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纳互赞绝非“商业互吹” 场外互动让费纳决更特别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宫珂发自巴黎
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时纳达尔因伤缺阵,罗马大师赛两人又未能如愿会师,在接近两年之后,我们终于再次在法网迎来了“费纳决”——而且这还是两人近年来颇为少见的红土场对决。要知道,上一次红土“费纳决”足以追溯到六年前的罗马大师赛,而在费德勒不确定是否再战红土赛的情况下,未来能否再见到这样的场景仍是未知。
但午后大风的到来却意外搅乱了这场观众期待的已久的对决,如费德勒所说,比赛开局阶段他和纳达尔都在挣扎着找到自己的节奏。成长在多风雨的马洛卡的纳达尔曾经表示自己还算适应在大风条件下作战,而他也的确是在这场比赛中更快适应场上环境的那个人。
在这场比赛中,费德勒说自己打出不那么滑稽的回球就已经很高兴,而哪怕现场的大风险些让红土场地掀起微型“沙尘暴”,纳达尔还是保持了超过80%的一发成功率,无论是发球得分率、接发得分率还是非受迫性失误数,纳达尔的统计数字都处在占优的位置。也难怪费德勒会在赛后会说,自己在这场比赛中只有“一点点机会”,而今天纳达尔的表现似乎也让费德勒想起了那些年在红土场上被他战胜的“恐慌”:“他用自己防守的方式和自己的打法让其他人在红土球场上感觉不舒服,甚至没有人能接近他的水平。”
与四分之一决赛后有记者把费德勒的战书“传话”给纳达尔的一幕如出一辙,纳达尔又一次在新闻发布会上听闻自己被费德勒“表扬”了。“在这个星球上,我也没有找到另一个像费德勒一样的球员。”就像费德勒眼中的纳达尔一样,纳达尔眼中的费德勒同样独一无二。“当然,(只有一个费德勒)这对我来说这是件幸运的事。”
这样的话远非“商业互吹”这么简单,费纳两人对对方而言独一无二的存在,也的确激励他们在职业生涯当下的阶段仍能保持竞争力。在2017年澳网决赛再次面对纳达尔开始,费德勒用更加快节奏的方法找到了在硬地上力克这位老对手的方法,而这一次在法网的对决,纳达尔则用更加稳定的底线击球,让费德勒找不到可以下手的漏洞。或许正如纳达尔自己所说的那样,每次相遇,他都期待费德勒打出最好的水平,他也会以同等表现回应对方。而对费德勒来说,纳达尔咋他职业生涯中所起到的作用或许也是一样。
尽管在过去十余年中,费德勒和纳达尔在赛场上为冠军而战、为纪录而战,但场上激战之余,两人的场下交流也为“费纳决”多了更多竞技之外的情怀。如今男子网坛有趣而又有渊源的对决,其实早已不止“费纳决”,但费纳两人间的彼此激励与场下的惺惺相惜,却又让这对网球迷已再熟悉不过的对手显得如此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