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眼里中国篮球21年变迁史 直言青训才是未来!

孔德昕09-13 23:41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孔德昕北京报道

随着美国男篮和塞尔维亚两大热门球队出局,本次男篮世界杯的受关注度有所下降。原本半决赛的两组对决都精彩至极,但现场观战的球迷远不及之前中国男篮在这里打球时多。对于媒体来说,除了四强球队本国的记者,大部分记者最关心的还是科比·布莱恩特。湖人名宿以FIBA篮球世界杯形象大使的身份到场观战,他在两场比赛之间出席了一个发布会,接受媒体提问。

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把问题问了一遍,甚至还有西班牙的女记者用西语提问,科比说了一句“你当然可以用西语问我”,然后就微笑着对答如流。但在十几个问题中,科比针对一个问题回答的时间最长,表情格外认真,那就是你如何看待这么多年来中国篮球的发展,以及中国篮球市场的扩大。

这个问题直接把科比的思绪拉回到了1998年,那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间。

当我在1998年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北京其实已经是一座很好的城市了,但当时这里真正了解篮球的人其实并不多。”科比皱着眉头边回忆边说,“当时我们只是搞了一个小型训练营,找了一些孩子来训练,都是10-12岁的小孩。当时没有媒体、没有记者,就是我和孩子们。我们每天训练3个小时,大概练了5天。”

“之后每一年当我重回这里的时候,我能看到这座城市在壮大,篮球在这座城市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着,中国人对这项运动的热情越来越足。我觉得这是篮球本身的魅力,这项运动的本质、它的创造力,这些都转化到了球迷们每天的生活里。当你面对压力,面对焦虑,生活在太高的期许中,在学校里负担很重时,篮球成了这其中的一个调剂,它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压力,改变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篮球在中国的发展是肉眼可见的,但现在不少人觉得中国篮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我们这里有市场,有钞票,但似乎没有办法再产出更好的球员。对于这样的问题,科比也有自己的理解。

关于中国篮球市场壮大这件事,我认为这为他们篮球水平的进步创造了条件,他们需要利用这个条件让自己的篮球队能够和世界上的那些强队竞争。这应该是中国篮球发展的目标,我知道这也是姚明的目标。”科比说,“当然了,市场的发展帮助他们拥有了更多的年轻球员储备,激励了下一代,他们需要将更多精力转到中国的年轻人身上,确保中国能发展到和美国、西班牙、塞尔维亚、法国这些球队竞争的水准上。”

即便科比不了解中国篮球的青训体系,他也知道中国需要将更多重心放在培养年轻球员上,这说明我们的问题已经显而易见了。中国迟迟没有下一个姚明,甚至没有下一个易建联,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事情。

科比说到最后坚定地点了点头,似乎是在说中国有能力、也应该在篮球这项运动上发展得更好。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孔德昕

体坛+篮球记者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