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原创
北京时间1月12日21点15分,在泰国进行的第4届U23亚锦赛暨东京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中,中国97年龄段国奥队0比2负于乌兹别克斯坦队。在还有一轮的情况下,两战全败的中国队无缘东京奥运会。赛后,国内媒体对国奥的失利进行了总结报道。
澎湃新闻:青训工作落后注定中国足协不会成功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无缘奥运会不过是一次“常规操作”,但对于期待触底反弹的中国足球来说,我们依旧摸不清“底”在哪里。
这种认命的无奈,其实并非出自于此前和乌兹别克斯坦、韩国以及伊朗同分一组的坏运气,就整体而言,自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中国国奥队就再也未能在奥运会预选赛取得过出线(2008年东道主身份参赛)。
球员在青训期间10年的各种落后,注定了中国足协靠最后两年时间“临时抱佛脚”的办法不会成功。
广州日报:没张玉宁国奥失去支点
国奥队失去张玉宁这一在前场的支点,入替的杨立瑜与张玉宁不是同一类型的球员,其他在上半场换位调整的前场球员同样无法完全替代张玉宁的战术作用。加上体能影响,稳固防守的国奥队在上半场攻防转换难以提速,难以在第二落点拿住球,难以在前场组织起太多有威胁的进攻。
南都体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男足晋级奥运几乎不可能
鉴于奥运会男足比赛在亚洲的名额极其有限,最多4支球队,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男足要晋级奥运会都会很困难,几乎不可能。世界杯倒是先有可能。2026年世界杯就扩军成48支参赛队了,亚洲很有可能拿到8个名额。这个倒还能幻想一下。中国男足在未来这些年如果爆冷的话,极限正好是亚洲八强。
周到上海:未来十年的国奥只会更差
面对中国男足又一次无缘奥运,我们无需自欺欺人地用“锻炼队伍,放眼未来”为借口自我安慰了。因为以这支国奥为班底构建国家队,即使到了2026世界杯预选赛,也是不值得期待的。很多人说,这是史上最差的一届国奥,当然这种说法没有得到过官方认证。毕竟从布拉泽维奇带队的89'国奥至今,连续三届国奥都被称为“史上最差”。不过有一点几乎是肯定的,即从现在算起的十年里,这届国奥会是最好的一届,因为目前组成国青和国少队的球员实力更弱。
北青体育:郝伟很大机会被继续重用
虽然国奥队提前无缘东京奥运会正赛,但以郝伟为首的新球队教练团队却凭借勤奋的工作态度赢得中国足协的肯定。郝伟接下来被中国足协继续重用也将是大概率事件。
天津日报:各级国字号向“土帅+洋顾问”平稳过渡中
洋帅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他们有一个通病——不接地气。
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各级国字号将向“土帅+洋顾问”模式过渡,这是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比较赞赏的提升队伍竞争力的办法:本土教练负责带队训练和比赛战术安排,给队员讲明白他们的训练中哪些是好的是正确的,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比赛位置要求是什么;洋顾问提供数据、建议和意见供主教练考虑采纳。陈戌源还主张给主教练一个执教周期,让他们安心干上一段时间。
文/黄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