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林良锋
上回说到穆里尼奥等待复出。
为什么,上文提到九家顶级俱乐部换帅,竟无穆里尼奥一席之地?为什么,欧洲那六七家视争夺联赛冠军和欧冠为己任的豪门,不找这个连环赢家?
咱们先找客观原因:曼联和穆里尼奥的合约有一条:如果合约未满在曼联下课,12个月内再就业,下家要赔曼联1000万,英镑。曼联在2016年聘请穆里尼奥,赔了切尔西1500万。依葫芦画瓢,曼联又将这条嵌入合约。豪门赔个千儿八百绝不是负担,反倒是彰显雄心的姿态。
从豪门必选掉队
九家俱乐部换帅,新帅只有齐达内的招牌比穆里尼奥的略强,但也只是暂时现象。孔蒂有意甲冠军又带过意大利,可算名帅,其余皆不入流,兰帕德更是标准菜鸟。这些俱乐部瞎了吗?看不到穆里尼奥挤眉弄眼,频递秋波?我们再看主观原因:这些俱乐部已不再把穆里尼奥列为必选,首选。要么觉得穆里尼奥过时了;要么担心请穆里尼奥代价太大;最残酷的一点,可能怕了穆里尼奥“明烧栈道(更衣室闹得鸡飞狗走)”的玩法。
曼联两年半,切尔西二期两年半,皇马三年,穆里尼奥离任的轨迹几无二致——更衣室分裂,赛季(急速)崩盘。区别?穆里尼奥没在伯纳乌半途下课。为什么?这个有讲究。可能是皇马会做人,球员能保持赛季不出轨;也可能穆里尼奥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出道以来,穆里尼奥三次有始有终,季后跳槽。皇马之前,还有国际和波尔图。在波尔图和国际,是穆里尼奥炒老板鱿鱼,分手时都献上欧冠一座;在皇马不仅没有欧冠,连欧冠决赛也没进过,甚至未能以夺冠结束任期——国王杯决赛,在伯纳乌负于同城死敌马竞。
皇马不是名义上的主队,但在自己的地头,穆里尼奥素来极有胜算。是马竞在西蒙尼麾下发挥太好,还是皇马众将明放同城死敌,就不让他带着冠军走人?先看马竞在伯纳乌的成绩。自穆里尼奥入行(2000年9月23日),至2013年国王杯决赛,马竞在伯纳乌打了12场,4平8负;决赛之前五连败,每场至少丢两球,其中3次输的是穆里尼奥。赶在穆里尼奥离任之际,皇马加时输了国王杯,这么巧?想象一下赛后彩民的心情。穆里尼奥带皇马各项赛事178场,输了23次,只有5场在伯纳乌(国王杯90分钟打平)。最后一季,皇马主场不败,国王杯决赛前,皇马连吃10个主场!
至于善打主场,以后的章节咱们细说。
连环赢家不连环了
以国际夺得三冠划界:之前10年,穆里尼奥的职业生涯芝麻开花,三冠是其巅峰。从带波尔图夺得小三冠(葡超、葡萄牙杯和联盟杯)开始,8年当中他带三家俱乐部夺得冠军14个(不计各类超极杯,除非特别说明,下同),每个赛季至少有一个奖杯。智多星,连环赢家,名副其实。执教皇马,既是穆里尼奥从塔尖滑落的开始,也是从智多星向戏多星转变的拐点。离开国际米兰将近10年,他带三家俱乐部拿了6个冠军,不到前10年的一半。注意:皇马最后一季,切尔西二期第一季,连续两年颗粒无收。执教生涯第一次。距离最近一个锦标欧联杯,穆里尼奥3年没拿过冠军(但他把曼联的英超亚军视为最高成就)。智多星黯淡了,连环赢家不连环了。
抢戏抢镜,倒是炉火纯青了。
执教曼联的穆里尼奥,技穷而戏多。巴尔达诺十几年前说他“棍子上一坨屎”,既不能文(闻),也不能武(舞)。这一点倒是没有多少变化。曼联本该是他再创辉煌的起点,却几乎身败名裂,下课后大半年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为什么说“几乎”?穆要是纡尊降贵去带二流球队,下家立刻排起长龙。可他要的不是二流球队。本菲卡不是找过他吗?二流,指的是财力、架构和和雄心这几个标准,和底蕴和身世无关。打比方,阿拉伯财团收购钮联,立刻斥资扩军,全权委托主教练冲击冠军,钮联就是穆里尼奥眼里的一流球队,或者“一流项目”。
去年七月中,媒体传出他学习德语的消息。但他解释:“我一下课就开始学德语,不让自己闲着。”如果坚持“顶级”的打工标准,德甲符合穆里尼奥要求的俱乐部不过一家半:“一”是拜仁,“半”是多特蒙德。不苛求顶级项目,则还有勒沃库森、门兴和沙尔克这些老字号。勒沃库森和沙尔克从未拿过德甲,门兴40余年没拿过德甲。能打破拜仁的垄断,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壮举。麻烦也就在此:这些德甲老字号,没有一家砸得起钱。多特至少能签哈兰德这个档次的新人;拜仁用过的球员,愿意去多特,或者“回”多特的,多的是。但穆里尼奥对德甲老字号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