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驻德国记者 杨子江
截至4月23晚间,德国新冠总感染人数为152766人,死亡5357人。5000多人死亡,这是一个灾难性的数字,但相比于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意大利或者法国,德国可以说是西方国家中抗疫任务完成最好的国家了。总体来说,德国的第一波疫情应该已经算过去了,各地的复工复产都在有序地进行着,但病毒学家提醒说,要警惕新冠病毒的第二波攻势,它很可能比第一波来得更加凶猛。
德国的第一波疫情相对简单,主要来自海恩斯贝格的狂欢节、奥地利的滑雪场以及意大利的游客,因为感染人数相对较少,因此几乎所有的密切接触者都是可以追踪到的。然而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感染链被拖长,还有很多隐性的感染者,这使得传染链很难被追踪到。如今新冠病毒已经在德国全境传播,由于各地都已经开始执行较为宽松的政策,如果不及时进行控制,那么突然之间的第二波大爆发,可能会让人措手不及,而且有可能比第一波更为迅猛,多地同时出现感染病人,会让德国的医疗体系陷入困境。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就是典型例子,第一波发生在1918年春季,跟普通的流行感冒并没有什么区别;第二波则在1918年秋季爆发,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第三波则发生于1919年冬到1920年春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西班牙流感第二波的典型特征就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迅速生病并且死亡,而如今人们怀疑造成当年这种死亡的原因是细胞因子风暴,也就是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细胞因子风暴现象发生在许多病原体中,其中也包括新冠病毒。
德国的第二波新冠病毒何时来袭目前尚无定论,悲观者认为最早可能会是5、6月份,由于出行禁令的进一步放松,人们警惕性下降,新冠病毒会突然大范围爆发,也有观点认为会在今年秋冬相交的季节,大概会和流感季重叠。
根据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公布的数据,德国新冠病毒的再生病例指数,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R值,已经下降到了1以下。但在病毒学家看来,R值降低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当疫情在一处突然爆发的时候,这个R值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而事实上德国第一波疫情中,很多是在养老院突然爆发的。研究人员希望,德国政府能推动更严格的出行措施,将R值压低到0.2,这样的话对控制新冠的大规模爆发有更好的作用。目前的情况来看,最早也要在明年春季才有可能接种疫苗,而在接种之前,最好的办法依然呆在家里,外出时与人保持距离。
但奥地利的病毒学家迈耶则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他同时举了日本的例子,他认为日本4月初的患病人数突增,实际上已经是第二波感染了,日本随即进入了紧急状态,但疫情并未给日本带来过大打击。迈耶认为,除了第二波的病毒攻击力度会小于第一波之外,人们之前认为新冠病毒会对年长者造成较为致命影响的结论也是不对的,因为日本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高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大约29%的人口年龄在65岁以上,事实上年龄并不是最危险的,而是各种潜在的疾病,而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多半是由于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糖分或者垃圾食品造成的,日本的传统饮食中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这些饮食,因此在日本即便80岁的人群也能轻松应对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