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耿鹏飞
昨晚中国男篮对阵波兰的关键战役,中国队因为连续的发边线球失误痛失好局,其中战术的关键执行者周琦和制定者李楠都受到了猛烈的批评。
归根结底,发不好边线球不是中国男篮独有的毛病,甚至边线球发不明白本质上是能力问题,不是战术问题,尤其连续几个都发不好就不是战术的锅了。
从小累积的战术素养:比如尽量不发击地球,怎么给队友掩护。
对抗摆脱能力:这玩意就是日积月累了,一片片杠铃片累积起来的信心。
阵容短板:我们没有锋线嘛,后卫发容易被对方在边线罩住,大个发手上活儿不行,如果小丁和周鹏没伤的话...
临场应变:实在发不出可以再叫暂停,哪怕五秒也别给对手反击等等。
越是电光火石,越是一而再再而三,就越是基本功的问题,其实就没啥好喷的,拼命打,玩命练呗……
今天,周琦和李楠都发声了:前者承担了责任,后者表达了信任。
周琦:“昨晚的比赛对我来说,因为确实后边几个失误,在场上的表现,确实是有很大的责任,在最后的加时赛,我也出现了一些状况,不是特别好。不论怎么说,球在我手里,我的责任是最大的。下一场比赛,一定要努力去争胜。”
李楠:“这个比赛,我们就输了3分,还是打平进入了加时赛,比赛中任何一个罚球、任何一个失误都能找回来。最后,其实我们是信任周琦,他也敢于去承担责任。我跟他说‘我会很信任他。’而且他高,传球也不错。如果有机会我还会继续让他发球,不过他可能还是要多练习一下。”
无论是教练还是队友,给予周琦的更多的都是信任和鼓励,队内的氛围在李楠的中圈shot1000元大奖的调整了轻松了不少,毕竟明天晚上就要迎来和委内瑞拉的生死战,一切的失误和失利都不可更改,职业球员和教练都必须学会消化这些。
球员的能力、基本功,整个生涯下来形成的一些惯性的优缺点,都不可能在这两天内有任何改变的可能,也就是说:下一场关键时刻的边线发球、核心球员的犯规控制、锋线的缺陷带来的轮转不畅等等,都将继续...
当然,你可以喷李楠在底线球发出来后为啥还叫个暂停,或许这个暂停多少有点教条了,但如果你看的比赛足够多,你会发现类似的看起来有些“秀逗”的操作在NBA等主流赛场上屡见不鲜,但这些操作连进“五大囧”的资格都没有,因为这不是一个是非问题,这个暂停可以叫也可以不叫,只是最终效果不好而已,对于任何一个行当,这点误差和容错率是必然存在的,相信李楠指导也会做自我总结。
总之,任何糟糕的和好的都有可能继续存在着,最终出现与否关乎诸多细节,但凡能成事,运气可太重要了……
补充一句:有观众喷李楠临场应变失误时带了一句“李楠暂停期间甚至都不怎么画战术”,笔者倒是觉得:这是电视直播的问题,每一个暂停,李楠指导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清晰可闻地传递到了观众的耳朵里,即便考虑到现场和转播的一些延迟,但考虑到战术的延续性,对手想搞点谍战情报似乎太容易了?这就是我们的主场优势?不清楚在体育直播伦理底线中是否有清晰界定,但一些细节,我们作为东道主处理的似乎不够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