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速度”与“城市英雄” 共同见证武网从零到五!

宫珂09-28 10:25

记者宫珂报道

今年,武汉网球公开赛迎来了办赛的第五个年头。作为最年轻的超五级别赛事,“从零开始”的武网虽然在办赛过程中屡屡面临挑战,但如今他们还是在WTA的赛历中站稳了脚跟,每年都有科维托娃、穆古拉扎等大牌球星如愿返场。与此同时,曾经因“李娜家乡赛事”身份吸引无数关注的武网也正试图在“后李娜时代”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2014年澳网夺冠后,李娜一句“千万人口小镇”的调侃让世界知道了她的家乡武汉,而今年刚刚迎来五周年纪念的武汉网球公开赛则让江城的网球烙印更加深刻。

2013年,亚洲地区的老牌女子网球赛事东京泛太平洋网球公开赛与WTA的合约即将到期,对于这站赛事接下来承办权的争夺早在2012年就已开始。经历了为期一年的申办流程后,武汉接手了这一站比赛,把规模仅次于大满贯和皇冠赛的超五赛首次带进了中国。

在申办成功的欣喜后,接踵而来的便是实际难题。当时在中国境内举办的两站高级别网球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最初都是从低级别赛事起步,历经数年沉淀后才升级为WTA皇冠赛和ATP大师赛。相比之下,武汉公开赛的起点更高,也为自己设立了更难达到的办赛要求。而且武汉当时还并没有现成可用的、满足WTA对超五赛要求的7500座场馆,武汉公开赛几乎是“从零开始”。

“我上任的时候是2013年3月25号,这里(光谷网球中心)还是一片黄土。”回忆起刚刚开始武网的筹备工作时,赛事总监朱建斌记忆犹新。“当时我们向WTA承诺,第一年一定要有一个5000座的场馆。2013年7月17号,场馆开工建设,第二年的6月底,场馆基本就竣工了。7月25号就举办了ITF的比赛作为测试赛。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过程,许多外国友人甚至WTA都不相信我们能完成这个任务,但我们还是把它给完成了。”在2015年第二届赛事开赛之前,如今的中央球场“旋风球场”也顺利竣工。赛事基础设施建设上展现的“光谷速度“,也让朱建斌深感自豪。

修建场馆的同时,武网也着手广招中外人才打造赛事运营团队,朱建斌还曾亲自前往中网、上海大师赛以及多哈、罗马等其他超五赛事的现场,实地观察高级别的赛事到底要达到一个怎样的标准,同时也在思考该如何为武网定位并展现出这座城市的特点。

2014年的赛事开始前,赛事方最初定下的目标是“先让赛事尽快落地”,但首届赛事的关注度却远远超过了预期。在接下来的四届赛事中,武网在继续提升对球员和观众服务的同时,也在运营方面也引入了更多本地特色。身为推广大使的李娜曾与辛吉斯在黄鹤楼上隔网而立,又带着米尔扎游览武汉老街,今年又和斯维托丽娜在东湖上徽派,武网的“武汉味道”也正在每一年的比赛中逐渐展现。

至于竞赛层面,每年都有哈勒普、沃兹尼亚奇、穆古拉扎、科维托娃等一线球员持续返场,也在武网的赛场上留下了不少经典的对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赛前的球员酒会上,赛事方还向连续五年保持“全勤”的球员们送上了纪念品。

“城市英雄”也是朱建斌希望能在武网逐渐发展起来的概念,他希望武网也能拥有一位深受市民喜爱、又在这里连连取得佳绩的代表球员,就像费德勒之于上海大师赛、德约科维奇之于中网的地位。两次获得武网冠军、又是李娜在巡回赛中好朋友的科维托娃在过去的四届比赛中已然成为武网的“城市英雄”,这位被球迷爱称为“武汉好妹妹”的捷克名将每场比赛几乎都能得到主场待遇,朱建斌相信,像科维托娃这样的球员也会为在未来武网带来更大的号召力。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