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雄共舞 巴塞罗那心中回响着阿贾克斯之歌

郭宣06-06 22:13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郭宣

战斗民族的球星,都喜欢到西班牙淘金,从传奇门将达萨耶夫、足球沙皇莫斯托沃伊到世界杯最佳射手萨连科,他们都曾把西甲当做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爱屋及乌,战斗民族的球迷之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笑话:在郁金香盛开的地方,小男孩们开口学会的第一个单词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而是“阿贾克斯”!而且,学会了“阿贾克斯”之后,第二个词仍然不是“爸爸”或“妈妈”,而是“巴萨”!

确实,像前辈一样在阿贾克斯队练出过硬的本领,之后在巴塞罗那成为天皇巨星,绝对是荷兰任何一位小球员的梦想。阿贾克斯和巴塞罗那,绝对都是世界上顶级的足球俱乐部,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特色又是如此鲜明。

老一辈球迷都非常明白:同样崇尚进攻的巴塞罗那和阿贾克斯,有着极深的渊源。从阿贾克斯走出的克鲁伊夫及其恩师米歇尔斯,之于巴萨有多么重要,根本就是不需要解释的事情。至于两者的相似之处,那更是任何一个普通球迷都能讲上半天的事情。

阿贾克斯球员每每能在巴塞罗那功成名就,这主要是凭借阿贾克斯队成熟的青训体系。

上世纪六十年代,阿贾克斯培训青年球员的体系开始成型,不断走向完善之际,也开始在物质上反哺俱乐部的发展。每个阿贾克斯小球员用的小柜子,都是以以前巨星之名命名的。很难想象,一个天天将替换用的球衣放在“克鲁伊夫”柜中的小男孩会放弃训练。当然,并不是每个阿贾克斯青训营的孩子都能成为阿贾克斯队的明星:只有优中选优的球员,才能得到在阿贾克斯一线队崭露头角的机会,但绝大部分的青训球员会离开俱乐部,但这也就是阿贾克斯青训营的竞争力之所在。

阿贾克斯青训营总结出来的经验显示:一个小男孩,必须要经过十年的时间,才能将自己的天份全部开发出来。他们据此将每年的训练计划,也划分成了10段进行。而且,在8-18岁这一年龄段,每年都有一个教练负责培训工作,每个阶段结束之际,也都将进行考试。

凭借青训营丰厚的资本,阿贾克斯过去得到了尊重,现在也仍然被尊重。不过,足球世界的现实却是:要想保住自己的名声和地位,那就要不停地用好成绩来证明自己。阿贾克斯前些年曾遭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发展方向上出现了摇摆的现象,一直在寻求成绩和保持青训特色间的动态平衡。然而,在2018-2019赛季,球队终于爆发了。

有了完美的青训体系,阿贾克斯队自然就有了崇尚进攻的资本。不过,阿贾克斯队对进攻的痴迷,应当是始于其建队15年之后。1915-1947年,英国人杰克·雷诺兹曾三次入主阿贾克斯队,个中虽有间断,却打造出了引导阿贾克斯及至巴塞罗那走向成功的攻势足球风格。

雷诺兹放手让球员们在场上大胆表现自己。他喜欢攻势足球,但攻势足球需要一种骨子里就拥有的创造力,因此,他的这种思想也融入了阿贾克斯的青训系统。结果,1918-1919赛季,阿贾克斯以不败战绩夺得了联赛冠军,虽然那个时间的荷兰足球在足球鼻祖英格兰人看来,还只是属于业余爱好者的足球。 

确实,无论如何,一个成功的俱乐部是需要积累的,雷诺兹在阿贾克斯最初的成功并不是那么稳定。然而,经过数位教练的持续努力,阿贾克斯虽然一直有起伏,最终的发展却是跳跃式的,并最终形成了阿贾克斯队保留至今的大框架。

在阿贾克斯队发展的进程中,另一位英国人维克·白金汉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1957-1961年、1964-1965年,讨厌英格兰长传冲吊、奔跑不停足球风格的他,曾经两次入主阿贾克斯队,并最终为该队的全攻全守足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米歇尔斯和克鲁伊夫这一对明星师徒在阿贾克斯的横空出世,最终建立起了阿姆斯特丹及加泰罗尼亚之间最紧密的第一层联系。

1965年,曾为阿贾克斯队打入120球、夺得过两次联赛冠军的里努斯·米歇尔斯,成为了阿贾克斯队的新主帅。当时,球队的状况并不是那么太好:只有顶级球星才能拿到高工资,其他普通球员还需要在踢球之余再干一份工作补贴家用。

然而,米歇尔斯是一个出色的改良大师:有了阿贾克斯年轻球员深厚的基本功做基础,他开始要求球员们将战术纪律深入到每个动作之中,以至于对于球员们的饮食,他都做出详细的规定。

当然,米歇尔斯在阿贾克斯的成功,也因为他一手培养出来了未来的荷兰巨星克鲁伊夫,并因此为阿贾克斯队甚至是荷兰队开创了“全攻全守”的辉煌!

1972年,克鲁伊夫、内斯肯斯领军的阿贾克斯队,创造了夺下所有最高级别赛事冠军的奇迹:联赛冠军、杯赛冠军、欧洲冠军杯、欧洲超级杯、丰田杯。不过,当时,米歇尔斯已经不再是巴萨的主帅:在83179名观众面前,在温布利球场夺得冠军杯之后,他认为自己在荷兰的目标已经完成了,所以,他挑择了新的挑战——巴塞罗那队。而接受的科瓦奇非常聪明,他基本上就是照抄了米歇尔斯的套路,并因此两夺冠军杯。然而,1973年,科瓦奇接手法国国家队之后,群龙无首的阿贾克斯队开始走下坡路:克鲁伊夫太过高傲,他的明星队友们竟然联手拿下了他的队长位置,结果,他心生去意。而俱乐部的领导们则开始谋化着将他卖给皇家马德里队。 

然而,克鲁伊夫却执意追随恩师米歇尔斯,最终在1973年8月以天价转会到了巴塞罗那队。最终开启了阿贾克斯与巴塞罗那之间的双雄共舞。

克鲁伊夫到巴塞罗那的时候,巴萨已经14年没有得过联赛冠军了:有了佛朗哥的铁腕支持,皇马在西甲联赛中绝对是一枝独秀。然而,克鲁伊夫到了之后,不仅马上就带给了巴塞罗那一个联赛冠军,而且还曾5:0将皇马斩落马下。后来,在1977/78赛季中,克鲁伊夫还曾为巴塞罗那带来过一座国王杯。不过,克鲁伊夫之于巴塞罗纳的历史性意义,只有在他成为巴塞罗那主帅的时候,才真正被加泰罗尼亚人更清晰地了解。

内斯肯斯也追随着克鲁伊夫的脚步来到了巴萨。不过,米歇尔斯接掌了荷兰国家队,他的思想真正在巴萨生根开花一事,只能是由他的得意弟子克鲁伊夫来完成了。

克鲁伊夫想要在巴萨实现恩师的梦想,必须要先成为教练。在巴萨走完自己的巅峰之路后,他在北美转了一圈之后,再次回到了阿贾克斯队,而且,退役之后,他在38岁的时候就成为了阿贾克斯队的主帅,并将17岁的博格坎普带上了明星之路。

阿贾克斯队注定就是巴萨的“训练营”:率领阿贾克斯队征战三年之后,克鲁伊夫再次回归巴萨,成为了主教练兼技术总监。 

克鲁伊夫在巴萨掀起的革命,改变了很多年轻人的命运,也加强了阿贾克斯和巴萨的联系:正是在克鲁伊夫的坚持之下,阿贾克斯队的定海神针罗纳德·科曼加盟了巴萨,并最终和克鲁伊夫一起实现了西甲联赛四联冠的伟业,其间还夺了一次欧冠冠军。

不过,对于巴萨,克鲁伊夫最伟大的并不是这些荣誉,而是他发现了年轻的瓜迪奥拉,同时也让巴萨尝到了阿贾克斯那种自己培养球星的益处:正是被克鲁伊夫说服之后,巴萨的领导们开始下决心去签约七八岁的未来之星,而在阿贾克斯俱乐部,那已是坚持做了多年了。 

克鲁伊夫在阿贾克斯培养年轻人的理念,在巴萨同样收到了奇效。1990年,未满20岁的瓜迪奥拉进入了巴萨主力阵容,成为克鲁伊夫亲手提拔的第一位4号球员。最令人惊叹的是:也许是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东西,瓜迪奥拉在场上竟然能够随时指挥队友们按照克鲁伊夫的指点打出精彩的攻势足球,那架式,绝对像是他带了一个耳机在随时听候克鲁伊夫的命令。 

解决掉一些复杂的问题之后,克鲁伊克的球队开始显示威力。他们的阵型不再是那样的僵化,球队像完美的机器一样开始展示漂亮的比赛。他们快速奔跑,有意无意之间进行的位置互换,都在传递着每个球员的异想天开,却又符合球队的技战术纪律。在控球的时候,他们的风格可以用快速来形容;当他们无球的时候,他们的任何一个动作的目的更是非常明显——夺回控球权。 

瓜迪奥拉成为巴萨主帅后,又发扬光大了克鲁伊夫思想的精髓。这已不需再多花笔墨介绍。 

可惜,最近几年,巴萨好像是忘记了自己的阿贾克斯之源。不过,2019年,在阿姆斯特丹-巴萨之路上,再次出现了一位很可能会是超级巨星的年轻人——弗伦基·德容。而德利赫特也可能为巴萨所吸引。一个新的双雄共舞时代又要开始了。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