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与巴西热身赛收获颇多,体育就是和平的战争

殳海08-26 18:03

本报评论员殳海

男篮世界杯最后一周倒计时,中国男篮连场转战,迎来了今夏热身赛质量最高的对手:巴西队。连续两场比赛,中国队都以个位数分差惜败,在胜负无论的热身赛中,这样的结果当然可以令人满意,但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却只是刚刚发酵。

首先是比赛强度的问题。中国队是否应该在今夏和更多高水平球队进行热身?有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越来越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和巴西的两场比赛当然看得人情绪激昂,赞成派的人当然会鼓掌叫好,这才是世界大赛前热身该有的样子,这样的比赛才能真正带给人提高。但另一反面,一旦热身赛达到这个强度,负面效果也随之产生了,继周琦、周鹏的脚踝相继扭伤后,周日晚的第二场中巴对话,王哲林和郭艾伦又添新伤,这几位一个个都代表中国男篮最关键的环节所在,加上此前状况一直没有达到100%的阿联,即将出战的中国男篮,目前健康状况已经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时间紧促李楠指导已经没有再调换新球员的余地,只能祈祷几位主将伤无大碍、尽快康复。

其实高强度热身赛出现伤病的情况并不罕见,比如欧洲两支顶级强队塞尔维亚和希腊,前者损失了特奥多西奇,想赶在世界杯回归几乎已无可能;后者更是损失惨重,轮换控卫亚希纳乌膝盖韧带撕裂,主力后场、上赛季欧冠一阵后卫斯洛卡斯,则在紧赶慢赶地进行恢复,希望搭上正赛的末班车;包括在澳洲对阵的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球队,在热身赛期间也分别折损了库兹马、泽维尔·库克斯和奥利尼克等球员——那么问题就来了,是要一个好的状态,还是要一个更完整的阵容?这问题的答案真是见仁见智。

其次的一个问题,是困扰本届中国男篮已久的外线远投。吴前和陈林坚离队后,这支中国队几乎没有哪名球员是纯粹的射手,虽然队内几乎人人都能投三分,但在全队手感都哑火时,似乎没有哪位超级射手能像曾经的胡卫东、郑武、李楠、朱芳雨那样,随时随地都能挺身而出,只靠三分球也能保持巨大的进攻威胁。

以中国队对巴西的第二场热身为例,上半场中国队三分球16投3中,命中率不足两成,也正是因此才让进攻显得甚是滞涩。面对如此情景,进攻打不开局面,内线巴西队也兵力雄厚,怎么办?理论上,中国队需要的是拥有持球攻击力的球员来以点带面,比如此前一场比赛郭艾伦上半场所做到的那样,但当小丁确定无缘世界杯,郭艾伦也遇到小伤困扰的时候,中国队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事实证明,办法还是有的,正像那句话说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当你三分球都投不进的时候,那就只有拼了,面对强敌巴西,中国队不但没被打垮,反倒是真的拼回来了,在世界杯开打前的最后一点热身机会,尤其是像孙铭徽这样原本已经走到被淘汰边缘的球员,拼出了一条血路,他们终于让李楠在暂停时发的火没有浪费,也终于让这样的输球也变得更有意义了一些。

中国男篮是一支特别的球队,虽然也曾经令人失望,虽然也曾经挨过批评,但还是有很多时候,他们展现过富有血性的精神,他们在大赛中的表现往往都要好过热身,也正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世界杯,有了和巴西的这两场硬仗打底,我们理应抱以更大的信心。

体育经常被誉为和平年代的战争,虽然没有硝烟,但共同点便是:赛场如战场,胜利者只有一个,所以中巴两战带给我们最大的启迪恐怕也就在于此。技战术的东西当然应该要准备到最充分的层级,可最终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决胜战里,会决定命运的,往往就是看谁更想赢,谁更能拼。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殳海

《体坛周报》篮球部记者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