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现代足球中,哪个位置最难踢?

体坛周报记者组04-13 14:57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原创

球场上最难踢的是什么位置?或许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邀请到了体坛周报的各位编辑记者们来了一次圆桌讨论,不妨也来看看他们是否说出了你的心中所想。

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注意“现代足球”这个定义。哪个位置今天面临的挑战超过以前?我觉得是门将。

也许你有个印象,为什么这些年门将的离奇失误似乎比以前多了?原因有二。

一是皮球本身的变化。制作商把足球做得越来越飘,球的运行轨迹越来越诡异,所以门将“下蛋”多了,例如卡里乌斯、德赫亚的一再失误。

二是教练对门将的要求高了,门将必须有脚下球能力,成为球队传球配合的一环。于是门将们被赶鸭子上架,盘带增多、危险地带短传增多,难免出岔子,例如世界杯决赛的洛里斯。

最难踢的位置?前锋!尤其是箭头,主力得分手。有的专家会说防守中场,中卫,但防守比进攻容易是真理,否则史上转会纪录不会频频被前锋打破;绝大部分金球也不会落在前锋手里。前锋需要创造力,嗅觉和脚法;其它位置可以刷些无关痛痒的数据,前锋不进球,刷再多都没用。混职业足球,你不可能经常遇到齐达内或德布劳内这样的喂饼师傅,前锋需要在机会来临时,一针见血。这个队是升级还是降级,是冠军还是陪读,往往取决于前锋的进球。

典型的例子有意大利人罗西。没有罗西,意大利就是摆十一部大巴也拿不了世界杯,巴西的牛人够多吧,经不得意大利临门一脚效率高。前锋难度高,还因为背对球门,频频遭对手暗算。机会有好有坏,把不是机会的机会化作直挂死角的好球,这就是值钱的地方。再从技术动作分类看,有推射、头槌,双飞、倒勾、脚跟、弧线,从区域分有六码区、禁区两角、前后门柱,从状态分有运动战和定位球,对前锋的基本功要求更加苛刻。最难求的还是狡黠的天性,不会骗,踢前锋真没什么出息。

最难踢的位置,毫无疑问是前锋。

这里的前锋,没有更多花里胡哨的定语,比如什么“撞城槌”、“二前锋”、“拖后前锋”,它指的是最简单理解的那种——纯前锋,埋在大门前就等那一脚的那一类,或者有个直白的称呼——射手。

为什么?因为其他位置,都需要运动员常规的身体素质,以及踢该位置的专项素质。比如中后卫,要身体强壮,身材高大,至少弹跳力强,至少对抗争顶方便,边卫需要速度,体力要好,能上能下。中场组织者至少一点,技术要好,传球必须得准。

但是这些都能练出来,身材高大天生的,体力脚法能练。防守时的预判、补位、默契,或者战术上的东西,都可以团队演练。

唯独射手,门前那一下,练不出来,只有天生的。

有些专职射手,从综合素质看,其实可以算很差的“足球运动员”,盘带对抗力量体能都不行,甚至本门功夫——射门技术,也很差劲。如果他不进球的话,会让球队看起来似乎“少打一个人”。

但是他拥有一项别人不具备的天赋——位置感,或者叫“嗅觉”,他就是比别人早零点几秒知道,该出现在那个地方,比别人抢先一步捅进去。

古往今来很多优秀的射手,都是靠这种天赋吃饭。而在其他素质方面,看起来“很差”。穆勒、罗西身材条件都不突出,罗马里奥不但小个,还严重缺乏纪律,放纵自我,因扎吉射门极差,完全靠反越位意识,特雷泽盖速度平平,躲避对抗......

很多执着于“战术”的名帅,都不喜欢这类球员,都希望把他们抹掉,或者改造这类球员。像瓜迪奥拉,别说这类球员,更是直接嫌恶一切前锋,恨不得直接摆无锋阵。

但是这类球员就是顽强地生存着,球队又离不开他们的进球。

所以这个位置最难踢,因为决定他们生存的那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至今,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名帅们,忙乎了几十年,也无法否定其存在。

对于我来说最难踢的位置是中场,而且是中场中路,并非边锋,其中包括后腰和中场这些位置。中场难踢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对于球员的球商、天赋和经验有着最强的要求,其次是对球员的体能有着很高的挑战。

所有的等级球员都需要有天赋,比如前锋所谓的嗅觉,边锋的爆发力和一对一突破能力,边后卫的爆发力和体能要求,中后卫的身体对抗能力的天赋,但没有一个位置对球员的大脑思考能力有这么高的要求。

中场首先争夺最激烈,球员密度最多的地区,这要求球员天生具备最好的脚下技术,在连续的强对抗时最大程度能拿到球,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每支球队技术最好的球员都在中场,比如皇马的莫德里奇,以前巴萨的哈维和伊涅斯塔。当然,梅西和萨拉赫的技术可能是目前全世界最好的,他们却打的是前锋的位置,但这属于特例,另外梅西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场活动,他的位置是不断在中场和前锋间转换。

但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场,而不是一名普通的中场,拥有脚下技术好的天赋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经验,需要头脑,需要审时度势,比如巴萨历史上和西班牙足坛历史上最好的中场哈维,他在头脑上的突出优势已经超过了他脚下细腻技术给人留下的印象。当梅西、埃托奥或者比利亚在前场要球时,哈维会先思考是否在那个时刻把球送到前锋脚下是最好的选择,还是选择暂时停下挺进的过程等其他球员跟上,抑或是在主攻右路的时候,什么时候需要快速转移到左路进攻寻找对手防守密度最松散的地方。凡此种种都体现了一名优秀中场球员的大脑处理信息反应战术的能力,而且必须要很快的时间内做出决定。

除了对技术、经验和球商的高要求外,中场球员的体能要求也甚高。比赛会要求中场球员在前锋难以突破对手后防线时能突然插上帮助进球,比如说伊涅斯塔在斯坦福桥的远射,同样也要求中场球员们能在防守空虚时及时回防,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是全场跑动最多的球员往往是中场球员,比如皇马的克罗斯和年轻的巴尔韦德,以及巴萨黄金期的哈维。如此高的体能要求如果运动员不是具有天生的身体素质和后天的训练坚持,是很难保证一直会有好的状态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场球员可能不是一支球队内最出彩上报纸封面最多的球员,但却是要求最高最全面的球员。很显然,不是所有中场球员都能达到如此高的要求,否则即便是欧洲豪门也会凑不出3,4个如此合格的中场,我们也看到有不少优秀的中场只以自己的一项特长就能跻身优秀中场的行列,比如法国队的后腰坎特以自己的善跑和善抢著称,同样的还有利物浦的米尔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场球员的特长越多越全面越会更是一件好事。

球场上哪个位置最难踢?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就像防守型教练会说做守门员最难也最重要,因为他的一夫当关至少能使球队“不输球”;有攻势足球理念的教练会把好前锋看成是决定比赛的胜负者,因为他能体现比赛中“进球多于失球”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而更注重整体形象的教练则认为中场最难打,毕竟他是攻防转换的枢纽。

但就我个人而言,有以下几项因素的存在而更推崇于前锋。一是从转会市场的价格差异和金球奖评选时人们的投票习惯,都能说明一名好前锋所占的“优势”;二是从比赛中的心理状况而言,前锋射失点球(或必进之球)都会被看成是一场灾难,而射中则会被理解为理所当然。反之,球队在失球时往往会更归罪于整个防守体系而压力相对要小。第三,前锋射门时的周边环境要比任何其他位置的球员更为恶劣,他的技术发挥能否精确也往往取决于面临战机时的瞬间把握。其四,前锋的场上位置和作用往往要随着不同的战术需要而随机应变,从而在灵活性多面性和思维敏捷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当前锋难,当一名顶尖前锋更难。

足球比赛里有个“造越位”的战术,说起来容易,但每每看比赛我都会觉得协调好造越位需要很好的时机感和节奏感以及配合必须默契。

造越位只是中后卫其中的一项任务而已,他们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对抗、盯人),还要给边后卫补位、还要给中场顶缺、还要给前场传球,真正好的球队,进攻都是从门将中卫开始的。

为何德利赫特能7000万?好的中卫太少了。但为何范戴克几乎已经做到极致还拿不到金球奖?因为同样的重要性下,中卫肯定不如前锋们抢眼!

C罗梅西浪费9次机会、进1个就能得到大半个版面,中卫们呢?10次里只有1次低级失误,都会被铭记史册。

可以说,中卫是足球战术体系中最不被允许失误的,也是最不容易露脸的。而如果他们开始抢镜,说明的可就是本方球队的劣势了。

我认为,中卫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头球、脚下技术、速度、智慧、反应力等,可以说是最需要全面的位置。想想因扎吉那种前锋一招鲜吃遍天,但中卫只有一项特长是绝对不够的。

个人认为左边后卫最难踢,任何球队的左边后卫都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边后卫不但要擅长防守,而且要能协助进攻,是攻防两端都不可缺少的球员。为什么一般如果球场上罚下一人,主帅都是换前锋,你见过换边后卫的吗?为什么左边后卫比右边后卫难踢?因为左脚球员原本就稀少。世界冠军球员拉姆是能打左后卫也能打右后卫的,但他在接受采访时自己也说,自己更愿意踢右后卫,左后卫面临更大的压力。

为什么左后卫比中后卫难踢?因为中后卫不用像边后卫那样跑上跑下,对体能有那么高的要求。为什么马尔蒂尼年轻的时候能打左边后卫,但年老就只能打中后卫,就说明了中后卫比边后卫好干。在防守中,左边后卫所遭遇的,往往是对手最强大的右边路球员,左边后卫与左中场还不一样,左中场丢了球后边还有背锅的左边后卫,但左边后卫像中场那样丢球试试。左后卫对身体、技术、速度和防守意识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很多号称万金油的球员根本客串不了这个位置。所以左后卫是最难踢的位置,像马尔蒂尼这样的球员没拿过金球奖真的是金球奖不开眼。

后腰最难踢。

这个位置考验球员的全面性,对足球功底、大局观和体能等诸多层面都有要求。后腰在场上承前启后,攻守都要参与,也是教练思路在场上的第一执行者,需要用自己踢球节奏和方式的变化,给球队释放出信号。德国足球名宿马特乌斯在职业生涯中打过从中卫到前腰的一切中轴线位置,以全能著称,他表示只有在中路才能对比赛施加影响。能力越大,踢中路越能施展,而后腰又是中路所有位置中对球员要求最高的。

个人觉得场上最难踢的位置是扫荡型后腰。首先在现代足球的体系里,后腰通常都是一个球队的轴心,负责承前启后,需要观察和注意的细节也往往比其他队友更多。当然,有人会说扫荡型的后腰不应该是“蓝领”么?在档次和格调上好像天生就低了“拖后组织者”一档。但有句说句,组织型后腰里虽然确实有不少中场大师,但真有个把“南郭先生”也未必不能浑水摸鱼。

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鲁尼在曼联和英格兰队不也“假装过皮尔洛”?虽然他的表现也曾受到过很多质疑,但吹捧者同样不少。事实是只要敢不停横传,那总有机会混成“中场梳理者”。但扫荡型的后腰就不一样了,毕竟干脏活苦活得付出很多,先天条件还不能太差,速度太慢不行,身体对抗能力偏低也不行。另外扫荡型也不是能跟着人追就行了,还得动脑子,知道怎么拦截省力,怎么把球交给最可靠的球队。再想想为什么坎特位置前移之后适应得毫无压力?这显然是他什么都会,踢别的位置就容易呗!

魔术师、导演、指挥家、司令官、大脑、阴谋家、发动机……这些字眼都是人们对中场球员的赞誉性称呼,单从这些敬称,你就知道中场对于一支球队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塑造了一支球队的风格和灵魂。

从位置来看,中场是足球比赛的战略要津,承前,是进攻创造的策源地,启后,又是防线抗敌的重要屏障,攻防转换中,中场球员的每个决定都影响着比赛的脉动。电视转播中,镜头总是追逐进攻和防守的1/3区域,编辑的集锦也多是后卫的奋勇解围或前锋的灵机一动,中场球员的很多细节处理往往为球迷所忽略。

中场难踢,对他们技术、视野、意识、灵感的考验是最高的,一名好的中场,要察觉对手的企图,也要了然教练的战术安排、队友的活动习惯,也就是说对他们的最高要求是全知全能。当然,中场球员也分类型,但随着现代足球的发展,对他们的要求正朝着全能化的方向发展。

皇马的卡塞米罗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他是皇马3中场中最不可或缺的部件,站在倒三角的拖后位置,当两闸压上助攻时,他要适时退守充当三中卫一员,保持后卫线宽度。当然这不是往后一站那么简单,对方快速反击,他要见机上前破坏,也要留意肋部的威胁,随时填补漏洞。除了当半个后卫使,卡塞偶尔还要持球出击,断球后就地发动快反,必要时也能压上前线打远射,甚至深入禁区抢点,本赛季主场对塞维利亚一战,卡塞米罗梅开二度,便是最佳演绎。

除了卡塞米罗这种“兽腰”,目前比较时兴的还有一种组织型中场,这类型中场基本是随着瓜迪奥拉哲学的风靡而在近10年进入足坛主舞台的。这类型中场一般防守和身体属性相对较弱,但技术细腻或大局观较强,他们的工作是用传球来组织和控制比赛。现在足球比赛的节奏越来越快,但没有任何球队可以用100%的速率踢满90分钟,遑论一整个赛季,因而从控球在脚,消耗比赛时间和对手体能的角度来看,传控战术是有利于本方长期策略的,也更能展示球队的技术性和训练素养。

此外,作为整支球队运转的轴心,中场球员除了要在球场上吃苦耐劳、发挥稳定之外,在人际关系中也要有一定的个人魅力,否则如何让所有队友都对你信服,把球传到你脚下由你处理?对于传控型中场也有不少非议,若日尼奥“千传0助”成为笑话,克罗斯因超高传球成功率被蔑称为“安全球大师”。对此,卡塞米罗说过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话:“皇马的比赛总是跟随克罗斯的节奏,如果托尼想让球队慢下来,我们照做,如果他想大家加快,我们也照做,他决定一切。”这不正是指挥官的作用吗?质问司令不手刃敌人,意义何在?

综上,要成为一支球队的中场统帅,不仅在技术、意识上要有顶尖水准,在团队建设中也要赢得教练和队友的信任。诚如是,全队可运于掌。

边后卫是球场上最不起眼、最难出名的位置,责任却一点都不小,自然也就难踢。这个位置相对远离舞台中央,又不像边锋那样容易上镜,因此,边后卫虽然也有拉姆、卡福这样的世界冠军队长,但总体而言,成为巨星的几率更低,成为球队核心的难度更大。

然而职责上,边后卫是最需要攻守兼备的位置,这方面比中前卫要求还高。中前卫偏科的有的是,甚至某些南郭先生依靠横传回传和ABC级分球以及散步式防守,也能浑水摸鱼欺世盗名。边后卫没这个福气。不会助攻会被当成半残;攻强守弱又会被骂顾头不顾腚,给后防队友挖坑。而且,边后卫很容易在局部防守中被迫以一敌多,这种时候被爆了,球评家们也会说,看,他的防区又没守住。太不讲理了。

这位置,踢到极致也很可能只是次要人物(说起利物浦都吹三叉戟和范戴克,亚历山大-阿诺德和罗伯逊饶是刷爆助攻数据,也排不上号),踢得一般般没人能记住你,踢不好则分分钟背锅。你说边后卫做人难不难?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