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罗珂
“每个人都要有大哥罩。”凯文·加内特这句话,道出了在NBA这个江湖打拼的真谛。加内特初入联盟时,萨姆·米切尔是他大哥;后来,加内特则成了隆多的大哥。放眼NBA70多年历史,职业生涯从未受过前辈影响的NBA球员少之又少。而做一个好大哥,也是老将们应有的素质修养。
已经在NBA征战了21个赛季的文斯·卡特,此前先后效力过8支不同的球队。如今,他已经决定和老鹰续约再战一季——不为夺得总冠军,只因真心爱篮球。而从菜鸟到老将,卡特对拜大哥做大哥自然有着独到的看法。
也曾经做小弟,有四五位大哥
记者:当年谁是你的大哥?那样的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卡特:我的情况可能比近五六年任何球员都要特殊,因为当时可能有四五位大哥罩着我:查尔斯·奥克利、凯文·威利斯、迪·布朗和安东尼奥·戴维斯。两年后,我又有了戴尔·库里、马克·杰克逊和马格西·博格斯几位大哥。所以在我职业生涯最初几年着实很受关照。我想说,奥克利应该是第一位大哥吧。我的NBA生涯第二天,在训练营里,他走过来对我说:“我要帮你成为一名NBA球员,教你如何打球。”
自那天起,我总是问他各种问题。我想做好充分准备,想竭力做到最好。我喜欢打篮球,我想好好学打篮球。如果回想我刚刚提到的那些名字,查尔斯·奥克利曾经和迈克尔·乔丹做队友,迪·布朗曾经和拉里·伯德做队友,道格·克里斯蒂曾经和”魔术师“约翰逊做队友,安东尼奥·戴维斯曾经和雷吉·米勒做队友,凯文·威利斯曾经和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做队友。如果我不打听那些球星中的球星——那些独一无二的超级巨星——是如何掌控比赛的,那我简直就是傻瓜。
这对我而言太简单了,因为我喜欢问问题。显而易见,你要尽到做菜鸟的职责,做好该做的事情。进NBA之前,作为球迷我看过格兰特·希尔打球,但防守活塞球员格兰特·希尔则是另外一回事。不过通过问老将问题,以及奥克利们传授给我的心得秘诀,让我觉得就像和希尔交过手一样,我感觉胸有成竹。当然,希尔是个与众不同的狠角色。心里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我总是告诉年轻球员们:“兄弟,不要觉得你已经搞清了比赛的真谛。是的,我们都热爱篮球,在NBA和在家都可以打比赛;但是当你在家打球,可不会和那些一年赚3000万美元,而且入选过5次、6次、10次全明星的对手交锋。你一定要不耻下问。”
从小弟变大哥,他完成大转变
你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哪些场内外的东西?
在场外,我学到了如何准备比赛,就像学习如何欣赏电影一样。当你看一名球员打球,到底应该看什么?你应该找出他打球的特点,诸如此类。
另外,还要找到打比赛的正确方法和节奏。那时候球员们平均每场比赛要打40分钟以上,当时比赛并不像现在这样节奏飞快,但是你必须学会在高水平比赛中发挥,而不是在最后六分钟时无法留在场上。
上过这些课后,你就学会了如何在场上得到足够多的球权,以及有时候防住对方最优秀的球员。有一位防守高手做队友总是好的,你无需防守对方最优秀的球员,但是你还是要防守一个对手,你要学会该怎么做。
你要离那些麻烦越远越好,要好好打理自己的财富。你可以和队里工资最低的那个人谈谈,他会告诉你一种消费理念;然后你再和队里最能花钱的人谈谈,他又能告诉你另一种消费理念。所以你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我从球员犯下的错误、取得的成功中学到了很多,作为年轻球员,我已经知道自己不能像那些已经打了6年、8年、10年的球员那样挥霍,或者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他们已经赚了很多钱,比我手头更宽裕,所以我必须细心理财才行。
对于查尔斯·奥克利,你知道的最好的故事是什么?
哦,哥们,我见过太多属于查尔斯·奥克利的时刻。”蒂龙·希尔事件“发生,我就是见证者之一。(2000年夏天,希尔和奥克利在玩骰子时输了5万多美元,他原本说要分两次还,但未能兑现。于是在打一场季前赛时,奥克利打了对方一耳光,希尔才还了1万,但又没了下文;所以那段时间里每次猛龙打76人,奥克利都会在投篮热身时跑到希尔面前,用球砸他的脑袋。)
我要说的另一件关于奥克利的事,就是当时麦迪和我绝对无需为任何事担心。当你置身于争执和身体接触中,你不用喊奥克利过来帮忙,他自己会来的。他教我们如何比赛,如何打得强硬,不要受他人影响。
作为菜鸟,你负责的工作都有什么?
现在情况有些不一样了。买甜甜圈仍然是保留曲目,但买报纸就基本没有了。当时大家还有读报的习惯。还有很多事情,投篮训练后他们会把球提到二层去,我们得捡回来。现在你让菜鸟做这些事,他们只会盯着你看。
当年就是这样,如今已经大变样了。我还被迫扫过几次更衣室,真是太糟糕了,到处都是鞋子,人们把东西甩给我,你要将其一一放回原位。
做大哥很多年,教导新人成乐趣
属于你的“欢迎来到NBA”时刻是怎样的?
显然是那些和我想模仿学习的前辈对位,就像皮蓬、希尔和“便士”,以及迈克尔·乔丹。我和乔丹交过手,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但是我还要告诉你另一件让我感动不已的事:赢得扣篮大赛冠军后的颁奖仪式上,当我从后面走过去时,“J博士”是站在那里的第一个人。他和我握手,并对我说:“恭喜你,年轻人。”这一幕让我终生难忘。
“J博士”是我仰慕的英雄之一,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一个。我们一起和奖杯合影,这张照片仍摆在我家的收藏室里,直到现在我还感到难以置信。所有人中,他是最好的,当你想到投篮,就会想到J博士,所以你不可能写出更美妙的故事了。感觉就像,“哦,哥们,你在开玩笑吧,没有比这更好的了。”他向我道贺,和我说话,还和我以及现场两个好友合影留念,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在你的职业生涯后期,似乎更看重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是这样吗?为什么?
我仍然认为自己可以胜任高水平比赛,我也想打下去。我也完全乐意指点年轻人们,绝对没问题。有时候我觉得身教胜于言传,那就是我想做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话疗”,这同样很有意义,不过我仍然希望用行动说话。
现在你是哪些球员的大哥?
听起来我似乎很老了,许多和我并肩作战过的新秀,如今已经是所在球队的大哥了,我仍然和他们保持着练习,教他们用正确方法解决新问题。比如杰·克劳德、莱恩·安德森以及布鲁克·洛佩斯……他们已经是老将了,但对我而言仍是菜鸟。看到他们成长起来,并且你参与其中,至今还能听到他们的消息,是个非常酷的历程。我可以做任何帮助他们尽可能打得更久、赚得更多的事。除了助人的快乐,其他我什么都得不到,就像当年帮助我的老大哥一样。他们是我还留在这里的原因,除了打球,他们还教我如何在更衣室里,在球馆外做个好人,如何打理生意……方方面面我都学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