尽早,而是尽可能成功。虽然在毕尔巴鄂时人们都希望我出场,但我知道那是一个艰难的客场,我的同伴已经尽了很大努力,因此我首先想到的是应该尊重他们的表现和教练的决定。身穿7号球衣会不会给我带来很大压力?我并不把它看得过于重要,这不过是个数字而已。我对C罗充满崇敬,他的进球为皇马带来过很多奖杯,现在皇马已经开启一段新的历史,我有志对此做出贡献。虽然本场的进球对大局影响甚微,我还是为有收获而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