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磊的“精神技能”

为什么技术上同样娴熟的两个球员,一个人表现优于另外一个?有人尝试用“精神技能”来寻找答案。所谓精神技能,被定义为可以训练的,包含努力工作、奉献、适应力、自律和毅力等能力。
或许正是拥有超强“精神技能”,武磊竟然能够带伤出战菲律宾。而且他继续征战亚洲杯淘汰赛看来也并非不可能。
“中菲之战”后,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希望武磊不要勉强支撑,应该先去把伤治好。优先治伤,这本是常识。但是,恰恰是武磊本人——而不是其他人——很可能会作出违背常识的决定:留下来跟队继续保守治疗,并可能在淘汰赛中上场。
本来,球员伤情的鉴别,队医最权威。可是,国家队和上港足球俱乐部的队医,在武磊的伤情上出现了严重分歧。前者认为武磊伤情可控,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有望在淘汰赛复出;后者则坚持需要立即手术。
队医僵持不下,那么主教练里皮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里皮作了一个不是决定的决定,那就是将决定权交给武磊。这样的态度,恰恰说明里皮仍然期望武磊在淘汰赛中上场。
中国足协有权将国家队队医的建议作为最后的决定。但是,中国队现在只有一名武磊,没有人可以替代。中国足协也不是没有足够理由违背常识,冒险强留武磊征战亚洲杯淘汰赛。
可见,凡可能影响到武磊淘汰赛是否该带伤坚持的外部因素,如现在看来,都不太可能坚决地与常识作对。真正主导武磊继续带伤征战的动力,恰恰会来自武磊自己。这种与常识作战的动力可以理解为一种顶级运动员们才有的性格。我们称之为异常强大的意志力,或者是匪夷所思的冒险精神,这不算绝对的褒义词,但的确是很多顶级的运动员“标配”的“精神技能”。
田径百米名将张培萌退役后,凭借异于常人的“精神技能”,毅然开始训练风险很大的冬奥会项目钢架雪车。如果失去这种“精神技能”,张培萌可能只是一名朝九晚五挤着地铁上下班的上班族,而不是一名曾经的田径名将,如今还不错的跨界运动员了。
就像武磊,不管是他之前带伤冒险上场,还是他可能继续征战亚洲杯,这些举动不管如何违背常识,我们只能说,就因为他是武磊。或许,这位当初不被人看好的小个子前锋,正是在其不同寻常的成长中操练出这样一种“精神技能”,而这样的能力,让他变得更加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