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球员天赋拦不住!扩大球场尺寸是大势所趋?

赵伟仑03-21 20:55

将近80年来,篮球场的标准尺寸都是长28米,宽15米。球场不变,可人类的身体却在不断进化,尤其是级别越高的比赛越明显。比如在NBA联盟,与几十年前相比,球员的身材明显更高大、更强壮,身体速率更快,在球场上可利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广,活动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场地。你能明显感觉到,现有的篮球场已经快要容不下这些身体素质超乎常人的球员。

所以,近些年有一个问题频繁被提出探讨:为什么不扩大球场的尺寸,延伸球场的宽度,为这些球员创造更多的空间?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观点,也不是第一次被提及。早在1986年,《体育画报》就提出过这个想法,后来时任雄鹿主帅老尼尔森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尺寸——长30.5米,宽15.8米。

长度暂且不说,仅就延伸的不到1米宽度,就能增加许多进攻机会。正如现在比赛中所看见的那样,球员脚踩边线的情况屡次出现,有时候就差在这几厘米上。

最近奇才与步行者的比赛中,距离终场还剩下5分32秒,贾巴里·帕克在底角命中一记三分,帮助奇才将比分改写为100比99,。可是,出手之前,他的脚后跟已经踩到了边线,这次投篮被吹无效。当时奇才主场的解说员史蒂夫·巴克汉兹说:“我们之前已经谈过这个问题,那里的空间非常小。所以,当投手采取后撤步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踩到那条线。”

确实,底角那个位置留给球员的空间太少了,三分线和边线之间的距离大约只有90厘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界,而这样的情况,平均每场都要出现至少一次。所以,这也是为什么2013年总决赛第六场,雷·阿伦那记后撤步三分,看呆了所有人的原因之一。“这就是年复一年的投篮,出手的位置我已牢记于心”,在如此快的比赛节奏中,接球后能一步站在三分线外、界内,可见雷·阿伦对球场位置的判断力。

可雷·阿伦毕竟是大师中的大师,大部分球员站在底角还是会有所顾虑。“你会发现自己没有太大空间调整投篮前的脚步动作,”前魔术后卫丹尼斯·斯科特说,“如果是侧翼或者弧顶,你就可以后撤步或使用其他投篮方式,也能调整脚步动作让自己的出手变得更舒服。”

联盟规则和球场尺寸无法改变,球员只能改变自己。当年执教小牛的时候,老尼尔森就曾经给球队定下了一条规则:不能踩边线。新秀赛季的安东尼·莫罗,就曾因出手底角三分的时候踩线,遭到老尼尔森的罚款。

不过,一个原因有可能成为加速联盟改革的因素,如今各支球队对三分球的渴望更加强烈,尤其是底角三分,可这个位置频繁出现出界,影响了比赛的流畅性,这显然是联盟不愿意看到的局面。目前,NBA底角三分线是一条直线,距离篮筐为6米70,其余位置(弧顶和侧翼)三分线距离篮筐则为7米25。正因为底角三分距离篮筐更近,所以被大家认为是更容易命中的投篮点,一些球队开始更加高效地利用底角三分出手,比如火箭、老鹰、猛龙、活塞和雄鹿等球队。

想要延伸球场的宽度其实并不难,除了重新画线、制定规则之外,还需要把边线旁边的座位向后移几排。尽管可售球票数量会损失几张,但比赛的精彩程度势必会有所提高。

其实,这种改革方案已经进入了联盟的考察范围之内。2014年,NBA篮球运营执行副总裁奇奇·范德维奇曾表示:“扩大球场的尺寸,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想法,我们也考虑过这个方案。尽管需要进行大量调整才能真正让球场变得更大,但并不意味我们不应该考虑这个方案,事实上我们正在研究一切可能性。”

不过,NBA新闻发言人蒂姆·弗兰克此后在官方声明中澄清,NBA和竞赛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从未就扩大球场或增加四分线一事进行过认真讨论。

尽管联盟官方没有直面回答这个问题,但这几厘米的差距,确实会对比赛产生不小的影响。亚当·萧华执掌时期的NBA,一直尝试各种改革提升错失比赛的观赏性,如果扩大球场尺寸可以给联盟带来更好的效益,为何不试试呢?

三分线  /   NBA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