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这辈子在竞技体育上,最爱干三件事,一是投篮,二是挥棒,三是挥杆。
投篮成就了他篮球之神的美名,6夺NBA总冠军;挥棒则是一段不太美妙插曲,为他的职业生涯增添了一抹传奇的色彩;至于挥杆,除了站在果岭将雪茄吸进肺叶的那些美妙时刻,带给乔丹的还有一个“赌徒”的头衔。
在最近播出的《最后一舞》纪录片中,乔丹的赌博问题再次被拿出来讨论。对于篮球之神来说,这顶多只能算是历史遗留问题,无论是0比2落后尼克斯后去大西洋赌场赌到凌晨两点的传言,还是中途从NBA退役其实是秘密禁赛的阴谋论,乔丹都轻松否定,并将其作为自己天生热爱竞争的有力佐证:“我没有赌瘾,能停止赌博,我只有争强好胜而已。”
除了在球场上同时激怒对手和队友,乔丹最能体现自己竞争天性的地方,就是高尔夫球场。在这里,他不仅能体会高尔夫球本身带来的竞争,还可以通过赌博为这项优雅的运动增加点激烈的对抗。
挥动球杆,将一颗鸡蛋大小的球打向空中,期待它飞往插着小旗的球洞,高尔夫这项运动血液中似乎就流淌着赌博的属性,据称“小鸟球”这一专业术语就是在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乡村俱乐部的一场比赛打赌时产生的。
美国《高尔夫》杂志在2010年的调查显示,有82%的人会在打球时赌上一把。2006年《高尔夫文摘》杂志的线上调查中,有86%的人认为他们在赌球时打得更好。除了业余票友,职业球员也是高尔夫赌球的主力军——这对其他体育项目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原因之一恐怕是这已成为一种文化,成为职业球员在漫长比赛中的“怡情”手段。而且,高尔夫球是个人运动,两人之间为自己的比赛下注,只要不牵扯赌球平台,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乔丹对高尔夫球的爱可以追溯到大学时期,当时作为北卡的一员,乔丹与戴维斯·拉夫三世是同班同学,后者在后来成为职业高尔夫球运动员,乔丹对高尔夫球的迷恋也由此开始:“高尔夫不是我的爱好,它是我的至爱!很快我将永别篮球,而和高尔夫终生相伴。”
高尔夫球、赌博,这两项都成了乔丹展现竞争意识的战场。高尔夫+赌博?相信这个概念对乔丹的吸引力,不亚于“互联网+X”在前几年对资本市场。
于是,在高尔夫球场赌博成了乔丹的最爱,这一爱好从球员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在硬木地板上,他是常胜将军,而在草地上,“赌狗”乔丹的战绩却并不辉煌。
1989年8月,一场NBA夏季联赛的比赛在圣地亚哥体育馆举行,几周之后理查德·埃斯奎纳斯和自己的生意伙伴一起将这座球馆买下,而在当时的比赛上,埃斯奎纳斯被介绍与乔丹相识,自此两人成为相爱相杀的高尔夫球友。
1993年6月,在公牛实现三连冠的过程中,埃斯奎纳斯出版了一本名为《迈克尔和我:我们赌博成瘾》的书,详细介绍了两人的赌球秘史,里面有详实的金额数据,趣闻轶事以及珍贵的图片。
在书中,埃斯奎纳斯这样描述两人的相识:“赌徒能相互感应,我知道他是个玩家,他也能读懂我,这是一种本能。”第二天早晨,两人就前往Riverwalk Golf Club打了一盘,乔丹轻松赢走2500美元,随后他打了个电话,推掉了当晚在洛杉矶的电视节目,两人驱车换了场地再来一把,乔丹又赢了。
随后的事,对于沉迷高尔夫的赌徒来说就顺其自然了。乔丹开始在胜负两边画“正”字,两人的赌注也越来越大,据埃斯奎纳斯的说法,两人在之后的三年里打了超过100场,乔丹先是欠他9.3万美元,接着是15.3万,31.3万,然后翻倍,然后再翻倍,最后在小小的高尔夫球上,乔丹累计欠下了125.2万美元的赌债!
1992年奥运会之前,乔丹将赌债降低到90.2万美元,两人的“不正当关系”也就此停止,最终两人都同意乔丹分三年还掉30万美元就可以,不过“大方”的埃斯奎纳斯表示自己最终只拿回了20万美元。
乔丹在1993年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大方承认了30万元的赌债,但他对埃斯奎纳斯出书的行为非常不齿:“我本来打算还完的,但他出版了那个东西,既然你不尊重我,那我也就不给你好脸了。什么赌债?我不知道,在我的书里,赌债就是0!”
当你站在篮球之神、美国偶像的对立面,而且还处在道德洼地时,一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埃斯奎纳斯遭到各种批评,给他写信“礼貌问候”的就包括耐克公司创始人菲尔·奈特,以及好莱坞巨星汤姆·克鲁斯。
如今乔丹已经升级为世界偶像,早年间碰上这么个人只能说是“遇人不淑”,好在世界偶像是不缺球友的,人们仍能看到乔丹穿着白色的POLO衫,站在草地上,深吸一口雪茄,然后肆意挥杆,或许心中还和某人较着劲,因为这一杆又压上了一顿午饭钱。