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天堂到地狱 库利巴利还是曼联的范戴克吗?

体坛周报特约记者 黄润锋
20世纪视觉艺术运动波普艺术的开创者之一安迪·沃霍尔曾在1968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一次个人展中说:“在未来,每一个人只用15分钟就能闻名世界。”这就是著名的“15分钟成名理论”,套用到库利巴利身上很合适。
15分钟成就你 15分钟毁灭你
这个理论通常用于指娱乐圈或其他流行文化领域的事件和人物:想成名,想让你的事迹在世界范围内传播,15分钟就够了。昨晚进行的欧联杯四分之一决赛首回合,库利巴利在酋长球场亲身示范。
在比赛中的第一个15分钟里,库利巴利几乎没有出错。塞内加尔中卫先是协防马里奥·鲁伊,滑铲干扰梅特兰-奈尔斯的传中(2分钟),然后机敏抢先踢走拉卡泽特的脚下球(3分钟),又从奥巴梅扬的头顶将球偷走(6分钟)。
在连续的角球防守中,库利巴利就像定海神针,没有人能从他头顶占到便宜。在第7 分钟,库利巴利连续封堵拉姆齐、奈尔斯的射门,甚至让人怀疑他赛前在鞋里装了可以吸球的磁铁。
前15分钟,库利巴利拿到6.5分的全队即时最高分,他完成了全场最多的3次成功争顶,全场最多的3次解围,全场最多的1次成功铲抢,全场最多的2次封堵,以及全场最多的1次被穿档。
第14分钟库利巴利被穿档,是拉卡泽特-奈尔斯-拉姆齐三人配合进球的点睛之笔,也是塞内加尔人表现的转折点。10分钟后法维安·鲁伊斯中场被断,托雷拉低射经库利巴利双腿折射入网,阿森纳取得两球领先。那一刻,被折线欺骗的门将梅雷特举双手投降,瘫倒在地的库利巴利不敢相信自己竟用刚才上天入地的双腿打进乌龙。
在比赛的第二个15分钟里,打进乌龙的库利巴利在防守端成为罪人,在枪手一浪接一浪的攻势下迷失方向,仅拿到除致命失误的法维安·鲁伊斯外的全场最低分(5.5)。通常情况下,封堵造成折射乌龙不该被视作严重失误,但对于库利巴利这样级别的球员,这本不该出现。
或许沃霍尔还有后半句没说:15分钟也足以让一个人声名狼藉。
曼联押宝库利巴利?切勿妄想
27岁的库利巴利凭借在圣保罗球场5年以来的优异表现,已被封为“世界顶级中卫之一”,是全欧豪门垂涎的对象。孔蒂执教时,切尔西就曾有意向那不勒斯求购他。索尔斯克亚转正后,英媒报道曼联要重塑钢铁后防,塞内加尔国脚就是头号目标。库利巴利在西班牙也不乏追求者,传闻他是齐达内心中(可能离队的)瓦拉内的完美替代者。
库利巴利用前15分钟证明自己的价值。在每一次平静淡定的处理球过程中,库利巴利将自己出众的单防技术和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外界普遍认为他是为数不多的那种可以给整条后防线带来质的提升的球员。曼联球迷不免遐想:这将是我们的范戴克!
但后15分钟,库利巴利搞砸了。有曼联球迷甚至表示:别再P库利巴利的官宣图了,从现在起我们要什克里尼亚尔!尽管这样说有些苛刻,毕竟15分钟的走神和疏忽可以决定一场比赛,可并不能完全概括一位球员的职业生涯,也不足以完全否定他的实力——同样地,前15分钟的瞬时高光表现也不能。
但起码这一刻大家恍然大悟:库利巴利也有缺点,库利巴利也和其他人一样不完美。记得吗?在对富勒姆的比赛中,范戴克失误导致巴贝尔进球,也曾让天空体育评论员、利物浦名宿小雷德克纳普惊呼:原来他是人类!
曼彻斯特离伦敦比离那不勒斯近,相信昨晚一定有曼联球探在看台上亲见这两个15分钟。且不论这两个15分钟能否左右索尔斯克亚的球队对库利巴利的既有看法,将全面升级后防的希望完全寄托于仅在一个库利巴利身上投入7500万(或者更多),是妄想。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有范戴克的利物浦也并非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