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帽时代巨星策略遇冷:俱乐部谨慎 内援无重磅

长乐02-28 09:30

本赛季的中超即将开始,在“注资帽”、“薪酬帽”、“奖金帽”和“转会帽”的重重限制下,此前被不少球队推崇的巨星策略已经遇冷。严查注资,转会费继续调节费政策,让各家俱乐部开始量入为出,不再毫无顾忌地一掷千金。同时薪资和奖金的限制,让内援的重磅转会销声匿迹,更多都是俱乐部间球员互换,转会费多在2000万以下,此前动辄接近亿元的国内球员转会一例也没出现。本赛季另一显著特点是,登陆中超的超级大牌数量也在锐减,本赛季除了哈姆西克和费莱尼外,尽管有瓦格纳和登贝莱,但整体星味暗淡。

花钱慎之又慎?转会总支出或再降两成

2018年一年,中超16强转会支出达到1.9亿欧元,相比此前的2017赛季大降32.4%,位于世界第六,仅次于欧洲的五大联赛。本赛季从赛季初的现状看,中超转会费将继续大降,跌幅或在两成左右。

上赛季中超开始前,投入最大的是北京中赫国安,买入巴坎布、比埃拉、池文一、胡延强、韦世豪,这5人的转会费就接近6亿。本赛季中超16强,投入最大的一方不过4亿左右,其他球队也均有大幅度的缩水。

自足协实行缴纳调节费政策后,众多中超俱乐部都开始走曲线买人的方式,最简单的就是先租后买的套路,此前权健的莫德斯特,恒大购入的塔利斯卡都是先租借。按照这样的套路,尽管最终完成转会,缴纳费用和之前一样,却可以让俱乐部少花冤枉钱,不至于一锤子买卖后赔了夫人又折兵。此外,为了减少俱乐部单赛季的投入,分期付款也成为多家俱乐部引援的常规操作。

不应忘记的是,包括索里亚诺、米克尔、埃尔纳内斯等人,这些实力不俗的外援本赛季前已离开。以本赛季中超的整体投入看,购买大牌外援和希望用金钱短时间壮大实力的球队,如今正慢慢减少。

大牌外援减少?仅费莱尼和哈姆西克

对比上赛季中超各队引进的大牌外援球员,本赛季这类球员的数量锐减。上赛季大连一方从马竞买入了盖坦、丰特、卡拉斯科,华夏幸福挖来阿根廷队长马斯切拉诺。联赛中期,恒大买来保利尼奥和塔利斯卡救火。

本赛季开始前,真正在原俱乐部是主力球员的,其实只有一位,那就是从那不勒斯来到大连一方的哈姆西克。从曼联加盟鲁能的费莱尼,本赛季在索尔斯克亚接手球队后极少登场,从热刺来富力的登贝莱加盟前因伤病问题和年龄,状态已不复当年。泰达的瓦格纳虽曾入选过德国队,但本赛季在拜仁长时间替补。一方另一位外援博阿滕,虽价格不菲,但想证明自己实力,也还需要时间。

哈姆西克的转会费达到1500万欧元,费莱尼则在1200万欧左右,对比此前来中超的外援,已相当便宜,但是加上要向足协缴纳的调节费以及年薪等费用,鲁能和一方仅在这一名外援的投入就接近3亿人民币。对其他中超俱乐部来说,这笔投入不是谁都拿得出来的。

相比前几个赛季中超呈现的各队都梦想打造金元战舰的态势,现今受制于年度投入、转会费以及年薪等诸多政策,各队都在紧缩银根。另一方面,例如国安、恒大等球队,现外援的实力基本属于一流,没有再进行更大调整的必要。

此外,按照欧洲媒体的说法,上港一直在紧追西汉姆联的阿瑙托维奇,甚至开出超过4000万欧元转会费,但球员本人意兴阑珊。其不是对高薪不感兴趣,而是近几年,包括维特塞尔、莫德斯特等人离去事件,加上不少外援在中超水土不服,也让那些欧洲联赛的潜在淘金者更加谨慎。

内援流动性增强?无重磅转会

在赛季前的内援转会上,几乎各队都有所补强。尤其是广州恒大一口吃进刘奕鸣、张修维、韦世豪、何超、吴少聪、高准翼六名年轻悍将。恒大以送出球员的方式折扣转会费,按照德国《转会市场》的消息,他们每个人的转会费均未超过2000万元,恒大并未缴纳调节费,可以省下大笔费用。中超另一大土豪大连一方,与恒大的收购方式相反,他们引入的都是年纪较大的国脚,秦升、杨善平、赵旭日、赵明剑都是30岁以上的球员。而这些球员的转会费也都在2000万元以下。

在工资帽严格实施之际,很多国内球员想法可能是:既然转投新东家所拿到的顶薪,和原俱乐部没有区别,又何必频繁跳槽。同时在归化球员以及U23政策继续实施时,多数俱乐部的眼光,也都放在了年轻球员身上,一些老国脚固然实力不俗,性价比却不高。

相比前几个赛季,动辄达到7、8千万甚至过亿的国内球员转会,本赛季前无一出现。除了政策限制,也说明如今国内超一流球员的减少,尤其在武磊留洋后,那些实力出众球员,如恒大冯潇霆、张琳芃;上港的王燊超、蔡慧康;苏宁的吴曦等人,都属于各自俱乐部的非卖品。其他俱乐部也不会斥巨资买入。(长乐)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