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李森
如果有人把马德里德比想象成进球博览会,那本身就是大错而特错。因为西蒙尼早就在赛前打过招呼,“像德比这种类型的比赛,通常是关闭后防。究竟鹿死谁手,取决于比赛过程中的某些细节。”而齐达内也对夏季友谊赛3比7惨败于对手的往事懒得一提,毕竟友谊赛和正式比赛不是一个概念。更别说皇马前两场联赛连续零封,马竞想进球将谈何容易。
马竞中路强?皇马绕开中间打边路
正由于两位统帅都不想先失球而处于被动,这就为德比的上半场定下了进球少的基调。而为了达到目的,西蒙尼的要领是强化中场,他让上轮刚打过60分钟比赛的比托洛担任左前卫,而不是派上经过轮休的勒马尔,是想指望比托洛能帮助中场加强控球——勒马尔更像边锋,其他三名中场科克、萨乌尔和托马斯的护球能力都不及比托洛。而齐达内则让费德里科·巴尔韦德而不是J罗首发中场,除了因为巴尔韦德在三天前的联赛中表现不俗,还由于风格上他比J罗更强硬。
巴尔韦德的确让皇马壮了腰,有他在场上,在肋部能对卡瓦哈尔形成保护,他在右侧的破坏和断球能力,也减轻了贝尔回防的负担,但由于巴尔韦德不具备J罗组织进攻的能力,因此就很难使皇马在正面战场上完成渗透式的短传进攻。同时也凸显了齐达内依靠克罗斯用传球来推动进攻的高明。
要面对科克、萨乌尔和托马斯这样体能出色而作风强悍的中场本身就是件难事,何况克罗斯和卡塞米罗因为之前连续参加比赛体能消耗得很厉害,于是也就谈不上有余力把战场推向马竞一边了。要让战火远离库尔图瓦把守的大门,让克罗斯和卡塞米罗能坚持打满90分钟,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让他们节省体能。
克罗斯之所以在上赛季末出人意料地得到续约,是因为齐达内对他的职业道德深感满意。齐达内在给球会的申请报告中指出,“克罗斯不仅把训练当做比赛来认真对待,他也很善于调节自己的身体状况。”但克罗斯是人不是机器,因此就需要卡塞米罗和巴尔韦德为他干粗活,克罗斯的任务主要是以传球来调度球队。
由于皇马在前场没有一名进攻组织者,同时也为了绕开托马斯和萨乌尔组成的“马其顿防线”,两翼的贝尔和阿扎尔成了皇马后场的出球口,也成为克罗斯的主要分球对象。客观地说,克罗斯的指点江山和贝尔在边路的出击,不仅压制了对方左后卫洛迪的助攻,而且随着马竞中场的回撤保护,也带动了皇马中场的推进。
最显著的标志是,西蒙尼原指望洛迪能成为左路的传中者——在他前面的比托洛习惯走内线而让出边路通道——但巴西后卫在前45分钟内并没能出现在前场。相反,随着皇马以边路突击来带动中场的策略取得成功,方便了克罗斯、巴尔韦德进入前场参与进攻,皇马上半场的两次射正,都是由克罗斯在禁区线附近拔脚完成的。
放生克罗斯=放生皇马
纵观全场,马竞有正面的挤压,却没能制造出多少威胁机会,他们唯一一次射正是90分钟萨维奇的头球攻门。按照齐达内对比赛的设计,当马竞的体能有所下降的时候,皇马将开始发动反攻。J罗的特点不适合打这类硬仗,刚伤愈的莫德里奇不便打太长时间,于是等比赛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以后,齐达内陆续换上莫德里奇和J罗,皇马的进攻手段开始转向细腻的短传渗透,这时候用传球助攻的克罗斯也就可以慢慢淡出了。
以“传球推进”代替“带球推进”,在比赛中本来很常见,不仅因为球的速度比人的跑动更快,同时也可以节省体能和保持场上位置。克罗斯之所以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是因为他的长传、短传都能精确到位。当然,克罗斯能被公认为全场最佳,也是占了对手粗心大意的光,马竞强大的中场机器只注重去整体挤压,而没有派人专门去破坏这架中场的信号发射塔。
对于挑剔的媒体和球迷,也许会把德比0比0闷战归咎于西蒙尼和齐达内的“保守”。但也要考虑到整个积分榜的形势,由于之前巴萨在赫塔费客场全取3分,在积分榜上已升至第4(赛前追平马竞,仅落后皇马1分),因而本场双方谁也都不想输掉一场“6分之战”,因为就两队的现状和特点而言,谁先失球就意味着输掉比赛。何况下半场西蒙尼撤下洛迪换上勒马尔,齐达内换上莫德里奇、J罗和约维奇都是进攻球员,这些都不算是保守的举动。
德比之所以出现闷局,应该归罪于奥布拉克的神勇扑救。除了克罗斯上半场的劲射之外,马竞门将还在第75分钟瓦解了皇马的一次必进球:纳乔的左路吊传禁区,本泽马门前头球攻门被奥布拉克单手扑出——这也应验了西蒙尼赛前那句“细节将决定比赛胜负”,同时也让齐达内为没赢感到冤枉,“为客场的平局感到高兴?不。当我们做了如此大努力,尤其当我们比对手打得更好的时候,却只得到1分,会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向球员表示祝贺,正是经过他们的努力,才保证了再次零封,并在前场制造出有创造性的进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