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原创
多方消息显示,中国足协将出台一系列改革政策,其中有一条便是:未来年龄超过30岁的球员,出场机会将受限,中乙新赛季甚至只能上场3名30岁以上球员。足协的思路,限制年龄过高的球员,是为了让年轻球员尽快成长,同时俱乐部可节省支出。
39岁的郑智在争冠天王山一战仍打出年轻人跟不上的节奏,36岁的汪嵩刚刚辟谣:“谁说我退役?扶我上场,我还能踢!”,38岁的王栋在中甲上演两双表现,而周挺则以40岁零291天的年龄成为在中国顶级职业联赛登场的年龄最大的球员...不惑之年的周挺或许是一个典型案例,40岁仍在后防线踢主力,只能怪一方的年轻人质量太差,无法接班。新老交替,应该是后浪推前浪的自然规律,而不是强行拔苗助长。当这些老将拿出“越老越妖”的表现,当足协一波又一波的政策强推新人,我们似乎仍看不到年轻一代未来接班的希望...
30岁老将才是顶梁柱!
纵观中超中甲,几乎每支球队都有30岁以上的老将坐镇,作用无可取代。广州恒大2比0赢下上海上港的天王山之战中,恒大队长郑智首发出场87分钟,39岁的他不但成为球队攻防的节拍器,还数次贡献关键抢断和传球,甚至有一次在边路高速超车,对方猛攻之际,他的掌控和调度,成为恒大的定海神针。
同样在恒大队,32岁的曾诚、于汉超、黄博文、33岁的郜林,34岁的冯潇霆等人,尽管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出场机会和时间的确在减少,但很多时候,他们的作用无人取代。在上港,除了32岁的于海外,王燊超、吕文君、蔡慧康也都年过30,崇明一代还在黄金期。
汪嵩刚刚打破了徐云龙创造的顶级联赛出场纪录,这位36岁的老将,本赛季在中超23次出场, 虽只有8次首发场均47分钟,却有3球5助攻。国安队中,31岁的于大宝改打中卫依然独挡一面;在鲁能,32岁的蒿俊闵是队长和绝对核心、34岁的周海滨以及31岁的戴琳都是关键球员。
除去这些中超劲旅,中超中下游及中甲球队中,老将的作用同样关键,大连一方的周挺已40岁,本赛季联赛出场16次,依然全力奔跑,队中34岁的朱挺,32岁的朱晓刚、33岁的秦升、赵旭日、31岁的郑龙等人,都是主帅贝尼特斯的重要棋子。
武汉卓尔37岁的艾志波、建业36岁的隋东陆、泰达33岁的谭望嵩、富力34岁的卢琳和肖智、重庆力帆36岁的隋维杰,天海31岁的杨旭,这些球员本赛季都获得了稳定出场,且有极为出色的表现。青岛黄海的王栋联赛中首发出场29次,仅缺席一场比赛,交出10球11次助攻的两双数据,直接制造21球,占球队总进球(59球)的35.5%,是冲超最大功臣。
石家庄永昌能冲超成功,38岁的矫喆(14次出场)、34岁的吕建军(27次出场)、33岁的冯绍顺(15次出场)也都功不可没。最后时刻功亏一篑的亚泰,队长仍是37岁的张笑非。即使是冲甲成功的泰州远大,这样的前中乙球队中,球队依靠的也是沈龙元(34岁)、文超(32岁)、姜宁(33岁)以及董雷(37岁)这批曾经的中超旧将。
这些年过30的球员,不是倚老卖老,而是真的比年轻球员出色。
不用新人的主帅心里苦
中超这批30岁以上的球员,尽管普遍存在伤病增多和体能下降等因素,但在俱乐部依然备受重用,原因还要归结到实力和无可取代的作用。
前恒大主帅里皮、斯科拉里、前泰达主帅阿里汉等人,都曾被媒体质疑,为何不给年轻球员更多机会。他们的回答基本相同,就是很多年轻球员还达不到主力要求,不能以成绩为代价,比赛时要派上最强球员。斯科拉里的回应更为直接:“我是一队教练,对成绩负责。锻炼年轻球员不是我的职责。
具体到俱乐部的球员引进问题上,也是如此。U23政策前,俱乐部买入谁,考虑的并不是年龄问题,而是值不值的问题,一名年轻球员再便宜,甚至免费加盟,但如果不具备上场的能力,也是浪费,一名球员的年龄再大,他上场就能体现作用,对球队有所帮助,转会费再贵年薪再多,俱乐部也会出手。这无论在国际足坛还是国内,都是如此,C罗33岁加盟尤文,转户费仍然过亿就是例证。
年轻球员想要获得出场机会,必须要在实力上有所提高。在足协实行U23新政后,很多年轻球员仅仅登场不到10分钟,甚至几分钟就被换下,根源还是球员实力不济,主帅根本不愿意冒险。
年轻球员现状:水平低。
目前中超16队,除去U23因素,能完全凭实力打上联赛的,也仅有朱辰杰、韦世豪、张玉宁、高准翼、杨立瑜、杨帆等屈指可数的球员。
近期,中国U22参加了大足时刻杯的比赛,成绩暂且不提,这支为奥运会备战的球队,在场上出现各类低级的失误,让外界叹为观止。除了屡见不鲜的停球5米远,带球出边线等问题外,解围踢空,射门飞向角球区等情况也有出现,有网友特意制作了国奥失误集锦。
这类失误与战术素养、足球情商等问题根本不沾边,仅仅涉及球员的基本功问题。包括前国足主帅里皮内在,曾在中超执教的多位洋帅离去时都曾间接或直接表示,他们不负责最基本的东西,这是球员年轻时该打下的基础。
解释来说,成年队教练需要教会球员的是,如何理解战术,与队友配合跑出空档等等,他不会亲自上阵告诉球员如何做到不停球失误,传中时怎样不将球传出底线。尴尬的是,现阶段中国年轻球员欠缺的恰恰是这些。
总结来看,本就基础薄弱,加上能力欠佳,可选材及成材的数量极少,中国目前的年轻球员接下老将的位置,并不现实。足协此前实行的U23政策,的确增加了年轻球员的比赛机会,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一点从亚运会上不敌年龄更小的沙特队也可看出。
所以足协如果限制30岁以上老将的出场时间,中国年轻球员及中生代球员,可能会获得更多机会,但依然不会发生质变。
文/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